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农科院:种子孕育“芯”希望,黔南州杂交水稻试制种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发布时间:
2024-12-06 16:45
打印
关闭
【字体:小 中 大】
记者从11月28日在平塘县召开的黔南州2024年杂交水稻试制种工作总结座谈会上获悉,今年,黔南州农科院在平塘县开展杂交水稻试制种工作,结合整体长势和测产情况,已基本实现预期目标,取得阶段性成效。开展杂交水稻试制种工作,是黔南走好粮食安全新“稻”路,开启水稻制种“芯”征程的一次创新实践。据了解,2024年州农科院在平塘县平舟镇建立试验面积30亩的杂交水稻试制种基地,制种品种为自主选育并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香早优2017”等4个杂交水稻品种。经专家组实收测产,杂交水稻试制种亩产超出预期,标志着今年黔南杂交水稻试制种工作取得成功。
农技人员正在稻田里测产
此次试制种工作采取“农科院+企业+农户”的模式,由州农科院、州县农业农村局派技术员蹲点指导,聘请技术顾问协助指导,补短板、破卡点,通过试验总结,科研团队积累了丰富技术经验,摸清了整个制种工作的流程和核心技术,找准了影响制种产量的5项关键风险点,并提炼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技术措施。例如,杂交水稻制种配方施肥技术、亲本花期相遇调控技术等。为扩大品种范围和制种规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助力打造黔南农业“芯片”。在明年的制种工作中,州农科院还计划设计若干试验小区开展不同梯度的对比试验。同时,此次试制种工作加强院企合作“新模式”,是促进黔南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积极探索与实践。院企双方共同探索杂交水稻繁殖制种关键技术,探讨产业领域技术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强科研与企业、科技与经济的对接力度,聚焦科技支撑企业发展重点,实现科技赋能黔南种业创新发展。据悉,此次共有参与试验农户20户,种业公司负责种子、肥料等农资供应和种子回收,种出来的种子以每公斤16元的价格统一收购,确保制种农户每亩地收入不低于2000元,不足部分由公司补差,收购结束后,还对表现突出的制种农户进行表彰奖励,稳妥可靠的“订单式”发展模式,让参与农户种有定向,销有方向,收益有保障。
龙里县湾滩河镇杉木寨水稻种植基地
种子基地是良种生产的“大本营”,是农业用种安全供应的基础保障。近年来,州农科院结合自身资源和优势,连续两年分别在三都、平塘开展了杂交水稻试制种工作,除了水稻制种,油菜、玉米、大豆等作物的制种研究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下一步,州农科院在总结复盘2024年杂交水稻试制种工作的基础上,提早部署、提前谋划、科学安排2025年制种工作,大力加强农业种质资源收集创新利用,加大良种选育核心技术攻关,压实工作责任、创新工作方法。进一步加强院企合作模式,推动制种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制种产量,实现做优基地与做强产业同步发展,带动农户增收。攥紧种子“芯片”,力争将黔南打造成为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走出一条小种子“育”出大产业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