初冬时节,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140余名师生,走进州农科院摆茶基地,开展科普实践活动,近距离感受科学魅力。沿山而建的科普文化长廊,两侧是三叶木通、五叶木通、遵义红花椒、白晶菊等中药材,科普牌上共记录了200多种常见药材的生长习性、药用价值等信息,让师生们一目了然。工作人员则详细讲解农作物新品种及实用新技术知识,让抽象的农业知识变得生动具体,激发了同学们对农业科技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农业科普是实现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影响着农业产业健康发展。推进科技创新,发挥科普的积极作用,对于中国人端稳手中的“饭碗”具有重要意义,而农业科学工作者既是科技创新的先锋,又是科普的主力军之一。
在实施2024年黔南州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中,州农科院立足科研优势,强化示范带动,依托摆茶科研基地,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技术培训、社会实践等活动,既入脑入心又见行见效,积极营造浓厚的科普氛围,努力在群众中播撒下科学种子,激发青少年、社会群众懂农业、敬农业、爱农业的热情,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科普“种子”播撒广袤田野
近年来,黔南州农科院将科普工作置于重要战略地位,多措并举筑牢科普工作根基,全方位保障科普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依托摆茶科研基地及茶艺教室等特色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基层科普实践活动服务。积极联动农业、教育、文旅等相关部门,形成了多方协同、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将州农科院摆茶科研基地打造成为集科研试验示范、研学教育、技术培训、科普宣传为一体的科普教育示范基地,进一步提升都匀摆茶基地科普教育影响力。2023年,摆茶基地获“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和“黔南州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为了确保科普教育质量,州农科院精心挑选了一批专业素养高、实践经验丰富的科技人员,组建了一支涵盖茶叶、粮油作物、蔬果、中药材、畜牧水产产业等强大的科普队伍,团队成员35人。这些科技人员深耕农业科研领域,具备出色的沟通能力和教育技巧,能够将深奥的农业科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为不同受众群体提供优质的科普服务。
2024年,在摆茶基地开展科普培训15次,社会实践活动5次,科技下乡5次,科普宣传5次,受益人数1000人次以上。派出省级科技特派员17人、州级科技特派员4人,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现场技术指导和解决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等问题,帮助农民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困难。
农业研学活动有声有色
州农科院充分利用科研基地的资源优势,将科普教育与农业旅游、文化体验相结合,打造成为农文旅融合的综合性平台。游客可以在基地参观现代化的农业科研设施、体验农事活动、品尝特色农产品,感受浓厚的农业文化氛围。这种农文旅融合的模式,不仅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旅游体验,还为黔南农业产业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学们,蔬菜要怎么采摘?一株株柔弱绿苗又怎么变成一颗颗诱人的番茄?”在摆茶基地的广州馆里,同学们在农业科技专家的指导下,参与实践劳动,体验采摘乐趣,了解农业科学知识。
广州馆作为州农科院科普研学及种苗繁育示范区,采用无土栽培的方式种植各类新、奇、特蔬菜,展示农业科普知识。目前,主要种植有特色叶菜瓜果、黔南地方薄荷、广州引进薄荷、手捻葫芦、四棱豆、彩色牛皮菜、观食羽衣甘蓝、木耳菜等。在这里开展科普教育研学,让孩子们走进田间地头,了解作物品种、生长特性、农耕文化等知识,开展浇水、施肥、锄草等农耕体验,激发青少年儿童对农业事业的热情。
开展“订制式”特色科普活动,活动内容涵盖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农业知识讲座、趣味农业实验、田间实践操作等多方面。同时,与学校合作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量身定制科普课程,将农业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教学中。为小学生举办“小小农夫体验日”活动,举办中学生“农业科技创新挑战赛”,对社会各界人士开展农业科普开放日活动,邀请市民、农民、企业代表等走进农科院,了解农业科研最新进展,形成了具有黔南农科特色的科普教育品牌。
作为开放性的农业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州农科院立足于建设黔南研学“快乐农场”,承担起大中小学生学习“现代农业”和体验“快乐农业”的科普教育任务,利用基地科普文化墙、种质资源库、标准化种植基地、温室大棚等资源优势,开展农业研学活动,打造黔南农业“研学”品牌。
科普助力产业提质增效
近年来,州农科院积极开展农业科研项目研发,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高效种植技术、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通过科普活动,将这些科技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知识,向社会各界广泛传播。
在新品种推广过程中,不仅向农民介绍新品种的优势和种植技术,还向消费者宣传新品种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提高了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从而推动了新品种的市场推广,实现供需关系有效衔接。
针对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科技人员通过现场指导、培训讲座、线上咨询等多种方式,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同时,加强院企合作,帮助企业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中药材产业科普团队指导贵州热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都匀市匀东镇马寨村进行博落回标准化规范化种植已获欧盟种植示范基地,指导贵州三都健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开发灵芝酒、灵芝盆景、灵芝茶等系列产品;畜牧水产科普团队指导贵州青色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发了茶香鸭系列产品,选育适合黔南稻田养殖的新品种—都匀红鲤等,并将其推向市场,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推动了黔南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