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无障碍浏览
  • 适老化
  • 长者服务
  • 个人中心
罗甸县:“五措并举”推进乡村振兴开新局

近年来,罗甸县始终把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因地制宜、分类分级、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乡村振兴

建立横纵贯通、高效运转的工作体系

坚持“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成立县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构建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建立分层分析调度、分级统筹负责、分类督导考核等运转机制,充分发挥“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铁三角”基层社会治理作用。今年以来,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12次、县政府常务会9次、领导小组会6次、专题会议15次研究部署推动巩固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同时,选派636名干部组建183支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全县186个村(居)中,已储备村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的有180个村,占比96.77%,四家班子领导、县直部门继续分别定点帮扶到乡镇挂帮到村,干部继续包保脱贫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易地扶贫搬迁户。


健全分级负责、落实有力的责任机制

出台《罗甸县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罗甸县乡村振兴指挥体系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举措,压紧压实乡镇党委主体责任和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形成县级统筹、行业部门负总责、乡(镇、街道)抓落实、驻村工作队具体负责的工作格局,确保全县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上下联动、协同推进,高效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制定《罗甸县分类分级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初步将全县171个行政村划分为引领示范村52个、重点推进村70个、夯实基础村49个,明确县领导定点包保联系乡镇、各级各部门定点包保联系行政村,落实分类分级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责任,实行包干责任捆绑管理。


凝聚政策支撑、措施落实的工作合力

继续落实脱贫攻坚各类保障政策,持续加大脱贫村、脱贫户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就业创业、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今年以来,发放各类教育资助金37105人次1781.74万元,累计资助特殊困难群众参保135969人、资金2075.22万元,已脱贫人口住院患者“先诊疗后付费”9764人次报销3943.62万元,没有发生因学因病返贫致贫;投入财政衔接资金2.8亿元完成规模化蔬菜基地建设8万亩、蔬菜种植32.4万亩(次),全县生猪出栏12.61万头,水果种植面积达到23万亩,产量5.25万吨;开展技能培训62期4901人次,现有城乡劳动力20.9万人,已实现就业19.53万人,8859户搬迁有劳动力家庭稳定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


构建分类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模式

编制《罗甸县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2021—2025年)》,将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和“五大振兴”工作纳入县级“十四五”重点规划管理。狠抓州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成立县乡两级工作专班,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组建“两师三员”工作队伍,目前新场、麻怀、床井、沫阳4个村已完成“一方案两规划”初稿。完成摸排3367个扶贫项目、资产101.53亿元,并建立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台账,有序开展资产确权和移交工作。截至目前,到位财政帮扶资金28054万元,实施项目81个;到位东西部协作资金3925万元,实施项目19个;国投公司计划投资定点帮扶资金2665万元,实施项目8个。


落实六个到底、动态管理的问题整改

为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类问题整改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罗甸县继续深化健全问题整改“六个到底”机制,从责任落实、标准把握、工作成效、统筹协调、纪律要求、动态管理等方面推动问题排查整改规范化、高效化,先后召开10次会议安排部署、调度推进问题排查整改工作。今年以来,全县收到省级反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共6批次71个问题,其中共性问题66个、个性问题5个。截止目前,通过制定整改措施251条,反馈的5个个性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对照66个共性问题举一反三发现问题8个已全部完成整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