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主要职能
农业资源调查及监测、农业区域开发规划、农业开发项目咨询及论证。
(二).机构人员情况
黔南州区划办内设科室2个,即业务科、综合科,编制9个,实有人数:在职8人,退休4人。
二.2016年的年度工作完成情况
(一)开展“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卫星遥感调查及信息系统”维护、更新、升级工作。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卫星遥感调查及地理信息系统”是贵州省也是西南地区建成的首家地州级地理信息系统,是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资源调查、动态监测和农业项目评估、可行性研究等领域中应用的有益尝试。项目建设成果已在我州部分领域得到了初步的应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建设模式及成果已在省内外得到了推广,提高了我州的知名度。
根据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州重新划定乡镇行政区域的工作已完成。为使州级“卫星遥感信息系统”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州情,我们根据各县市行政区划调整现状,实时跟踪并完成系统相关数据的更新,为州委、州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撑。同时,区划办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在信息系统的运算方法、多因子分析模块等方面也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优化,使信息系统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卫星遥感调查及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依托,完成了都匀经济开发区兰文化博览园相关基础图建的制作。
同时,在业务经费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挤出35万元与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合作对“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卫星遥感调查及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升级开发,目前已完成项目的80%,升级完成后,系统将更好服务于全州农业资源区划、农业园区规划、农特产品规划布局等相关工作。
(二)认真履行州农业园区联席会议办公室的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园区建设、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
2013年以来,州农业园区办与州区划办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根据省委、州党委和州政府的工作部署,按照“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格局和“以镇建园、以园促镇、镇园合一”的园区建设思路,2016年全州共建设州级以上农业园区70个,其中省级园区52个(省级重点12个),州级园区18个。一年来,在州委、州政府和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联席会议办公室(省园区办)的正确领导下,在州农委领导班子及有关科站的大力支持下,州农业园区办充分发挥参谋部和协调部的职能作用,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积极主动地开展园区建设管理的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农业园区建设、管理的工作任务,推动了全州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
一是抓“以镇建园”工作。根据“以镇建园”的思路,完成了对原省(州)级园区中规划区域跨乡、镇(办事处)的分拆,共拆分跨区域原省(州)级园区5个,共涉及惠水、长顺、福泉、荔波等4个县市。拆分后,按属地划分,全州70个园区中,长顺10个、罗甸8个,荔波、瓮安、惠水各7个,都匀、福泉、平塘各5个,贵定、独山、三都各4个,龙里3个、都匀经济开发区1个。
二是抓园区达标考评工作。根据《黔南州州级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设、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州政府令第26号)、《黔南州州级农业园区达标考核认定办法》,于今年7月完成了对全州申报达标考核的6个农业园区开展达标考核认定工作。专家组一致建议州政府将惠水县好花红休闲观光农业园区、龙里县湾滩河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平塘县白龙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贵定县黔南云雾山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等4个园区列为州级达标园区,目前正在待州政府审批。结果发布后,达标园区将按照州政府第26号令相关规定享受副县级待遇。
三是抓园区调度会。今年3月成功组织召开2016年度全州农业园区建设现场调度会。现场观摩了都匀市茶叶园区、都匀市墨冲蔬菜园区、独山县影山镇农业园区、独山县基长现代农业园区、平塘县白龙农业园区等5个园区。与会的县农工局局长、园区办主任、乡镇园区管委会主任等园区负责人通过实地观摩,取长补短,激发园区建设的新思路,对全州农业园区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四是抓“双十农业园区”评选工作。按照《黔南州十强农业园区评选办法》和《黔南州十佳休闲农业园区评选办法》的要求,今年6月完成了“十强农业园区”“十佳休闲农业园区”的评选工作。都匀市茶叶园区、惠水县好花红园区、龙里湾滩河园区等20个园区获得“十强农业园区”、“十佳休闲农业园区”的称号。
