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晴好天气,记者4月15日下午再次进入绿博园探访,夕阳中,记录下日新月异的绿博胜景。
龙江森工展园的雪乡情木屋
从绿博园南大门进入,最夺人眼球的无疑是那一汪湖水,正是“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美景。从无人机航视觉看,像一块碧玉镶嵌在群山中,山水呼应,水因山而绿,山得水更青。
山水呼应成趣
山坡上、道路旁、湖岸边,随处可见绿化工人忙移栽的身影。“我每天最少要组织50个绿化工人进园区,都是本地人,每天工作9个小时,特别是近半个月来,进展速度非常快,主要是抓季节。”黔南桀艺园林绿化公司现场负责人罗杰告诉记者,树种下去了,希望天公作美降点雨,保证成活率。
大连展园
连日来的晴好天气,让绿化工人张旭菊从植被栽种的工作岗位上临时调换成专职的浇水工人。张旭菊说:“用发电机从湖里抽水来浇,要增加浇灌频次抗旱保苗,确保绿化景观长势良好。”在绿博园里,绿化工人已开足马力。
绿博园里忙绿的绿化工人
工人在为刚刚种下的植被浇水
工地上,到处是工人忙碌的身影,运输车辆来来回回,建设场面紧张有序,一幢幢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主展馆的钢结构安装已完成75%,花园餐厅玻璃幕墙外架塔设已完成60%,绿博塔已完成五层楼板的混凝土浇筑……
七桥同时入画
位于西入口的7号桥是一座以通行为主的桥梁,是绿博园中最长的桥梁,也是园区内所有桥梁中施工难度最大的工程。目前7号桥桥面即将合龙。记者从无人航拍画面看到,7号桥犹如舞动在碧波湖水上的飘带,连接了西大门与绿博园。高空俯瞰的视觉里,无人机捕捉到湖上7座桥同时入画的壮观景象,足以用“惊艳”一词来形容。
即将合龙的七号桥
一直以来,绿博园的设计秉持着依山就势、环山聚水、分园合绿的理念,尽力将真山真水真景致完整保存下来。建设至今,一壁长势奇特的岩石、一棵古树苗木、一片山坡茂林、一座古桥……或是顺应保护,或是自然微改造,这些元素更多体现了黔南绿博园的原生态山地特色和山地文化。
在绿博园里,将“真山真水真景致”表现得最淋漓尽致的,无疑是“生态文明之径”。这段全长15.6千米的路径位于绿博园中心区的主体山脊上,结合生态文明建设主题,修复山林环境,一条集登山、观景、探幽为一体的休闲路径已基本建成,石林秘境、听风长廊、九曲花溪等6个景观节点的地被种植已完成60%,木凉亭、木屋、木厕的施工均已经完成90%,休憩廊施工已完成60%。人们可以漫步葱郁松林间,深深呼吸大自然馈赠的负氧离子,尽享静谧恬适的休闲时光,想想都很美!
水上舞台的建设者
水上舞台
除桥梁道路、主要建筑物和公共区域建设外,绿博园的最大看点,还是来自全国各地展园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记者在现场看到,龙江森工展园和黑龙江展园的建设进度迅速,植被部分已基本完成,黑龙江展园内生态粮仓、百花湿地、林脉相承等景点初步成型,龙江森工展园的雪乡情木屋从外形看已经建好,园内水景也完成了70%工程量。展园内许多独具地方特色的建筑,将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比如黑龙江的狩猎和游牧民族的一种圆锥形“房子”撮罗子,用白桦木搭起的尖顶屋,这是他们在森林里不断移动的家。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使用的白桦木是栽种下的真树,已经冒出了嫩芽。
每天有大量的植物运送进园
多彩的花卉林木,优美的建筑风格,奇特的山地风光,旖旎的湖光山色,幽静的长廊绿道,处处都是美景,每一个都有成为“网红”的实力。
记者已经为大家踩好点,都匀台、绿博塔、花园餐厅、贵州寨、水下原筑、聆风草坡、密林探幽、江苏园、龙江园等等,这些景点一定要牢牢记住,开园的时候,要以50码的速度直奔进去,占领C位,拍照!拍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