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4月14日,贵定县举行2023年春耕生产现场观摩,县委书记班代荣,县委副书记、县长曹礼鹏,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先云,县政协主席喻正斌,县委副书记、县委政法委书记罗仁伟等县四家班子领导,县山桐子产业工作专班组长等参加观摩。
参加观摩人员分为两组,采取南北镇街交叉方式进行,共对全县8个镇(街)共13个项目进行观摩。
观摩盘江镇红旗村福兴农机合作社水稻集中育苗基地
盘江镇红旗村福兴农机合作社水稻集中育苗基地主要从事农业机械、农作物栽培、农作物收割、农业专业社会化等服务。2022年,实施水稻钵苗育秧面积2000亩,水稻机耕面积1800亩,水稻钵苗机插秧1200亩,水稻机收1500亩,油菜机械化直播面积1500亩,无人机飞防面积6000余亩。年带动基地农户务工10000余人次,为当地农户年发放务工费用100余万元。
盘江镇红旗村山桐子种植基地
盘江镇红旗村山桐子种植基地采取“合作社+大户”模式,将100亩荒坡、土地入股种植大户发展种植山桐子,果实采摘后收益按3:7比例分成。按亩产2000-3000斤计算,年亩产值达7000元以上,其余地块则套种辣椒、黄豆、玉米,有效地提高了土壤肥力,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既能促进山桐子苗尽快生长,又拓宽了增收渠道,实现以短养长、以耕代抚的目的。
金南街道小河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
金南街道小河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是金南街道重点围绕城郊经济,打造“小而精、小而优、小而美”的特色产业,通过盘活利用闲置土地,整治撂荒耕地,针对小河村城郊结合的地段,由小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牵头,主动作为利用金南大道已征未用地种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2模式,在确保玉米基本不减产的基础上,增收一茬大豆,示范点玉米平均亩产不低于300公斤,不仅带动周边农户120人次增加务工收入,还增加合作社收入,基地综合亩产预计1200元,总产值6万元。
沿山镇星溪村南坝桥蔬菜种植基地
沿山镇星溪村南坝桥蔬菜种植基地计划打造成为标准化、规范化,面向周边及贵阳附近农贸市场供应绿色生鲜蔬菜的产销一体化种植基地。目前该基地规划蔬菜种植面积约160亩,主要种植茄子、白邦豆、黄瓜、苦瓜等蔬菜,基地建成后,每年可产出茄子、黄瓜等生鲜蔬菜300余吨,年产值约200万元。截至目前,该基地日均用工在30个左右,高峰时用工可达到50个,预计每年将使用人工2000余人次,日薪酬为100元/(人·日),为周边群众创收34万余元。
沿山镇星溪村南坝桥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基地
沿山镇星溪村南坝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占地面积共120亩。该基地主动调整原“粮-菜”种植计划,通过签订收购订单,一季度蔬菜采收完成后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该基地预计能产出鲜食玉米80吨,大豆9.6吨,单季产值预计为55万元,鲜食玉米收获后,可再种植一季蔬菜,一年可种三季,全年总产值约150余万元。截至4月中旬,累计用工1500人次,为周边农户创收12万元,全年预计用工将达到4000人次,带动周边群众增收30万元以上。
宝山街道高原村小岩寨山地高效农业产业基地
宝山街道高原村小岩寨山地高效农业产业基地现有中药材(太子参)3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00亩、旱稻200亩。该基地采取“大户+基地+农户”的模式种植,由大户向农户流转土地,农户在基地务工并学习掌握种植、田间管理、采收等技术,基地负责管理销售,农户以土地流转和就地务工两种方式获取收入。流转土地800亩,200元/亩,流转费为16万元/年,流转户数50余户,户均增收3000元/年以上;劳务用工100元/天·人,务工人数2000人次,务工费为200000元/年,人均增收1000元/年以上。太子参每年11月种植,次年7-8月份采收,年产值可达135万元,亩产值可达6500元以上。大豆玉米在每年的4月份种植,大豆年产值可达5.4万元;玉米年产值可达19.2万元。旱稻每年5月份种植,年产值可达30万元,亩产值在1500元以上。
昌明镇猛安村掌虎坝林下种植白术产业基地
