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无障碍浏览
  • 适老化
  • 长者服务
  •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黔南 > 黔南投资 > 招商资讯
荔波县小七孔镇立足“引”、“暖”、“聚” 不断丰富旅游业态

近年来,荔波县小七孔镇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镇为抓手,按照镇级“一核一带两区”工作思路,加大优势资源开发力度,切实将生态良好、物产丰富的优势转化为发展旅游的优势。

(小七孔镇“文明在行动”打造优美环境)

    一、打造环境,以颜值引人来。全力打好国卫创建、美丽乡村等环境整治组合拳,镇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一是抓机遇,集镇品位大提升。依托景区提质扩容大提质、大改革、大变化,完成小七孔景区西大门、驾欧集镇提质升级改造、新街村整体安置等重大工程。驾欧集镇率先成为全县“街上不见电线”的集镇,新街村实现从深度贫困村到“州级文明示范村”的华丽蜕变,成为远近闻名的“康养民宿旅游村”,2021年荣获“省、州、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以及县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二是实举措,市场管理更规范。大力实施“九抓九促”环境大整治行动,制定环境整治工作提升方案,成立环境卫生及市场秩序常抓工作队,全镇垃圾清运及市场管理规范化。坚持拆违拆旧与防违控违并举,进一步落实景区沿线环境问题综合整治,立足解决市场“秩序乱”和车辆“乱停乱放”问题,积极推进划行规市,建设划定停车位1700余个;三是常监督,全民参与齐尽责。健全村级保洁员、河道协管员、清洁乡村工作监督员等队伍常态管理,将环境整治、设施管养、室内外卫生等内容纳入各村村规民约,形成常态化防控巡查、监督管理机制,构建共治共享整治格局。建立比学赶超机制,组织推选文明卫生先进个人、卫生家庭、环卫标兵先进模范等先进典型,先后荣获“国家卫生乡镇”“黔南州文明乡镇”等10余项表彰。

(小七孔西大门)

    二、创新改革,以服务暖人心。设立“标准化”服务规范,形成“政府引导、协会牵头、涉旅单位个人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旅游发展大环境。一是协会牵头,创新运营再升级。成立全县首个旅游服务发展协会,制定《小七孔镇旅游协会管理制度》,创新成立村级地接旅行社,探索采取“旅游协会+地接旅行社+村支两委+合作社”旅游运营模式,营造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发挥旅游协会“整合资源、集散游客、提升服务”功能优势,成功打造新街村民族文化“一台戏”,突出“高速直达、吃在农家、优质服务”的卖点,2022年共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1000多万元;二是夯实基础,治理机制更优化。在小七孔景区西大门建设游客接待中心,为游客提供咨询、引导、讲解服务。以新街村为示范点,优化平安守望工程,创新增设视频语音调度、一键警报系统和雪亮工程,组建治安巡逻队,快速、精准、在线处理问题,游客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大提高;三是跃上“云端”,服务模式更智能。积极推动以驾欧片区为主体的旅游行业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深化涉旅单位合作,塑造旅游良好形象。做好市场管理、规范经营工作,健全完善“明码实价•诚信荔波”体系,打造“美丽小七孔”微信公众号,景区西门辐射范围内所有民宿、餐馆、附属景区等资源纳入线上运营。

(小七孔镇舞狮表演)

三、打造特色,以亮点聚人气。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大力推进项目兴村、产业强村、文化活村、环境美村发展战略。一是固本促新,项目带动做强核心吸引。通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建成了多个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形成驾欧旅游小镇、新街康养民宿旅游村、寨票3A级渔隐民宿以及黔桂两省合作创建蛮降农耕文化园文旅景区4个,同步打造寨票渔隐垂钓、研学培训等项目10余个;二是聚焦“旅游+多产业”,推进融合发展。围绕“农耕文化+旅游”,大力发展瓜果采摘、菜园认领、耕作劳动等,地莪、联山湾等村列入贵州乡村旅游名单;围绕“特色农业+旅游”,围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探索油稻复种模式,以“稻油+旅游”相结合,在淇江沿线发展多彩油菜、优质大米种植项目,打造成为小七孔景区“后花园”。据统计,参与油菜项目入股群众200余户,涉及600余人,油菜预计产油60余吨;围绕“民俗文化+旅游”,“村委会+旅游行业服务协会”模式,打造以布依族歌舞为主的民族文化“一台戏”,推动形成篝火晚会、布依情歌对唱、舞狮、街舞等常态化表演节目10余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