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十届贵州·平塘民间水龙文化旅游节的即将到来,九条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水龙正在扎制中,静待八方宾朋到平塘开启盛夏泼水狂欢。
轧制青龙
在平塘县中等职业学校,志愿者正在合力扎制水龙。绑扎龙须草是进行水龙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将龙须草配上米黄色、红色或青色的绸缎,瞬间,一条条青龙活灵活现。
轧制青龙
“我们这个龙须草要挑这种绿色的,带有生命力的那种,我们把龙须草采摘来之后,要把黄色的部分全部修剪,绑的时候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把它绑紧,这样子不影响美观,也不影响龙队的操作。”志愿者韦霞介绍。
绑扎龙须草
水龙文化在平塘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相传,明朝洪武年间,平塘大旱,庄稼枯萎、河流干涸,民不聊生。一条青龙云游至此,见此惨象,便入地扎洞引来长江水、上天唤雨降下一场甘露,拯救平塘人民于水火之中,自己却积劳成疾,劳累致死。为纪念青龙,每年人们用龙须草扎成青龙舞动巡游大街小巷,百姓泼吉祥水祈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幸福安康,就此逐渐形成独特的水龙文化。
轧制青龙
志愿者石培玲绑扎青龙手法娴熟:“我就喜欢扎龙,因为我觉得龙是吉祥如意的,来扎一下龙,一年到头顺顺利利的。”
轧制青龙
第十届贵州·平塘民间水龙文化旅游节将于7月4日—27日举行,活动集中在平塘县城与中国天眼景区。除水龙巡游、泼水狂欢外,还开展“天眼杯”龙舟赛、中国天眼静默越野跑、水龙之夜嘉年华、天眼市集“探秘寻宝”等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现平塘独特的民俗文化,给游客带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文化、体育、美食多元融合的夏日狂欢。
平塘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杨胜玉 刘安凤
编辑:陆恩凤
初审:陆恩凤
校审:简定娟
审核:吴贵梅
监审:孟景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