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无障碍浏览
  • 适老化
  • 长者服务
  •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动态
“畅游”惠水 满满的四季答案

- TRAVEL TOGETHER -

畅游&惠水








品尝完惠水冬天的特产金钱桔

时间就来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

涟江大地春光明媚 生机勃勃

迎来了出游的好时节





多彩花海引来游客,“赏花经济”持续升温。经过一个冬天的孕育,便有了春天的这一片油菜花花海,金黄的油菜花竞相绽放,把大地装扮得分外妖娆。当地的苗族同胞、布依同胞陆续开展以油菜花为主题的旅游文化活动,吸引八方游客前来踏春赏景、打卡拍照,在记录美不胜收的春日光景同时,尽情享受田园里的怡人风光,陶醉在春天的山村里。鲜艳的花朵与绿意盎然的茶树相映成景,逛累了坐下来沏上一壶现加工且鲜浓醇厚、清香四溢的明前茶,尽情品尝春天的味道。



在花海经济的带动下,惠水县充分利用农村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民族风情、地形地貌、古村落等旅游资源,通过打造以山地风光、民族风情、特色风土为内涵,以山地公园、精品景区和度假基地为核心的旅游景观带,有力促进乡村振兴。


据惠水县旅游部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已有76.8万人到惠水踏青,比去年同期增长12.16%,旅游收入达7.4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28%。


夕阳下的惠水 黄平/摄





惠水山川秀美,自古有“山高而水清,秀甲黔中”之誉,境内有贵州最大的坝子——10万亩涟江大坝、好花红乡村旅游景区、野梅岭森林公园、咕噜云岭、红石滩、九龙禅寺等自然、人文景观。


咕噜云岭之约 关华/摄                                  
乐在红石滩 高锡杰/摄




疫情过后,旅游经济逐渐复苏,如何打造“环贵阳居家养老目的地、假日消费目的地”;如何推动旅游业“井喷式”发展;到惠水旅游,“游”什么?惠水结合春夏秋冬季节特点,推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旅游活动,四季不同的旅游体验给出了答案。


春到惠水|赏花品茗享春光

春天的惠水阳光明媚,田野里大片大片金色的油菜花惹人喜爱,茶园里一垄一垄整齐的茶树层层叠叠,静下来、坐下来,在春天感悟生命的怒放,这是属于惠水人独有的“诗和远方”。



夏到惠水|趟水登山看日出

盛夏的母亲河涟江水清清凉凉,翁金洞神秘宁静,龙塘山巍峨雄壮,邀约三五好友与森林里的萤火虫撞个满怀,与第二天清晨的阳光来次亲密接触,露营的氛围感直接拉满。


 别有洞天 黄平/摄


秋到惠水|果香稻黄庆丰收

金秋时节,涟江大坝的百香果、葡萄、蜂糖李都成熟了,连绵不绝的金色稻田,与错落有致的村庄互相映衬着,处处瓜果飘香,稻谷金黄,简直就是一幅绝美的丰收画卷。


收获的季节 裴家琪/摄


冬到惠水|吃喝玩乐观民俗

暖冬的好花红村,街头文艺展演、非遗项目体验、学唱布依歌曲、特色美食迎新年等民俗活动可谓丰富多彩、别具特色,城乡处处披红挂彩,夜夜灯火璀璨,呈现出一片欢乐祥和与拼搏奋进的新气象。















夕阳美景 裴家琪/摄


四季看惠水,季季有精彩。近年来,惠水县围绕“山水田园、宜养惠水”发展定位,以好花红民族文化为主打名片,大力开展全域旅游,深入实施“四大行动”,依托“一洞一湖、两江两岭、三山三线”特色景观,大力开展“周末游”“假日游”“自驾游”等旅游营销,不断丰富“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和好花红文化业态,擦亮旅游品牌,努力实现“做热淡季、实现全季”,先后建成国家4A级好花红乡村旅游区和涟江公园、咕噜云岭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打造出一批网红景区景点、特色美食街区,推出一批县域精品旅游线路,一些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成为旅游的从业者,腰包逐渐鼓起来的他们走出家门口、成为旅游体验者。

据统计,2012年至2022年,到惠水旅游的人次从84万人跃升到509万人,年均增速超过50%,旅游收入从5.94亿元增长到47.1亿元。





露营地 张清林/摄                  
       甜蜜的事业 杨晓东/摄
休闲胜地 陈宁/摄





今年,惠水县将深入实施旅游“4个100”工程,聚焦露营、研学、体旅等新兴热点,推出节日游、周末游、品牌游、城市游,打造龙塘山、摆榜草原跑马场、老豹山原始森林等周末观光度假胜地,推出羡塘燕子洞、翁金“天坑”等户外探险网红打卡点,拓展芦山雅羊、摆金长新等赏花观光区,提质升级牧川、北纬25度等野外露营基地,激活好花红金钱桔、涟江排楼葡萄等农旅采摘体验基地,做优雅水槟榔湖、王佑龙船谷等休闲垂钓目的地,创建咕噜云岭等研学基地,唱响“流光溢彩夜涟江”、好花红山歌及龙舟、藤球、摔跤等文体旅活动品牌。打造20个乡村休闲营地、20个乡村部落、20个文化体育活动阵地,吸引20万“云上村民”。同时,围绕惠水大米、鲟鱼、马肉、杨梅汁、枫香染、唐娃娃等特色产品,进一步丰富旅游商品,奋力推动旅游产业化大提质。(宋晓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