五是抓“星级农业园区”评选工作。在全州 “十佳休闲农业园区”评选的基础上,进一步转换思路,积极开展黔南州“星级(3星、4星、5星)农业园区”评选工作。目前,州园区办已完成《黔南州休闲农业园区星级评定标准》《黔南州休闲农业园区星级评定办法》讨论稿制定,目前正征求专家意见,拟于2017年全面开展此项工作。
六是抓“农业园区”向“农业公园”转型升级工作。按照州政府领导要在全州打造10个农业公园的工作指示,在全州“10佳休闲农业园区”评选、“星级农业园区”标准制定的基础上,制定了《黔南州州级农业公园评定标准》、《黔南州州级农业公园评定办法》,目前正在征求专家意见。同时,于10月8日—10日,由州农委柏林松主任带队,全州农口系统80余人赴广西玉林考察学习玉林市五彩田园国家农业公园的好做法、好经验。拟于2017年着手开展全州首批州级农业公园评选认定工作。
七是不断完善园区建设激励机制。今年2月份在都匀召开的黔南州2016年农业园区建设工作会议上,对在2015年全州农业园区建设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平塘县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等6个单位以及张巍等32位同志进行了表彰。同时,今年8月份,省政府对全省近几年来从事农业园区工作的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黔南州农业园区联席会议办公室等7个单位获先进集体表彰,龙洪、张杨、王仁忠、俸才军等20位同志获先进个人表彰。三是建立了农业园区建设推进督查制度。州委、州政府将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设工作纳入了重点督查内容,每月定期督查园区建设推进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了70个园区月推进台帐,并根据园区建设的阶段性重点工作,及时对园区推进情况进行督查,进一步鞭策建设园区的积极性,实现了园区建设督导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
八是进一步完善了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设监测统计与信息报送制度。按照园区建设“月调度、季分析、年考核”的工作要求,全州建立了稳定的信息报送体系和平台,定期逐级报送园区建设推进情况调度表、推进报告、工作简报和工作总结。
九是建立了园区绩效考评制度,开展了季度考评工作。州农业园区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以各园区监测统计资料为基础,对全州70个州级以上农业园区四个季度推进情况进行了综合考评排位,并将考评结果通过协调平台发至各县市人民政府与农业园区主管部门,让他们了解各自园区在全州的建设情况,以此来激发各级各部门干好农业园区的信心和决心。
(三)项目建设取得突破
经过一年的努力,黔南州农业园区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特别是在实体项目的推进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据监测、统计和分析,2016年全州70个州级以上农业园区预计完成投资230亿元,占全年任务127亿元的181.10%。52个省级园区预计完成投资220亿元,占省下达任务120亿元的183.33%,其中各级财政投入31.9亿元,占14.5%,整合部门资金17.29亿元,占7.86%,银行贷款14.56亿元,占6.62%,经营主体自筹151.16亿元,占68.71%,其他投入5.06亿元,占2.3%;70个州级以上农业园区预计实现产值300亿元,占全年任务168亿元的178.57%。其中52个省级园区预计实现产值290亿元,占省下达任务160亿元的181.25%;70个州级以上农业园区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50亿元,占全年任务143亿元的174.83%,其中52个省级农业园区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40亿元,占省下达任务135亿元的177.78% 。
1、产业基地得到了巩固
一年来,全州70个州级以上园区共新建或提质改造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243.43万亩,同比增长39%,预计出产农产品154.71万吨;新建或改造畜禽规模化养殖基地7个,特色水产品标准化养殖小区3个,使园区种养殖基地的单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70个园区,预计共出栏生猪94.35万头,家禽1476.95万羽,鱼11347.96万尾,羊27.51万只,牛12.27万头。
2、基础设施得到加强
全州70个园区共修建主干道2636千米;修建机耕道路2398千米;修建生产便道3090千米;修建沟渠(含管网)4016千米;修建山塘、水库12850万立方米;修建加工厂房118.68万平方米;建成温室大棚281.8万平方米,蓄水池39.72万立方米,标准化圈舍176.44万平方米,贮藏保鲜库房30.56万立方米,建沼气池17.56万立方米;建成农产品销售市场150个面积38.16万平方米。
3、配套设施得到完善
全州70个农业园区共新增农技服务及设施用房614间3.6万平方米。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治点915个,小气候自动监测站点185个,动物防疫室208间,农残检测室129间,共配备农业技术人员1834人,培训园区从业人员22.74万人次,购置农机数量114321台(套),新增农机动力127.87万千瓦。
4、经营主体实力增强
共有797家企业入驻70个园区,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80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796家,社员数达到9.97万人,带动园区从业农民达到102.47万人,扶持贫困人口8.22万人。
5、品牌创建有新进展
全州70个农业园区共完成“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234个,认证面积75.55万亩,认证产量16.57万吨。其中: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64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品认证29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0个;有机农产品认证12个。目前,园区企业共注册省级以上著名商标19个。
