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无障碍浏览
  • 适老化
  • 长者服务
  • 个人中心
长顺:凝心聚力奏响脱贫攻坚“进行曲”

从宽阔坦途到麻山腹地,有一种力量在汇聚:投身脱贫,扶危济困;
     从繁华都市到广袤农村,有一种信念在传递:助力脱贫,无上光荣;
     从士农工商到科教文卫,有一种热情在点燃:参与脱贫,人人可为。
     长顺县地处黔中经济区、黔中核心城市群、贵安新区重要拓展区和黔南州北翼贵惠长龙环贵阳经济带,是黔中经济区距省城贵阳最近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是两贵重要发展拓展区。全县国土面积1543平方公里,辖511街道82个村(社区),总人口2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57%。目前,全县共有省级极贫乡镇1个、贫困村33个,其中深度贫困村24个,贫困人口1.03万户3.72万人。
     近年来,对口帮扶长顺的各高校、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把政策向长顺倾斜、资金向长顺聚集、项目向长顺靠拢、人才向长顺汇集,在决战脱贫攻坚工作中最大限度的整合资源、聚集力量,变独角戏大合唱,构建起齐心协力拔穷根的大扶贫格局,为全县脱贫攻坚摘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校助力——智力扶贫先充电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今天,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建设美好家园,同样需要关注困难家庭孩子的梦想,需要关注贫困地区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理念的转变。扶贫的目标不仅让脱贫人口能够站起来,而且要能够走得远,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大家一定要先看清五线谱,节奏要准确,来,咱们一起弹奏一遍……”走进长顺县第四中学,吉他社团、电子琴社团、留守儿童之家等纷纷映入眼帘,学生们认真地听着支教老师的讲解,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从小就很喜欢音乐和舞蹈,但家里比较贫困,没有条件学习,没想到来县城上学后还能学到这么多东西。家住长顺县鼓扬镇纪堵村烂田组的宋宇婷说道。

像宋宇婷这样感慨着学校教育全面发展所带来喜悦的还有很多,而这一切却和北京邮电大学的对口帮扶密切相关。2013年北京邮电大学定点帮扶长顺县后,校党委高度重视定点帮扶工作,多次深入长顺考察,最终确定从教育扶贫、人才扶贫、科技扶贫、文化扶贫、信息扶贫等方面深入推进定点帮扶工作。

五年来,在人才扶贫方面,选派了学生处副处长刘春晓到长顺县挂任县委常委、副县长,选派校团委办公室主任李瑾梁到长顺县长寨街道办事处杉木村挂任第一书记。连续两年举办“长顺骨干教师培训班,相继派遣21名优秀研究生到长顺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为长顺推动脱贫攻坚提供人力和智力扶持。在教育扶贫方面,在长顺县民族高级中学设立家庭困难优秀学生专项奖学金,每年注资10万元,用于资助50名高中学生,并在该校挂牌优质生源基地2017年录取长顺县代化镇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伍梨雪同学,2018年录取长顺县3名学生。

北京邮电大学自2013年起作为中央单位定点扶贫长顺县,先后协调北京云校捐赠价值1950万元(65套)的云校智慧教育云平台,全县65所中小学校近26000学生受益;协调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230万元用于敦操乡第二幼儿园建设;设立北邮奖学金;培训长顺县干部和教师;派出研究生支教团和挂职干部等。

北京邮电大学定点帮扶长顺县发展优质教育

医疗搭台——健康扶贫有保障

     “认真填表、查看病例、讲解医疗知识,这支家庭医生医疗服务队可真是关心我们呢!在长顺县敦操乡打召村,47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水妹掰着手指头一一细数着医疗扶贫给自己带来的福利


      杨水妹是一名高血压慢性病患者,时常出现眩晕、耳鸣、失眠等状态,导致劳动能力下降,只能做些轻活。家里的经济来源基本都靠丈夫一人支撑,生活比较拮据,因为没有文化,夫妻俩便打消了外出打工的念头。我们这边没有中巴车,家里又没有摩托车,生病了想要去一趟卫生院都很难,现在都不用发愁了。杨水妹乐呵呵地说道。


