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惠水县以“自主招商盘活一批”“腾空厂房引入一批”“司法程序处置一批”三个一批为抓手,不断提高经开区闲置低效土地、标准化厂房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持续推动经开区高质量发展。
一是自主招商盘活一批。深入排摸梳理闲置低效用地,把低效用地盘活处置与招商引资、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在符合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开展二次招商,通过“嫁接改造”,积极引进合作伙伴进行重组整合。同时,依法依规减少限制条件,引导市场主体自主盘活闲置低效资源,提升产业集聚度和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低效用地再开发再利用。截至目前,采取租赁、重组等方式盘活土地113亩。
二是腾空厂房引入一批。制定经开区工业项目租赁准入标准,围绕现有闲置生产要素,做好招商需求分析研判,针对已竣工验收厂房,但自身停产且不愿处置资产的企业,在不改变土地房屋权属、土地用途的前提下,由县产业专班协助招引新项目入驻,对适配的招商项目优先推荐使用存量厂房,并带领客商进行实地踏勘,做好跟踪服务。截至目前,已将3574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用于兴办惠水县广帮生命科技、金美包装材料生产等21个产业项目,解决农民就近务工近600人。
三是司法程序处置一批。积极探索以市场化手段为主、行政司法手段为辅的多种盘活模式,针对负债较重的企业,政府按照资产债务优先受偿权提起司法诉讼,由人民法院启动司法拍卖程序,将土地使用权收回到国有平台公司进行统筹盘活。同时,征询工信、环保等部门对地块开发建设的相关准入要求,将低效用地优先纳入储备计划,积极与土地使用权人协议收储。截至目前,已依法依规收回低效用地250余亩,正在与项目业主协商收储土地100余亩。(惠水县委改革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