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博盛会汇集了各方的力量,从设计人员到各展园建设者,从各地专家到本土领导,园区内的一树一木,都是绿色力量汇集的证明,他们的加入和努力,都是对黔南承办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最有力的支持。
在黔南州执委会办公室,现场正在办公的这些工作人员,来自全国各地、来自不同的行业和单位,有不同的身份。如今,他们汇集在这里,只有一个目标:为了绿博会的成功举办。
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着绿博园的景观设计和总控工作,从2017年12月开始,这些设计师们就从上海来到黔南,一直坚守在绿博园建设一线,默默无闻的为绿博园添砖加瓦。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景观分院副院长冯一民说:“在建设绿博园过程中,我们把管理方、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聚集在现场,一起来讨论,采取民主集中制的方式汇聚大家的智慧,形成共识。”
技术人员和专家的汇集,给绿博园带来更多技术创新。特别是在生态技术的创新方面。“比如说现在看到的透水铺装,以前的做法来说,这些水都是直接通过雨水的组织排放到管道,排放到雨水下面去。现在这种透水铺装,它是可以直接渗入到地下,对于整个地表径流来说,它就会减少未来城市发生水患的几率,这水全部已经渗下去了就是最直接的效果。”冯一民说道。
全国各类专家聚集在黔南,先后为绿博园的展园设计进行了4次专家评审,为56个展园提出了规划、设计、生态保护和修复等方面的建议。而来自全国各地区、单位的展园,聚集在绿博园内,本身就是各种文化、思想和特色的碰撞和汇集。在绿博“汇”的表现上,冯一民介绍说:“56个展园都充分的把各个地方的特色展示在绿博园内,它就是第一个‘汇’。通过建设这样一个国家级项目,把全国各地的专家和专业人才聚集在这里,为绿博会绿博园出谋划策,提出宝贵意见,这就是第二个‘汇’。”
整合全国的资源。百树园位于绿博园东部展园区,这里的树来自全省各地,它们是在国家林草局的支持下,在省林业局的倡议下,全省各县市踊跃捐赠的当地特色树种,充分展现了“你我同参与,绿博更精彩”的绿色共享理念。
第四届绿博会黔南执委会办公室后勤服务组副组长向其红说:“在绿博园百树园汇集了100多种树种,它们是贵州省特色的、本土的、珍稀的树种,汇集了我们全省的林业力量,打造了这么一个绿博园,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从每一棵树上都能够体现出来。”
百树园最终将种下来自全省50多个县市的600多棵、100多种类的树木,如今其中一部分已经移栽完毕,它们在绿博园中,见证着各方力量对于绿博会的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