      近年来,长顺县把医疗扶贫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切实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充分利用好广州市越秀区卫计系统及浙江省台州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等帮扶契机及帮扶资源,通过师带徒帮扶活动,建立基层医生培养机制,开展集中授课、义诊咨询等活动,以传、帮、带的形式帮助基层贫困地区医生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积极采取措施调整完善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政策,着力提升健康扶贫工作成效。

贵阳晶朗眼科医生为贫困群众免费看病

     罗先忠是长顺县长寨街道雷坝村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20178月,他突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医药费1.3万多元,通过新农合、民政医疗救助和精准医疗扶贫救助,他在县人民医院一分钱不花就治好了病。


     为彻底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难、就医难问题,长顺县委、县政府多次组织有关部门深入一线调研,投入50万元成立了医疗救助兜底救助基金,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困难群众大病补充保险相衔接,大幅提高了门诊大病和住院医疗补助费用,使建档立卡困难群众住院报销比例达到100%。去年815日,长顺县县镇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在全州首先实现了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全县85793名农村困难群众被全部纳入保障范围。过去,困难群众需要多次往返民政、计生、合医等部门报销医疗费用的复杂程序,现在只需在医院缴费窗口停留3分钟就可全部搞定。

长顺县妇幼保健院医生为贫困老人看病

认下亲戚”——暖心帮扶拔穷根

在长顺县白云山镇对口帮扶点办公室里,贵阳市白云区驻该镇对口帮扶组帮扶干部张家桦就接了两个电话。“一个是对接就业扶贫的,还有一个是对接捐赠的……”张家桦一边在工作本上记录,一边介绍。

白云山镇2017年扶贫项目分红大会现场


     为贯彻落实贵州省委、省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向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发起总攻的号召,充分发挥经济强县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帮扶作用,201611月,贵阳市白云区正式确立对口帮扶长顺县白云山镇。当时,该镇贫困户达1100余户、3600余人。


    为做好帮扶工作,白云区制定《白云区对口帮扶长顺县白云山镇工作方案》,与白云山镇签订《帮扶框架协议》,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区委副书记、副区长任副组长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对口帮扶长顺县白云山镇指挥部,设白云区带白云山镇帮扶工作专班和百家企业帮千户贫困户帮扶行动工作专班,具体负责抓好帮扶的各项工作。同时,在白云山镇派驻帮扶工作组,加强对接、做好协调、宣传政策、推进项目。


     “我们帮扶组常驻镇上,主要负责对接沟通协调,及时了解需求、发现问题,努力解决。刚完成两件事项的对接,张家桦就跟同事一道,出门查看镇上的蔬菜基地情况。


     蔬菜基地是白云区帮扶白云山镇项目之一。我们目前有7个蔬菜基地,白云区开展帮扶,帮我们改建,扩了基地规模,派了农业专家提供技术支持。他们还协调超市、农贸市场,帮助解决销路。白云山镇扶贫站站长金亚说。


     在思京村新院蔬菜基地,村民正忙着采摘蔬菜。早上7点半来开始干活,中午休息两个钟头,每天80块钱工钱,够用了。思京村摆牙组的贫困户杨晓莲对这份活很满意。

分红现场贫困户乐呵呵


     据了解,自结对帮扶白云山镇以来,白云区共投入资金130万元,帮扶建成金山村樱桃谷鸭养殖基地,覆盖贫困户50户近200人;捐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0万元用于白云山镇小城镇项目建设;组织多家企业到该镇实施百企帮千户行动,建成凉水村野生菌种植基地、思京村小龙虾养殖基地、中院村养兔基地等项目;除此之外,还多次组织区内专家赴白云山现场义诊,搭建教育互助平台,开展就业创业招聘,打通就业扶贫最后一公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