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都匀毛尖茶,希望你们把品牌打出去”重要指示精神及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支持茶产业发展政策措施,我州以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为重要抓手,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都匀毛尖引领黔茶出山为己任,狠抓茶产业发展,全州茶叶产量、产值持续提升,品质、结构逐步改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茶产业促脱贫攻坚作用进一步凸显,茶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截止2020年3月,我州茶园面积为161.8万亩(其中投产茶园116.7万亩)。
目前,全州茶叶加工企业(合作社)已全面复工复产。2020年,我州计划建设提质增效示范茶园基地10万亩,实现茶叶总产量4.7万吨以上,产值突破75亿元。
三都县大河镇茶山美景
时值春茶采摘季节,记者走进独山、三都两县,深入采访复工复产情况,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成效等。
茶叶成为致富宝
3月23日,记者走进坐落在独山县影山镇翁奇村的贵州御龙尊茶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各司其职,一片繁忙景象。
在独山县影山镇贵州御龙尊茶业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炒制红茶
“我们这两天加工的这一批茶叶是供给中粮集团价值47.6万元的货值,主要有红茶、绿茶和毛尖。今天我们已经把货准备好了,下午四点将会发往中粮集团的金华仓库。”贵州御龙尊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郑绍伟向记者介绍。
工人正在装罐打包
一直以来,中粮集团下属的中国茶叶有限公司与贵州御龙尊茶业有限公司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贵州御龙尊茶业有限公司会根据其对产品定制需求,从基地管理、茶叶加工、产品包装一条龙量身定制市场需求的商品。在带动当地产业发展,给老百姓创造价值的同时,也给公司带来了收益。
2月12日,贵州御龙尊茶业有限公司开始陆续复工,第二天就接到了复工后中粮集团价值16.6万的第一笔订单。“春茶期间我们采购了12万斤鲜叶,截止目前,我们已经共完成了17个订单,总金额已经超过了200多万。”郑绍伟介绍说。
在独山县影山镇贵州御龙尊茶业有限公司,茶叶加工车间内一派繁忙
2014年贵州御龙尊茶业有限公司开始投入使用,年产值7000万左右,公司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经营模式,覆盖影山镇四个村农户1600人左右。
在茶天堂茶园,沐浴了和煦的春风,茶树上的新芽更加饱满诱人了。茶农们分散在茶场各处,十指翻飞,收获春天的馈赠。
做了27年茶农的莫道美早晨刚把炒好的干茶送给客户后,连忙来到茶园里采摘茶青,时值正午,她已摘了半篓。
“我们这个茶园不放肥料、不打药,很干净,大家都很喜欢,像我采摘的这半篓茶青可以卖到50元一斤左右。”莫道美说。
除了茶叶收入外,莫道美家在4年前征收20亩茶园,在影山镇买了新房。
“茶叶成为了影山镇主导产业,每年产值在2.5亿。”影山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吴秀清介绍说。
如今,影山镇为切实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损失补回来,组成工作专班,由镇到村到排包保到户,确保春茶采摘期间每天5000人用工,每人每天至少有100元以上的收入,帮助解决用工需求。翁奇村驻村尖刀排与村支两委主动作为,与影山镇政府一道抢抓时间搭建春茶交易市场,促进春茶正常交易。3月23日当天,单日交易额超400万元。
茶产业富了百姓,乐了农家。
水乡峻岭采茶忙
汽车穿过层层山脉,沿山而建的新楼房鳞次栉比。记者来到了海拔1000多米的三都县大河镇和平村——江叶石门坎茶场。站在山巅,春风拂过茶树吹起千层浪,小孩们穿梭在茶树间,大人弯腰采茶,不时传来的水族山歌,融汇成一副其乐融融、有声有色的春天“画卷”。
茶海间的采茶传承
和平村海拔在820—1636米之间,是典型的高山村,无霜期在272—320天左右,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当地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曾经,这是一片荒山,群众靠着传统种植收成低。1972,村里开始在这片荒山上种了第一棵茶树,1996年开始形成规模,经过多年的发展,2014年茶产业正式成为全村的主打扶贫产业。
在茶海的碧浪中,吴胜银与妻子一起飞快的采摘着茶青。在当地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吴胜银家种植有10来亩茶树。“其他人摘得多的一个人可以摘得7、8斤,我身体状况不太好,我们夫妻俩每天加起来也有10来斤,一天有300来块收入也差不多了。”吴胜银说。
“变化还是有的。” 吴胜银笑着说,来采茶的话,手边稍微宽裕些了,他们家在2017年也脱贫了。茶园里主要以原茶为主,原茶采摘周期短,只能采摘到谷雨前。“谷雨后我们去种田地,还有两亩左右的白茶可以一直采,也有一定的收入。”吴胜银说。
记者深入茶山现场采访
和平村只是大河镇茶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截止目前,该镇发展茶产业6万余亩,今年春茶每天采摘茶青6万斤、制茶1万斤,覆盖农户4万余人,其中贫困户占80%,32000余人,人均增收2000多元。同时,在今年3月12日启动“三都扶贫农产品市场”,促进当地茶业“走出去”,有效助推茶农增收致富。
“茶叶现在是我们镇主要的扶贫产业,政府目前及下一步主要工作是培育茶叶品牌,打造茶叶交易市场,吸引外来客商,让茶农增收。”大河镇社区服务中心主任袁海霞说。
太阳渐渐西下,夕阳的影子长长“躺”在碧绿的茶海上,茶农们也要结束一天的劳动收工回家了。
“一共27斤,一斤30元……”夜幕渐渐降临,附近的茶商也来到了茶园里,采摘了一天的茶农们背着一片片“小叶子”排成队,把这一天的收获放在秤上,在夕阳的余晖中收获当天的酬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