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督查督办局2018年度
部门决算及“三公”经费决算公开说明
目 录
1.主要职责
2.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1.2018年度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2.2018年度收入决算表
3.2018年度支出决算表
4.2018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5.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6.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7.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8.2018年度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三、2018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四、名词解释
一、单位概况
(一)主要职能
1.负责州委、州政府重大决策、重要部署的贯彻及重要工作落实的督查与信息反馈。
2.负责《州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州政府工作报告》等全州性重要文件和州党代会、州委全委会、州委常委会、州政府全体会议、州政府常务会议等全州性重要会议议定事项及州委、州政府重大工作安排部署的分解立项和督促检查。
3.牵头监督检查各县(市)、都匀经济开发区和州级各部门(单位)贯彻执行州委、州政府决策部署情况和承担的目标任务、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4.研究强化督查督办落实的有关文件和制度规定,做好督查调度、经验总结。
5.负责中央、省、州领导批示件的督查督办工作。
6.协调推进重大或紧急督查督办事项的落实。
7.负责催办、约谈、通报批评工作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的部门(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并提出问责建议。
8.承担州目标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工作。负责全州综合目标考评工作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和审查把关工作。
9.负责人大代表议案和书面意见、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跟踪督查督办。
10.负责审核各县(市)及都匀经济开发区、州直各部门(单位)年度工作任务目标。
11.负责对全州实施考核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检查,承担全州督查督办及目标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的建设及业务指导工作。
12.负责督查督办类刊物的编辑工作。
13.承办省委、省政府督查室和州委、州政府、州目标考核领导小组安排的其他事项。
(二)部门决算单位构成
1.机构情况,本单位(部门)内设3个科室,下属事业单位1个,与2017年一致。
2.人员情况,行政编制11人,事业编制18人。上年末实有人数18人,本年末实有人数24人,原因:调入6人。
二、2018年度部门决算公开报表
三、2018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18年度收支决算总计1366.43万元,与2017年相比,增加931.15万元,增长213.92%。变动的主要原因是:本级财政追加督考干部培训经费38.18万元、督考绩效管理综合运用系统建设项目207.48万元、采购公务用车经费17.98万元、年终全州综合考评工作经费34.4万元、专项业务经费10万元等及新调入6名人员的工资、社保、公积金等费用相应增加。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本年收入合计1350.1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350.1万元,占100%。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本年支出合计1308.4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969.28万元,占74.08%;项目支出339.18万元,占25.92%。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18年度财政拨款收入决算总计1366.43万元。与2017年相比,增加931.15万元,增长213.92%。变动的主要原因是:本级财政追加督考干部培训经费38.18万元、督考绩效管理综合运用系统建设项目207.48万元、采购公务用车经费17.98万元、年终全州综合考评工作经费34.4万元、专项业务经费10万元等及新调入6名人员的工资、社保、公积金等费用相应增加。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1.一般公共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308.46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100%。与2017年相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增加903.77万元,增长223.33%。变动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加了5.66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增加了1.65;住房保障支出增加了4.84万元;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加了891.62万元,其中增加主要原因是督考干部培训费36.50万元、督考绩效管理综合运用系统建设项目173.64万元、采购公务用车经费17.98万元、年终全州综合考评工作经费24.4万元、专项业务经费77.55万元等。
2、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结构情况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50.76万元,占95.59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12万元,占1.8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1.05万元,占0.84%;住房保障支出22.53万元,占1.73%。
3、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当年预算为279.68万元,支出决算为1308.46万元,完成当年预算的467.84%。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其中: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类)党委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款)行政运行(项)。当年预算为151.66万元,支出决算为890.89万元,完成当年预算的587.43%。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驻村干部补助经费1.97万元,新调入人员6名,应相的人员工资福利支出费用增加等。
(2)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类)党委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款)其他党委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支出(项)。当年预算为85.69万元,支出决算为248.5万元,完成当年预算的290%。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本级财政追加督考干部培训经费35万元、督考绩效管理综合运用系统建设项目63.84万元、采购公务用车经费17.98万元、年终全州综合考评工作经费34.4万元、专项业务经费10万元。
(3)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类)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款)专项业务活动(项)。当年预算为0万元,支出决算为0.11万元,完成当年预算的0%。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使用上年项目支出结余结转资金。
(4)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类)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款)其他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支出(项)。当年预算为0万元,支出决算为146.82万元,完成当年预算的0%。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本级财政追加督查考察培训经费3.18万元、督考绩效管理综合运用系统建设项目143.64万元。
