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转发<文化和旅游部关于表彰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的通知》要求,经过单位推荐、研究酝酿、组织考察,确定推荐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候选单位,推荐卢延庆同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候选人,现将拟推荐候选单位和候选人情况予以公示。
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贵州省人民政府设立的首批公办、省州共管的高职院校,学校现有教职工8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300余人,教授、副教授100余人,在校生15000多人。学校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教育部命名的首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和首批“1+X”证书试点院校,贵州省优质高职学校和省级“双高校”、省级“校旅结合”示范校建设立项学校,先后被省文旅厅授予“都匀毛尖茶技艺传承人研培基地”、被省教育厅、省文旅厅授予“贵州校旅结合茶文化研学基地”、贵州研学旅行联盟理事长单位。截止目前,该学院累计培训都匀毛尖技工非遗制作技艺传承人5000人次,完成评茶员、茶艺师技能等级鉴定4000人,培养黔南州农业技术服务专业团专家成员3名。2022年8月,“遇见非遗 倾心黔地--融入非遗文化的民宿软装设计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入选文化和旅游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3年11月11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批准该学院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参与院校”,2023年12月11日,该学院与黔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共同成立黔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进一步搭建了非遗传承、保护和利用发展的平台。
卢延庆同志,男,布依族,中共党员,贵州都匀人,1974年10月生,1995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黔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研究馆员(正高级)。该同志扎根基层近30年,一直从事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出版个人专著3本、合著3本(均为第一作者)。主持并完成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3项、州委重大课题2项、州级一般课题3项。曾获贵州省学术先锋、黔南州优秀科技人才、黔南州民族团结先进个人、黔南州好花红人才等称号。在其努力下黔南非遗总量连续15年位居贵州省第一方阵。2022年11月29日,黔南国家级非遗项目“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捆绑项目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卢延庆作为“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申遗专班副组长兼任专班办公室主任(对申遗工作负总责),并亲自担任州级资料组组长,直接负责申遗资料的搜集、整理、审核以及申报材料的撰写和报送工作,为贵州省新增一项世界级非遗作出了重要贡献。2022年11月26日,“贵州省水书文献”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卢延庆同志系申遗专家组成员,并作为主执笔负责起草和编制《贵州省水书文献申报书》工作,为贵州省实现世界级记忆遗产零的突破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拟推荐单位和人选如持有个人意见和建议,可在公示期内反映,反映情况和问题要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对线索不清的匿名信和电话,公示期间不予受理。
公示期限:2023年12月28日-2024年1月4日(五个工作日)
受理单位:黔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联系电话:0854-8230530
通讯地址:贵州省都匀市匀东镇匀东大厦三楼
邮政编码:558000
黔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3年12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