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八月,高温多雨,病媒生物活跃。高温高湿,食物易腐败变质。黔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您注意防范蚊媒传染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及肠道传染病。同时,注意防范高温中暑及暑期孩子的人身安全,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一
蚊媒传染病,防蚊灭蚊是关键
当前正值夏季蚊媒活动高峰,蚊媒传染病进入高发流行期,境内外疫情输入及扩散风险持续攀升,我州需重点关注以下疾病: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因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导致的以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蚊媒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叮咬传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引起,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以突发高热、剧烈头痛、眼球后痛、肌肉关节痛;面部、颈部、胸部皮肤潮红;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为典型特征。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叮咬传播。
·防护措施·
1.清除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
(1)翻盆倒罐清积水:及时清理房前屋后、阳台、楼顶的废弃瓶罐、轮胎、泡沫箱等积水容器,避免蚊虫孳生。
(2)疏通排水系统:检查并清理下水道、沟渠、屋顶排水槽等处的淤泥和杂物,确保水流畅通。
(3)管理水生植物:家中水养植物(如绿萝、富贵竹)每3-5天换水一次,并清洗容器内壁,或改用沙土种植。
(4)雨后及时巡查:降雨后重点检查楼顶、阳台、花盆托盘等易积水区域,防止蚊虫繁殖。
2.科学防蚊灭蚊,降低叮咬风险
(1)安装防蚊设施:家庭、学校、医院等场所应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时使用蚊帐,防止蚊虫入侵。
(2)合理使用灭蚊工具:可选用电蚊拍、蚊香、气雾剂等灭蚊产品,注意安全使用。
(3)外出做好防护: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避免在蚊虫活跃时段(清晨、黄昏)前往草丛、水边等蚊虫密集区域。
3.健康监测,及时就医
(1)关注症状:如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疑似蚊媒传染病症状,请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活动史及蚊虫叮咬情况。
(2)旅行防护:前往蚊媒传染病流行地区时,提前做好防蚊措施,返回后加强健康监测。
二
肠道传染病:管好“入口关”是关键
肠道传染病是由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常见的包括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手足口病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至10月,高峰在7至8月。
·防护措施·
1.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在饭前便后、加工食品时,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并擦干。如果没有流水,可以用酒精消毒剂或湿纸巾清洁双手。
2.注意食品卫生:尽量选择清洁、新鲜的食品。在烹饪和食用前,将食物充分加热,以杀死潜在的病原体。避免食用未经处理的水果、蔬菜和生冷食品。
3.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喝白开水或者瓶装水,使用干净的水漱口、刷牙、清洗餐具、食材等。
4.保持居室环境的卫生:及时清理垃圾,定期清洁餐厅厨房,以减少蚊虫、蟑螂等滋生。每天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减少家居环境中的细菌和病毒数量。
5. 避免交叉感染:如果身边有腹泻、呕吐患者,要注意做好防护,对患者的呕吐物、粪便等进行消毒处理,避免造成交叉感染。
三
预防高温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户外作业人员如环卫工人、快递员、建筑工人等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
·防护措施·
1.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在露天或高温环境下工作者,需加强通风降温,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合理调整工作时间,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
2.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做好防护:尽量避免室外体力活动和户外运动;若需外出活动,尽量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外出时选择轻薄浅色衣服,并做好防晒,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
3.合理饮食,及时补充水分:清淡饮食,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4.及时采取缓解措施,及时就医:一旦出现中暑,应及时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平卧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如果中暑症状比较严重,出现昏迷、高热、恶心、呕吐、脱水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四
注意暑期安全
暑假已经过半,孩子们在享受欢乐假期的同时,各类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多。做好防护措施,筑牢暑期安全防线。
·防护措施·
1.防止触电:不在插座、电线附近玩耍,不要用手去戳电源插座孔;雷雨天气应远离变压器、电箱等电力设施;不要攀爬电线杆、电塔等电力设施,以免发生触电或高空坠落事故。
2.防止中暑: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外出做好防护,注意遮挡,避免太阳直射。避免长期呆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用空调、风扇等降温。
3.防止溺水:不私自下水游泳,不去池塘、水库、沟渠、河流等情况复杂的水域游泳戏水;游泳需在家长陪同下,选择正规游泳馆;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呼救,不盲目下水施救。
4.饮食安全: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变质、过期食物,不随意采食野生蘑菇和植物;外出就餐选择卫生合格的餐厅;少吃冷饮和高糖食品,规律饮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