(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项)。当年预算为16.90万元,支出决算为22.72万元,完成当年预算的134.44%。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调整及新调入6名人员的社会保险缴费用相应增加。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财政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款)财政对失业保险基金的补助(项)。当年预算为0.24万元,支出决算为0.24万元,完成当年预算的100%。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财政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款)财政对工伤保险基金的补助(项)。当年预算为0.42万元,支出决算为0.58万元,完成当年预算的138.1%。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险缴费基数调整及新调入6名人员的社会保险缴费用相应增加。
(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财政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款)财政对生育保险基金的补助(项)。当年预算为0.42万元,支出决算为0.58万元,完成当年预算的138.1%。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险缴费基数调整及新调入6名人员的社会保险缴费用相应增加。
(9)卫生健康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行政单位医疗(项)。当年预算为3.01万元,支出决算为4.91万元,完成当年预算的163.12%。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医疗保险缴费基数调整及新调入6名人员医疗保险缴费用相应增加。
(10)卫生健康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事业单位医疗(项)。当年预算为2.06万元,支出决算为2.06万元,完成当年预算的100%。
(11)卫生健康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公务员医疗补助(项)。当年预算为2.50万元,支出决算为4.08万元,完成当年预算的163.2%。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医疗保险缴费基数调整及新调入6名人员医疗保险缴费用相应增加。
(12)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积金(项)。当年预算为16.78万元,支出决算为22.53万元,完成当年预算的134.27%。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住房公积金缴费基数调整及新调入6名人员的住房公积金缴费用相应增加。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969.28万元,其中:人员经费943.03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公用经费26.25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会议费、水电费、劳务费、接待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办公设备购置费、维修维护费、差旅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等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8年度“三公”经费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32.64万元,比上年减少20.57万元,降低38.65%,减少原因是:一是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及州委厉行节约的文件精神规范开支。二是加强公务车辆的集中管理,非工作时间及节假日按规定封存。对公务车辆的维修及保养严格按规定要求进行先审批后维修制度,节约油料和维修费用。三是严格执行黔南州公务接待管理实施细则,严格执行接待标准,严控公务接待费开支。具体情况如下:
(1)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万元。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32.34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19.79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2.55万元,占“三公”经费支出的99.07%。主要用于日常公务用车,查访核验及目标年终绩效考核工作用车、国务院大督查及省、州专项督查工作用车所需的燃油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比上年减少18.1万元,降低35.49%。2018年,单位开支财政拨款的公务用车保有量为3辆。
(3)公务接待费0.3万元,占“三公”经费支出的0.93%,比上年减少2.47万元,降低68.57%。主要用于国内公务接待,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支出,2018年国内公务接待5批次,33人次。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本年收入0万元,本年支出0万元。
(九)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1、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2018年贵州省黔南州督查督办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26.25万元,比2017年减少144.83万元,降低84.66%,变动的主要原因是:2018年项目经费支出决算未纳入基本支出决算。
2、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18年我单位政府采购支出总额203.62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29.98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173.64万元。
3、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我单位固定资产原值107.3万元,净值84.29万元,其中:通用设备101.22万元,占94.33%;专用设备1.25万元,占1.16%;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4.83万元,占4.5%。比上年增加29.98万元,同比增加38.77%,其主要原因:单位新进人员增加,需购买办公电脑设备及办公桌椅等。截至2018年12月31日,我单位共有车辆3辆,其他用车3辆主要用途是:日常公务用车,查访核验及目标年终绩效考核工作用车、国务院大督查及省、州专项督查工作用车。
4、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狠抓机制建设,着力深化“督考合一”
在工作统筹机制上,制定印发重点督促检查工作计划,将全年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工作分为9个主题51小项,着力整合督查资源,不断增强督查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台账管理机制上,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建立台账强化跟踪调度,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暗查暗访机制上,将暗查暗访作为督查工作的新常态,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要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时间随机、地点随机、对象随机的“四不两直三随机”方式,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开展突击式暗查暗访,了解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落实的真实情况。全年开展各类重大督查28次,其中暗查17次,占60.71%。在批示件办理机制上,按照《关于加强和规范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办理工作的通知》《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交办工作跟踪督办机制(试行)》等文件要求,采取逐件登记、迅速转办、限期办理、定期催办等措施。