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市政务服务中心搬迁新址以来,通过采取“一窗通办2+2模式”运行,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服务模式,实现企业、群众“办一件事、进一个门、取一个号、跑一个窗”的办事模式,让企业、群众办事更加高效、便捷。
福泉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
走进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宽敞明亮的空间、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人倍感舒适,办事大厅的入口设置有志愿服务台,每个窗口均设有显示屏、办事取号、窗口业务等信息。
大厅内,各窗口工作人员正有序为群众办理相关业务。今天,前来办理业务的福泉市信合财务咨询有限公司的会计员徐熔,不到5分钟的时间就办理好了业务,高效的办事流程,让徐熔十分满意。
福泉市信合财务咨询有限公司会计员徐熔说:“我今天是过来办理纳税申报的,一进入大厅就有引导人员帮我取号,并且引导我到窗口进行办理,办理人员也非常的热情大方,只花了一两分钟就帮我办理好了,非常的方便。”
耐心细致的人工服务、智能化的服务设施设备,展现着福泉市政务服务中心的新环境、新气象。
福泉市政务服务中心党组书记 舒畅
福泉市六次党代会提出,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贵人服务”品牌,建成全省一流营商环境。政务服务工作必须紧盯目标不放松,提质增效强服务。2022年,政务服务以“理思路、转作风、强服务、优环境、快发展”为统领,以“六个最”为目标,全面完成“一窗通办2+2改革”,擦亮“贵人服务·泉程无忧”品牌,营商环境政务服务考核在全省排名保五争三,下一步将着力做好三件事。
第一件:抓实业务提升的重点事。
一是推进事项清单标准化。权限内全部认领省级标准化事项清单,按“最小颗粒度”的原则关联,实现事项名称、编码、依据、类型与省级一致,推动事项应驻尽驻。二是扩大“跨省通办”朋友圈。扩大“西南五省”和“泛珠九省”通办范围,积极与省外福泉务工人员多的地区对接,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医保、社保、教育等业务纳入跨省通办。三是深化“全省通办”。承接省级下放的“全省通办”3635个事项,强化网络媒体宣传,提升群众知晓率,让更多的群众实现就近办。四是全面实行“一窗通办2+2”模式。首先解决一人多机、设备物理连通问题,更新完善收件材料清单和审查要点,5月31日前完成所有业务培训,6月底全面实现法人和自然人业务无差别受理。
第二件:理顺管理机制的挠头事。
一是强化人员的统一管理。将入驻政务大厅人员的党组织关系转到政务服务中心党支部,统一参加党组织活动,每月开展党员先锋模范岗、服务之星、文明窗口评选,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营造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二是全面加强作风建设。严肃整治迟到、早退、玩游戏等作风问题,在政务大厅采用实时监控、全程跟踪、预警提醒、不定时巡查、模拟办事等方式督查服务效能,全方位监督大厅工作人员审批行为和服务质量,杜绝违规审批、超期办件等情况出现。三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和一次性告知承诺制,建立常态化巡查反馈整改、周调度月通报机制,在窗口放置评价设备,在显著位置公布监督投诉电话,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建立健全全方位监督、管理和考核体系,提升服务效能。
第三件:做好服务增效的开心事。
一是紧盯“六个最优”减少群众和企业成本。力推容缺受理、集成办理、合规充分授权等审批机制,确保498个容缺、587项承诺转即办等改革事项落到实处。二是推进更多事项“全程网办”。充分利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更多事项网上办和掌上办,到年底除法律规定不能进行网办外,其余事项网上可办率100%,实现更多事项“不见面审批”,办事零跑腿。三是加快推进电子证照共享应用。组织各部门将存量和新核发的证照全量汇聚到贵州政务服务网统一电子证照库,推进身份证、社保卡、户口本等133种电子证照扩大领域应用和互通互认。四是持续推行“五项特色服务”。开展免费帮办代办、上门、预约、延时、陪同等“五项特色服务”,落实“办不成事”兜底服务工作,让企业和群众真正享受愉悦的“贵人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