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都匀市匀东镇桃花村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把生态养牛产业作为富民增收的优势产业发展壮大,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养殖场内的其中一个圈舍
规模化养殖树立标杆作用
走进都匀市匀东镇桃花村贵州甜媛种养殖有限公司的肉牛养殖场内,一排排整齐的圈舍分列两旁,吃饱的小牛犊正懒洋洋的躺在圈舍内休息,不时发出“哞哞”的叫声。
“2023年出栏了600头左右,销售额900多万,虽然今年的牛价有点下滑,但是我们采用的是发酵床的养殖方式,不仅节约人工成本、还环保无污染,养殖的牛也比较健康,11月份的时候我们刚出栏了一批,总体算下来利润还是可观的,目前还存栏300头左右。”甜媛种养殖有限公司经理周治艳介绍。
育肥中的小牛犊
桃花村乡村振兴发酵床生态牛养殖项目是贵州甜媛种养殖有限公司于2021年在桃花村胡家寨实施的产业项目,计划投资3950万元,建设有钢架牛棚圈舍、青贮池、料场及饲料加工等配套设施,养殖能繁母牛900头,养殖规模30000头,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营业收入2300多万元,实现利润500多万元。
生态化养殖环保节能无污染
作为一家规模化的生态养殖企业,贵州甜媛种养殖有限公司不像传统牛场存在卫生差、污染重等问题,这得益于发酵床养牛技术的实际运用。
养殖场圈舍全部采用发酵床
“发酵床养牛是采用锯沫、稻壳、秸秆等作为圈舍垫料,垫料厚度一般为60CM,喷洒发酵菌,充分混合搅拌均匀,使垫料水分保持在40%-50%,便于微生物发酵,保证有益菌大量繁殖。在养殖过程中,牛的粪便和尿液会被发酵床的菌种分解,牛出栏后将垫料收集堆积发酵后加工为有机肥还田利用,基本上属于零排放。”都匀市农业农村局养殖中心技术人员陈志洲介绍。“发酵床养牛不仅能节约每天清扫的人工成本,还能实现环保无污染,改善养殖环境,提升牛的健康水平。”
产业链延伸助农增收有实效
在自身稳步发展的同时,贵州甜媛种养殖有限公司不忘带动周边群众增收,桃花、五寨、新场三个村100余户在公司带动下开始养殖肉牛。大量养殖,也催生出了牧草种植、青储饲料加工等产业链。
群众大量种植的牧草
群众大量种的植牧草
“我自己目前种植有100亩左右的牧草,每年割两季,每亩产量7吨左右,加工成青储饲料后450元一吨,我还自己养了10多头牛,抛去成本,每年的收入还是可以的。”桃花村村民朱永国说,“我还请得寨上的两个人帮忙加工牧草,每天120块工钱,基本上能有两个月的活可以干。”
农户家牧草加工作坊
农户家牧草加工作坊
“肉牛养殖—生物肥加工—牧草种植”的循环生态养殖模式,把发展农牧生产与带动农户结合起来,将传统农业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协调了发展与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了生态上与经济上的良性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社会效果之间达成有效统一,为匀东镇桃花村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