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家在“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地方,生产生活囿于山川河流。他们曾想离开这样的生活环境,但各种原因让他们想而不得,依然被贫困包围。国家出台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政策,让这些贫困群众圆了搬迁梦。
独山县鄢家山社区,6911名搬迁群众告别被大山围困的日子,住进了干净明亮的新房,群众的生活条件发生了改变。
教育是阻断贫穷代际的重要力量,独山县鄢家山社区黄埔幼儿园内,整洁的教室,温暖明亮的图书屋,山里的孩子们在这里快乐健康成长。
安新家催生新产业,作为贵州首个“产业+东西部协作”创建试点,钧裕皮具公司依托总公司广州市启联箱包有限公司的资源,让安置区务工群众有活干、有钱赚。
在鄢家山,小小的扶贫车间里设有“妈妈班”,妈妈们在这里可以灵活调整上班时间,方便接送小孩,而且工厂还柔性管理,为搬迁群众设立专门的“儿童乐园”,让“妈妈们”增收带娃两不误。
如今,鄢家山社区的搬迁群众,早上出门送孩子去幼儿园,再到帮扶车间上班,只需要花费五分钟时间,享受“五分钟‘舒适’生活圈”。
社区附近的土地上,小小“微田园”让搬迁群众耕耘起了自己的“新生活”。同时,蔬菜、食用菌等现代农业园区一个接一个建了起来。在广州黄埔区的帮扶下,鄢家山社区建成了食用菌房24间、创业商铺50间、帮扶车间3栋、微型菇房15间、帮扶基地20亩、农贸市场、农产品初加工车间等产业配套项目,并将创业店铺、帮扶基地、电商服务站等以相对优惠的价格出租给社区搬迁群众自主创业,拓展群众增收渠道。
缺什么、补什么,黄埔区携手独山县不断推进建设移民搬迁群众“生活圈”,社区、园区同建,积极发展产业、扩大就业。生活圈更加个性化、多元化和特色化,基层治理能效大幅度提升,搬迁群众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进一步增强。住进大山里的“新”家,有事做、能致富、有奔头,过上更好的幸福生活。
动静贵州 王世珍 独山县融媒体中心 王熠 邹文
复审人员:吴梦舒
终审人员:张明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