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政协委员罗绍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本报记者 姜来 摄
“福泉市中小学管理体制一系列的改革创新,极大调动了校长办学的激情,增强了教师危机意识、进取竞争意识,实现了教育质量提升提质。”2月4日,州政协委员、福泉中学校长罗绍良表示,2015年8月他作为全省第一位去行政化的校长“走马上任”,亲历了福泉市创新推出的“四破四立”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有欣喜也有思考。
据了解,2015年福泉市启动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全员聘任”“县聘校管”“教师退出”等新词出现,不断探索放开学校编制管理。
“从个人而言,通过改革,校长的人权、事权、财权得到根本改变。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还不够、教师缺乏归属感、没有足够的师资储备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化。”罗绍良的三年聘期将近,他表示,不管下一步何去何从,仍希望继续发挥福泉市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的示范引领作用,使教育活力得到释放,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罗绍良建议,在深化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进一步转换观念,尽快适应教育改革新常态,特别是制定灵活开放的人才政策,引进优秀教师,储备足够师资,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希望制定更加灵活优惠的政策,支持、吸引、鼓励优秀人才到偏远贫困中小学任教,让偏远山区的孩子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时间是最好的作者。“要持续推进改革,享受改革红利,必须有壮士断腕决心和刮骨疗伤勇气,努力用行动来回应社会关切。”罗绍良如是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