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无障碍浏览
  • 适老化
  • 长者服务
  • 个人中心
黔南州林业局关于黔南州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案第03号 农业类3号的答复

民革黔南州委:

 首先,非常感谢你们对全州公益林工作的关心支持。收到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工作的建议》(第03号 农业类3号)后,州林业局党组十分重视,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责成有关科室进行调查了解,明确专人负责落实,现就你们提出的建议结合工作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深入宣传,让全社会了解生态补偿惠民政策的建议

 公益林管理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要做好相关工作,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必须加强公益林管理有关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有关政策的知晓度。公益林补偿实施以来,各级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就非常重视公益林管理宣传工作,一是在与公益林所有者或经营者签订公益林界定书、管护合同时,面对面宣传公益林管理政策;二是在黔南林业信息网建立了公益林管理工作专栏,使群众能通过网络了解公益林管理工作的政策和信息;三是州、县林业部门每年印制了公益林有关政策宣传资料,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3.18科技活动日等日子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四是加大对公益林源头管理,在公益林实施地块附近的公路口、村寨旁等醒目位置树立了固定标牌,标明公益林级别、面积、树种、四至、护林员和监管人姓名、举报电话等。

 通过不断的加强宣传,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公益林有关政策和知识,保障了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由于受人员和经费的限制,加上公益林涉及面广,外出务工人员多,宣传工作还存在盲区,下一步,我局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加强公益林有关政策的宣传工作,一是继续加强黔南林业信息网公益林管理工作专栏建设,及时更新和发布公益林管理方面的政策和信息,使群众能通过网络及时了解有关政策和信息;二是州、县继续利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3.18科技活动日以及农村赶集、过节,尤其是春节农民工外出返乡时间等多渠道、多方式加强《贵州省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实施细则》和《贵州省地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等政策的宣传;三是要求各县市区统一印刷宣传单,由乡村干部下村入户下发,使公益林宣传单入户,人人皆知,家喻户晓;四是在实施公益林的自然村寨增加固定宣传标语、碑牌,使公益林管护真正落到实处,农民群众自觉保护公益林。

 二、关于全额落实地方公益林配套资金的建议

 州、县地方公益林生态补偿配套资金的落实问题,事关我州山区群众的生活和地方公益林的安全,我局历来高度重视,一是多次利用各种机会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希望考虑我州属西部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财力有限这一因素,将地方公益林与国家级公益林一起纳入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执行同一补偿标准,并将补偿标准提高到30—50元/亩·年,以后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二是积极向州委州政府反映情况,争取州财政根据政策比例配套州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在我局和相关部门的积极反映下,州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情况下,为推进我州地方公益林建设,于2012年和2013年按州财政十三分之一每年配套了23万元、2014年配套了74万,逐步提高了配套资金的份额;三是积极协调全州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根据政策比例配套县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目前个别县(市、区)也逐步开展了地方公益林生态补偿资金配套落实工作,如贵定、福泉2012年配套130.5万元,惠水、贵定2013年配套了181.07万元。但是由于我州属西部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州、县财政收支压力都比较大、为保证州、县工作的正常运转,只能根据财政支出“保人头工资和机构运行后再保民生投入,最后再保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视财力增长情况逐步提高配套金额。为减轻州、县资金配套压力,我局将继续结合我州民族自治的特色和财政收支困难的实际,与财政部门一起充分利用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契机积极向上呼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加大对我州投入以确保各项政策配套执行落实到位。  

 三、关于建立健全公益林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的建议

(一)关于健全各县(市)公益林管理中心,落实编制充实管理人员的问题。

 近年来,为了健立各县(市)公益林管理中心,落实编制充实管理人员,保证公益林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在州县林业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我州已有5个县(市)成立了公益林管理中心,配备了工作人员,但还有7个县(市)没有成立。对没有成立公益林管理中心的县(市),州、县(市)林业主管部门将继续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争取早日解决机构编制和人员问题。

(二)关于制定操作性强的公益林管理制度,明确财政、林业及县、乡(镇)、村的管理职责,促进公益林工作有序开展的建议。

  公益林实施以来,国家和省相继出台了《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贵州省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实施细则》、《贵州省地方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实施细则》、《贵州省公益林保护和经营管理办法》等政策,就公益林保护管理、补偿基金的兑现使用以及监督检查等明确了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乡镇政府、村的管理职责,各县(市)不同程度建立了相关管理制度,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管理机制不顺、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公益林管理,切实落实公益林补偿惠农政策,2013年,州林业局组织调研组在全州范围内进行了调研,就进一步加强公益林管理工作研究提出了建议意见,将这些建议梳理形成了《黔南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公益林管理工作的通知》(代拟稿),经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多次讨论和修改,于2014年5月16日报请州政府审定,《通知》的内容之一就是要求各县(市)建立健全公益林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林业、财政、纪检监察等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

 四、关于规范补偿基金管理和加强对公益林管理工作督促检查,强化责任追究的建议

 自2004年公益林实施以来,国家和省相继出台的《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贵州省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实施细则》、《贵州省地方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实施细则》、《贵州省公益林保护和经营管理办法》等政策,对公益林资金的使用和公益林保护管理进行了规范,明确了资金用途、兑现方式和管理职责。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纪检监察部门非常重视公益林资金管理和公益林保护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采取专项检查、不定期检查等方式加强对公益林管理的监督检查,每年县级进行全面核查,州级复查,省和国家抽查,同时将公益林补偿基金纳入涉农资金监管进行检查监督。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逐步加强了公益林保护管理工作和规范了资金的兑现使用,确保了林农利益,但也还存在资金兑现不及时、资金兑现手续完善不及时、难度大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乡镇、村这一级。针对这些问题和困难,我局将继续争取州政府出台公益林管理相关政策措施,落实地方公益林配套资金,从政府层面强化公益林保护管理,加大公益林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公益林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公益林管理工作的关心,希望答复的问题能让你们满意,衷心希望贵委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公益林管理工作。

                                                                                                                                                                                                                                                                                                                                              

                                                                                    黔南州林业局

                                                                   2015年5月2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