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绿博园路桥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园区内的景观绿化工程也相继启动。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共建绿色家园”的永久主题及本届绿博会“绿圆中国梦携手共小康”的副主题。本届绿博会推行“绿色+”的理念,在景观设计与绿化上,尽可能保留原有的树木,坚持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大力提倡“原汁原味”的绿色家园。
绿博园现场建设进度航拍
据上海复旦设计研究院景观绿化工程相关负责人李林介绍,在工程启动之初,就已经把现有的一些古树名木和一些水下珍贵的树种进行了点位移栽,总控方的设计师都尽可能保留现有的绿色基底。截至目前,整个绿博园景观设计面积为130公顷,以整体观、点线面的逻辑思路来设计园区内的景观。
施工人员正在抓紧施工
李林表示:“绿博园整个设计的思路是按照从面展开,从一个线来串联。面主要是山体背景林像的提升面,还有湖区的打造面,线串联主要打造景观的滨水水系,点主要打造18个景观特色的节点,在节点打造上按照贵州特色文化与底蕴,如都匀茶谷、绿博塔等节点。”
整个景观的打造充满特色,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矿坑修复,有民众可以参与的水秀舞台,包括园区沿路的景观打造等,从绿林青山、生态基底到地域文化、文脉延续都在园区内得以体现。景观主要又以滨水景观、山体景观和谷地景观为主,目前园区的景观正按照要求,在逐步进行修建打造中。
绿博园建设指挥部规划设计组副组长杨航说,绿博园的景观基本是按照总控方的设计进行严格施工的,目前,开始湖底的清理,还有沿河挡墙,泊岸的施工等,确保5月底蓄水要求。按照绿博园“绿水青山新画卷 生态文明新标杆”理念,在林相改造部分,下一步将对所有的展园和公共景观等重要的节点进行打造。
湖中有岛,岸边有景观,在绿化景观改造中保持原有生态,在丰沛的绿色上点染色彩,展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绩,也展现贵州特有文化,这都是第四届绿博会上值得期待的“绿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