6、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年初以来,州县(市)两级政府和相关工作部门都非常重视园区建设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2016年,全州70个州级以上农业园区预计签约项目204个,签约资金274.83亿元,到位资金64.80亿元,项目资金到位率23.58%。各种形式的招商引资工作有效缓解了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困难。
7、省级园区全省排位有新突破
2016年,全州在建省级农业园区52个,数量排全省第三位,占全省385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区的13.51%;截止10月底,52个省级农业园区共完成投资213.74亿元,按完成值及完成进度均排全省第一;共完成招商引资签约资金293.94亿元,到位资金58.68亿元,签约资金及到位资金完成值均排全省第一;共完成总产值285.49亿元,按完成值排全省第一,按完成进度排全省第三;共完成销售收入239.08亿元,按完成值排全省第一,按完成进度排全省第二。
三.2016年财政经费下达情况
总收入1499171.68元,财政拨款1499171.68元。
(1). 人员经费开支比率
人员经费开支额1210402.4元,经费支出总额1492359.41元,人员经费开支比率81.11%。
(二).公用经费开支比率=公用经费开支额/经费支出总额100%=281957.01/1493772.44=18.89%
(三).公用经费人均开支额
公用经费开支额281957.01元/人员总数8人=35244.63元。
四、2016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预算完成率=(预算完成数/预算数)╳100%预算完成率
预算完成数1,493772.44元,预算数1499171.68元,预算完成率99.64%。
(二)预算调整率=预算调整数/预算数×100%=1499171.68/1280099=17.11%
(三)结余结转率(结转结余总额/支出预算数)╳100%
结转结余总额211,492.01-上年206,092.77=5399.24元,支出预算数1493772.4元,结余结转率0.36% 。
(结转结余总额:年末结转结余资金减去年初结转结余资金)
(四)公用经费控制率=(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 ╳100%=281957.01/281957.01=100%
(五).人员经费开支比率
人员经费开支额1210402.4元,经费支出总额1492359.41元,人员经费开支比率81.11%。
(六). “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100%=32522.77/68000=46.36%
五.收入来源
本年度收到财政拨款1499171.68元。
六.财政拨款支出情况
2016年,本单位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为1493772.44元,
< >< >< >< >< >七.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财政拨款1499171.68元,支出1493772.44元,结余5399.24元.其中:
1.财政拨款一般公务支出213,863.00元,支出213863.00元.
2. 财政拨款财政对失业保险基金的补助7,355.00元,支出6,129.06元.
3. 财政拨款 财政对工伤保险基金的补助2,452.00元,支出1,961.28元.
4. 财政拨款财政对生育保险基金的补助2,452.00元,支出2,451.72元.
5. 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医疗29620元,支出29,620.00元.
6.事业运行1,150,176.68元,支出1,145,081.35元.
7.其他农业支出 支出 1,413.03元.
8. 财政拨款住房公积金93,253.00元,支出93,253.00元.
9. 与2015年对比变化情况分析
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公务用一运行维护费
公务接待费
因公出国(境)支出
合计
2015
14472.57元
9828.00元
0
24300.57元
2016
12372.77元
19150.00元
0
31522.77元
车辆运行费减少的原因:有时候出差是州农委派车。
公务接待费增加的原因是本年度园区业务多,比如:“双十佳”园区申报、园区达标认证等等,上下来往频繁,使公务接待费有所增加。
两年都没有因公出国(境)。
会议费支出情况
会议费
2015
45694.00元
2016
73847.00元
由于2016年开展农业园区报表系统人员工作变动频繁,故培训多,使会议费比上年有所增加。
培训费支出情况
培训费
2015
6234.00元
2016
5222.50元
参加一次由州农委组织在浙江大学业务培训,因为路途远,车费多一点,故今年培训费较去年有所增加。
六、“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
1.关于支出口径
“三公”经费是指本部门[包括部门通过财政拨款资金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指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指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2.关于车辆购置及保有量、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及人数和公务接待等情况
2016年本单位只有一辆公务车,全年公务用车运行费支出12372.77元。
2016年,本单位没有因公出国(境)
2016年,本单位国内公务接待批次60次,国内公务接待人次约380人,共计经费支出19150.00元,主要用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接待支出以及下级工作部门的业务工作用餐费用支出。
七、政府采购支出情况说明
2016年本单位没有采购。
八、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固定资产年初数463437.87元,固定资产年末数为463437.87元(其中:轿车1辆,价值187965.00元;其他在用固定资产275472.87元)。
九、部门需要说明的特殊事项
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