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无障碍浏览
  • 适老化
  • 长者服务
  •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动态
荔波与广西南丹、环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全域旅游新格局开启

荔波全域旅游发展勇立潮头,目标是建成贵州南部旅游中心和游客集散中心,实现境内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20个以上,将荔波打造成为黔桂旅游中心城市和游客集散地,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荔波新未来,最终实现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的奋斗目标。

荔波·小七孔

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是实现黔桂旅游中心城市和游客集散地的应有之义,荔波积极促进全域旅游跨省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交通联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全域旅游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打通旅游交通网络,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全域旅游协作,赢得周边县市的积极响应。

南丹·洞天酒海

1月24至25日,荔波县委书记尹德俊率党政代表团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考察交流,并就加强相互间交流与合作,实现毗邻两县旅游资源优化整合达成共识,分别与南丹县、环江县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启了黔桂全域旅游合作新格局。

新年伊始,黔桂两省区大地上处处充满发展的生机。荔波县委书记尹德俊率领的荔波党政代表团一行首先来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考察交流。

在交流座谈会上,荔波县委书记尹德俊及县领导向宗洋、张平、韦永达、玉可雕、何祖能与南丹县党政领导进行会谈。南丹县委书记韦永山对尹德俊书记率队到南丹考察表示欢迎,并向荔波党政考察团一行介绍了南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特别是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目标。

尹德俊详细向与会人员介绍荔波近年来旅游发展取得成绩及发展经验,并从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景区提质升级、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完善全域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阐述荔波旅游发展规划。

尹德俊说:荔波与南丹水同源、路相通,旅游资源互补,合作空间巨大。作为区域全域旅游的先行者,荔波县愿与南丹县一道,在全域旅游框架下,努力实现双方政策沟通、道路联通、景点合作畅通,打造省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韦永山说:当前,南丹和荔波都进入旅游发展的关键时期,扩大对外交流,建立跨省全域旅游合作关系是符合我们加快发展的共同利益。希望双方进一步发挥两地旅游资源优势,加强旅游合作,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共享旅游资源, 建立跨区域的旅游战略联盟,造福双方社会群众。

双方签订合作协议

    会后,双方签订了旅游景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了未来双方招商合作、市场联动开发、旅游商品互通、互联互通路网建设等合作事项。

当天,考察团一行还对南丹县洞天酒海、“千家瑶寨﹒万户瑶乡”王尚片区、歌娅思谷等旅游景点进行实地参观考察。

考察团考察洞天酒海景点

考察团到里湖王尚参观“千家瑶寨·万户瑶乡”项目建设

考察团参观歌娅思谷白裤瑶文化展厅

离开南丹县,考察团一行又来到了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并与环江县党政领导进行会谈。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党委书记黄荣彪对荔波党政考察团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环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与旅游发展规划。

 

黄荣彪说:近年来,环江县以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地为契机,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合作,加快改变经济方发展方式。坚定不移地向河池中心城区靠拢、向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靠拢、向山水名城桂林靠拢,大力唱响世界自然遗产和神秘毛南两大品牌,把环江建设成为生态、宜居、休闲、养生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尹德俊表示:荔波县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一衣带水,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荔波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水相连,两县在生态保护、经贸往来等交流密切。随着2014,环江县成功申报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和贵南高铁的开工建设,为双方进一步深化各领域合作建立了新历史机遇。在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上,双方既有相通,也有互补。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荔波愿意在深化两地旅游合作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共同打造“大世界遗产地”,联合营销、推介、开发,在此基础上构建轨道交通系统,编制月亮山路网规划,实现旅游扶贫战略。

随后,双方签订了旅游景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了双方未来合作事项。

当天,荔波党政考察团一行还赴大安可爱新村,环江工业园区、柚美环江·塘官红心香柚基地等地参观考察。

考察团实地考察环江工业园区

考察团实地考察大安可爱新村

这次荔波牵手南丹、环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主要明确:

1、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建立市场联动开发机制,共同制定营销政策、统一设计产品、共同打造推出一条主题鲜明的精品旅游线路,共同推广及拓展旅游市场。

2、建立异地旅游商品互通的联动机制,共同制定旅游商品营销政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品牌,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3、共建平台,信息互通。实现旅游信息互通,实现官方旅游网站、微信、微博的相互链接,开展区域旅游咨询服务中心联盟建设,实现区域旅游信息互通。

4、构建统一的市场体系,消除行政壁垒和人为障碍,努力逐步开通景区直通车,促进利用各自客源优势,互为组团地、地接地;加强景区间的信息沟通和执法联动,维护旅游经营者和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逐步实现无障碍旅游。

5、挖掘利用两地地域文化内涵,探索旅游营销新思路。结合企业市场促销和政府旅游形象推广,建立营销联盟,相互支持各自举办的旅游促销活动和大型旅游节会活动,打开旅游营销新局面。

6、双方在共同确认的市场及景区范围内开展合作,每年不定期开展客源地市场营销,邀请客源地旅行社参加踩线活动,实现客户信息共享、共享渠道、统一营销。

7、按照“市场运作、政府推进”的方式,利用两地各自产业发展优势,整合旅游项目资源,共同营造公平、开放、富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8、双方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外来投资者信息的交流,推进项目资源共享,共同扩大项目群。

9、双方共建招商平台,两地每年联合筛选、策划、包装一批重大旅游招商项目,统一对外发布,将项目适当地向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充分体现“休闲”特色;对关联度大、协作效应强的招商项目,两地联合开展组团招商,联合举办招商推介洽谈活动。

10、双方互派人员加强旅游合作交流、广告资源互换、信息资源共享、旅游宣传资料共享等其他工作。

11、双方加快推进乡镇之间互联互通路网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