全年办理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件67件,办结率达89.5%。在重大积分管理和负面清单管理机制上,将各州直部门和各县(市)全部纳入管理对象,对工作质量和落实情况进行科学评价考核,将未达到质量标准、工作要求的事项纳入负面清单,扣减相应分值,年底复核汇总工作积分,作为年度绩效目标考核的一项依据,从而使各单位工作有压力、落实有责任。在查访核验机制上,每季度针对各州直部门和各县(市)绩效目标管理考核指标季度绩效完成情况,按照抽取指标数不低于被考评对象年度考评指标总数的30%、抽取单个指标样本数量不低于该指标样本总数的30%的“两个百分之三十”原则,采取随机抽查核验内容、随机抽查核验地点的“两个随机”方式进行查验,既减轻了基层年终迎检的负担,也强化了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在指标评审机制上,根据州委、州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制定《重点工作任务初始表》,各被考评单位按照初始表对应目标任务逐一制定、细化、量化本单位的年度绩效目标,确保考核聚焦中心、重点突出、考出实效。在捆绑考核机制上,将牵头考核的州直部门和县(市)党委、政府进行捆绑考核,州县两级考核结果互为运用、同频共振,倒逼州直部门根据各县市资源禀赋统筹发展不平衡科学分配年度工作任务,同时弯下腰、沉下身,主动深入基层搞好督促、指导和服务,体现了权责对等、公平公正。在容错纠偏机制上,根据《2018年度州直单位绩效管理日常考评实施意见》在考核计分时,视情况给予核销部分或全部扣分分值。2018年共有17家未按规定时限落实《黔南州经济运行分析调度机制》中明确工作任务的州直单位实施了扣分。被扣分后,部分单位及时进行倒查和整改,并依据整改情况申请核销(核减)扣分,经评定,最终给予核销州6家单位所扣分值。在异议申诉机制上,对督查考核发现的问题,各被考评州直单位、县(市)对扣分有异议的可提出申诉,我局据实对扣分情况进行复核评估,并根据符合评估情况核定维持原所扣分值或核减核销所扣分值,促进督查考核工作更加科学、公正。
二是狠抓平台建设,着力推行“智慧督考”
按照“快速交办、定期提醒、台账管理、集中展示”的功能定位,着力打造“互联网+督考”运行体系,给督考工作插上“信息化”的翅膀。一是夯实“建”这个基础,建成集督查督办、目标考核、领导指挥“三位一体”的黔南州督考绩效管理综合运用系统,实现了督办事项台账管理、定期提醒、跟踪反馈和绩效目标数据对比、统计汇总、实时公开等功能。二是抓住“管”这个关键,加强和软件开发公司的沟通对接,定期对系统运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和解决。出台《黔南州督考综合运用平台管理六条规定(试行)》,进一步强化对系统的管理维护和对各单位、各县(市、区)具体操作人员的培训、指导和服务,切实管理好维护好系统。三是突出“用”这个根本,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实现了从督考系统任务交办、工作推进、台账调度、预警管理、落实反馈、审核办结全流程、全留痕网上办理,将督考事项“一网打尽”,使督考主体更加明确、督考任务更加清晰、督考过程更加可控、督考结果运用更加便捷,切实发挥了减轻工作负担、提升工作效能的作用。
三是狠抓队伍建设,着力打造“督考铁军”
紧紧抓住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通过技能培训、挂职学习等措施提升全州督考干部的素质能力,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督考“铁军”。一是抓制度促规范,将2018年作为局“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年”。按照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要求,制定出台《黔南州督查督办局“无差错”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试行)》,从文稿文件、督促检查、会议活动、干部能力提升等方面细化差错程度及惩戒,锤炼干部参谋有为、协调有方、落实有效、保障有力。修改完善《黔南州督查督办局内部管理制度(试行)》,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使办文、办会、档案管理、财务管理、公车管理、保密管理等流程更加直观形象、易于操作。二是抓学习提素质,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中央、省、州领导的讲话精神、批示指示以及督查考核涉及的相关业务知识,纳入周工作例会和支部学习计划,认真组织集中学习研讨。坚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有针对性地邀请省、州直有关部门领导和业务骨干为全局干部讲解公文办理、督考业务和精准脱贫、危房改造等知识,组织全州督考干部培训班2期300余人,有效提高了全州督考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三是抓党建聚活力,牢牢扭住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这个关键,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扎实开展2017年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支部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和2018年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切实提升党的组织生活质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多次深入党建帮扶点龙里县龙山镇团结村开展贫困户精准识别摸排、脱贫攻坚秋季攻势走访和扶贫济困活动,推动当地党的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保障、人居环境、就业、医疗和教育等方面不断改善和加强,定点帮扶村通过国家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验收检查。
四、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指同级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二)上级补助收入:指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三)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四)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五)附属单位缴款:指事业单位附属的独立核算单位按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六)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等之外取得的收入。
(七)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指事业单位在当年的“财政拨款收入”、“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不足以安排当年支出的情况下,使用以前年度积累的事业基金(即事业单位当年收支相抵后按国家规定提取、用于弥补以后年度收支差额的基金)弥补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资金。
(八)上年结转和结余:指以前年度支出预算因客观条件变化未执行完毕、结转到本年度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既包括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也包括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的结转和结余。
(九)结余分配:反映单位当年结余的分配情况。
(十)年末结转和结余:指本年度或以前年度预算安排、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无法按原计划实施,需要延迟到以后年度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既包括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也包括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的结转和结余。
(十一)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十二)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十三)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十四)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指事业单位发生的用非财政预算资金对附属单位的补助支出。
(十五)“三公”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十六)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4/2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