昌明镇猛安村掌虎坝林下种植白术产业基地面积600亩,主要在春节播种冬季采收,种植周期在1至2年,可当年实现收益,种植当年每亩采收鲜货1500—2000斤,按目前市场价4元/斤计,亩产值在6000元—8000元左右,亩纯收益在2500—4500元,若在种植第二年采收产值更高。产业辐射带动周边600余人次就业,带动群众人均增收1500元/月。
德新镇高枧坝村“双子”产业(山桐子、黄桃)种植示范基地
德新镇高枧坝村“双子”产业(山桐子、黄桃)种植示范基地以“县主导产业+镇特色产业”同推动、共发力,高枧坝村山桐子种植基地面积1267.24亩,主要以公司流转模式种植为主,目前已种植1167亩。土地属村集体所有,所得收益将主要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产生收益后预计亩产近4000元,总收益约500余万元。同时,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更好实现以短养长,将引进企业在山桐子树下套种中药材,打造“果药德新”靓丽名片。高枧坝村高山生态黄桃种植项目于2022年2月启动建设,该项目覆盖高枧坝村、喇亚村及光明村402户1315人,采取“五方协作”入股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借助农业公司成熟的管理技术和市场渠道共同开发,预计2025年开始初产,盛产后总产量预计可达80万斤以上、总产值达400余万元,每年农户务工可达1.5万余人次。
观摩云雾镇平伐村育苗中心
云雾镇平伐村育苗中心建设位于云雾万亩大坝核心区,占地20余亩,设施完善,基本实现了育苗多功能一体化。截至目前,育苗中心已培育辣椒苗2600亩520万株,仅2023年育苗中心就培育了共计1100亩220万株辣椒苗,带动17个村的辣椒种植群众实现增收约7000元/户。当前育苗中心育有2万多株云雾花椒树苗,可种植500余亩,预计产值4000多万元,2023年,花椒种植(庭院经济)项目已覆盖1145户4000余人。同时,云雾镇以220元/亩的育苗成本为群众集中育水稻苗,目前,500亩的水稻集中育苗工作正在筹备中,覆盖了东坪、营上、塘满等多个村。育苗中心的建设,一方面解决了群众自行育苗存在的种植不规范、设施不齐全、秧苗质量差、收入不均衡等系列问题,另一方面推进了云雾蔬菜育苗向种植规模化、生产无害化、经营产业化方向发展,让云雾蔬菜产业发展走向市场化、集中化、规模化。
云雾镇塘满村烤烟种植基地
云雾镇塘满村烤烟种植基地目前正进行烟苗移栽,烟叶预计6月中旬开始采摘,于9月中旬采摘结束,总产量6万斤(600担),实现总产值115万元。在经济效益方面:一是以800元/亩/年的价格向农户支付土地流转费,从而带动塘满村农户实现增收;二是大力拉动塘满村、江比村等周边群众就近就业,累计解决就业2300余人次;三是烟农实现户均24.25万元收入。
云雾镇江比村甜玉米种植基地计划分五批进行玉米采摘,实现多产高收计划,并通过“订单种植”模式开展生产销售。预计截至8月份采摘结束期实现总产量240吨,总产值55.2万元。经济效益方面:一是以900元/亩/年的价格向农户支付土地流转费,从而带动74家农户实现增收13.5万元;二是大力拉动江比村、塘满村、云雾社区等周边群众就近就业,累计解决就业1850余人次,务工创收22.2万元。
新巴镇新华村贵烟高端定制化生态烟叶生产示范点
新巴镇新华村贵烟高端定制化生态烟叶生产示范点总面积240亩,该基地紧扣“绿色、优质、高效、安全”的目标要求,坚持把控烟碱放在首位,带动新巴镇及周边乡镇烟区全面提升烤烟质量。紧扣贵定、龙里、福泉三县(市)“请你来商量”助推烤烟产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协商座谈会部署要求,全力打造以新巴镇为核心区域“贵烟高端品牌生态烟样板区”。今年,新巴镇落实烤烟种植1515亩,涉及烟农32户,可全面完成3000担烤烟收购任务,预计将实现烤烟销售收入490万元以上,完成税收100万元以上。建成烤烟育苗点3个,有育苗大棚11个、中棚13个,插棚4个,采取集中形式育苗14910盘,全部为相关公司规定的品种。
新巴镇乐邦村平江山桐子苗木繁育种植基地
贵定县乐邦村山桐子种苗示范基地土地流转面积260亩,目前完成育苗300万株,该基地建设过程中用工量达5000余个,发放务工工资共计50余万元。贵定县乐邦村山桐子种植示范基地(县级示范点)流转公司实施面积共计1045亩,目前开挖面积图斑1100亩,完成山桐子种植46200株。该基地建设以来,每天均有12台机械及50余名农户在基地参与务工,公司按照每天每人100元发放务工工资,截至目前已发放机械费用30余万、务工工资20余万。
观摩过程中,相关负责同志还就观摩点进行了现场点评。据悉,当天下午还将进行总结大会。
各镇(街)党委(党工委)书记,镇(街)相关分管负责同志,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观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