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无障碍浏览
  • 适老化
  • 长者服务
  • 个人中心
青山绿水展示清新福建

绿博园西南区的福建展园,以武夷山标志“玉女峰”为视觉焦点、梯田茶园、茶园边以闽北民居建筑为原型的展示馆……各大板块景点将另一座沿海且独具“闽味”的城市特色尽致展现,本期福建展园,将呈现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福建风味。


展园入口

福建展园位于绿博园东南展区,面积为2352平方米,以“青山绿水,清新福建”为主题,具有浓郁的福建特色。


“清新福建”楼,建筑古典显得端庄

福建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九成陆地面积为山地丘陵地带,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隐于林间的“如意阁”别有一番韵味

作为福建的一个重要景点,武夷山玉女峰位于武夷山九曲溪二曲溪南,因其酷似亭亭玉立少女而得名。玉女峰突兀挺拔数十丈。峰顶花卉参簇,恰似山花插鬓;岩壁秀润光洁,宛如玉石雕就。“插花临水一奇峰,玉骨冰肌处女容。”这就是玉女峰风采神韵的真实写照。玉女峰是武夷山典型的柱状山之一,峰壁有两条垂直节理,把柱状体分为高度递增的三块削岩,宛如比肩俏立的玉女三姐妹,峰顶苍翠的树木仿佛是玉女的头饰。


“玉女峰”与以闽北民居建筑风格为主的“清新福建”楼相望


茶园梯田间的“玉女峰”

展园的设计提取福建闻名遐迩的武夷山玉女峰,以武夷山标志“玉女峰”为视觉焦点,结合地形的梯田茶园,层层叠叠形成飘逸的绿带与“玉女峰”相映成趣。再引入秀美山水风光,结合场地地形,将绿色秀美的梯级茶田景观构成全园绿化基底,呼应生态绿色家园。

福建种茶、制茶、饮茶、贩茶历史悠久,在中国茶叶发展乃至世界茶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福建省是我国产茶的重要地区,且盛产名茶,各具特色。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春茶、夏茶、秋茶、冬茶、减肥茶各具特色和功效。单在乌龙茶中,铁观音、大红袍、本山、梅占、佛手、黄金桂、白芽奇兰等等,品种已十分繁多。福建还是我国茉莉花茶的故乡和主产区。根据汉朝《史书》记载,茉莉花最早起源于古罗马帝国,汉朝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到达古波斯、天竺,到了印度后成为佛教圣花,之后随印度佛教传到福州,福建福州成为其主产地之一,茉莉花茶成为福建的传统优势产业。

展园内,茶园边展示馆以闽北民居建筑为原型,设计上融入马头墙、白墙灰瓦、徽派花窗格栅等设计元素,将传统建筑手法和现代工艺结合,室内重点展示福建绿化成就和生态构想,展示以产茶、制茶带动茶叶经济与旅游经济,实现山区富裕与经济腾飞,展现“生态美、百姓富”“全福游、有全福”的“清新福建”形象。


隐于梯形茶园间的建筑

闽北传统民居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建筑艺术、建筑装饰、建筑彩绘、建筑雕刻、建筑风格、建筑式样、建筑构件等内容。闽北盛产杉木,传统建筑大多为木结构,木雕在传统民居中的装饰处处可见,利用木材质感进行雕刻加工,是传统建筑装饰的一种雕饰技法,主要用于门窗,屏罩,梁架,梁头出檐托木和家具陈设等,各个部位采用不同的工艺技法,如屋架等较高远的地方。典型的闽北建筑受徽派建筑影响较深,青砖灰瓦,朴素大方。在檐角起翘,高大的马头墙错落起伏,形成梯级节奏。


精致雕刻与青砖灰瓦,敦厚而不浮艳

明清时期,闽北的建筑装饰艺术已逐渐发展成熟,达到十分精练的程度,风格端庄,敦厚而不浮艳,质朴,自然而又严谨。它根据不同材料的特点进行技术与艺术的加工,并恰当选用雕刻、绘画、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灵活搭配相融,达到建筑风格与美感的协调统一,基本具备了我们观念所能见到的古典建筑装饰的主要特征。同时,根据不同的材料与工艺特点,采用不同的工具加工,以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风格端庄、敦厚而不浮艳、质朴自然而又严谨,在色调上清新素雅,形式较为统一,在建筑风格上形成很明显的区域特色,在装饰风格上则精致繁复,大气简洁。

展园绿化设计以“森呼吸,有生命”为指引,结合“两带一心”布局(“两带”即茶田绿浪带与福建特色品种展示带,“一心”即以旱溪海绵系统的生态植物种植打造生态核心),以生态绿色、水土保持为出发点,突显福建地域植物景观特色和绿色生态文化。优美的曲线转化成步移景异的园路系统。在色彩上,以绿色为主基调,跳跃的色彩点缀于整个园区之中,创造丰富多彩的绿化景观面。

有武夷山“玉女峰”、梯田茶园,还有以闽北民居建筑为原型的主体展示建筑,凸显福建地域植物景观特色的绿化……这样的福建展园,你爱了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