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黔南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政务公开 » 基础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 州政协提案 » 2025年
谢明锋 会议届次: 州政协十三届四次
关于支持罗甸县绿色新能源项目建设的建议 第60号
主办单位: 州工业和信息化局 会办单位: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都匀供电局
复文标题: 黔南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黔南州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60号提案的答复
建议内容:

近年来,罗甸抢抓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及新一轮产业转移机遇,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紧扣全省“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全省“富矿精开”、黔南州南部五县新型工业化会议精神,立足自身独特的资源比较优势,着力打造新能源基地,取得了明显成效,以水风光储一体化新能源基地已初具雏形,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将罗甸打造成为黔南州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一是独特的资源优势。罗甸县能源资源丰富,水能总蕴藏量60万千瓦,年日照数1350—1520小时,风速5—7米/每秒,是贵州日照、风能资源相对较好的地区之一,县境内荒山荒坡、未利用地等相对较多,发展风电和光伏产业的潜力很大,规划新能源装机规模可达500万千瓦。

二是良好的发展基础。已发展集水力发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和储能为一体的新能源产业集群,累计获得建设指标325.05万千瓦,已建成并网装机129.65万千瓦,在建、拟建总装机195.4万千瓦。其中水电方面,全县共有水电站10座总装机48.6万千瓦,已建成并网发电;光伏方面,有地面大型集中式光伏电站总装机193.55万千瓦,其中已建成装机69.55万千瓦,在建装机78万千瓦,拟建装机56万千瓦;风电方面,总装机59.4万千瓦,正在建设10万千瓦,拟建49.4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方面,有生物质发电站1座,装机1.5万千瓦,已并网发电,日处理生活垃圾700吨;储能电站方面,共有储能电站2座,总装机22万千瓦,已并网10万千瓦,拟建12万千瓦。

三是更好的巩固脱贫成果。罗甸县作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新型能源基地能够推动产业升级发展,拓宽群众增收途径,更好地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县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黔南州打造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提供有力支撑。

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已经成为带动罗甸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源源不断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动力。与此同时,也还存在较为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新能源基地建设未纳入省州规划,争取建设指标难度大。二是新能源项目主要面临消纳能力不足问题,因送出消纳通道受限,现有部分待建项目、申报项目需要寻找消纳通道。

建议:

一是将罗甸打造成为新型综合能源基地纳入州“十五五”规划,并对相关项目建设给予倾斜支持。

二是协调电网公司加强配套农网提升、专线提质扩容等电网项目建设,以解决电力消纳通道不足难题。


答复内容:

尊敬的谢明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罗甸县绿色新能源项目建设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新能源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您提出的有关建议答复如下:

一、全州风光资源开发情况

我州地处全省南部,新能源开发资源丰富,全州理论可开发新能源发电装机约3449万千瓦以上,其中:光照资源:全州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3800兆焦/平方米,全年日照时数约900~1300小时,属中日照地区,光资源主要分布在罗甸县、独山县、平塘县等区域。全州理论可开发光伏总装机1676万千瓦左右,目前已累计获批光伏发电项目87个,装机规模1008.7万千瓦。风力资源:全州平均海拔997米,是全省四个主要风能资源开发的重点市州之一(其余为贵阳、安顺、黔东南),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龙里县、三都县、都匀市、荔波县、独山县等区域。全州理论可开发风电总装机1773万千瓦左右,目前已累计获批风电项目178个,装机规模1542.3万千瓦。

其中,罗甸县获批风光项目34个,装机规模313万千瓦(风电9个,装机83万千瓦;光伏25个,装机230万千瓦)。截止目前,并网项目18个,累计并网装机171.06万千瓦(风电1个,并网10万千瓦;光伏17个,161.06万千瓦),并网数量及规模排全州第一。

二、罗甸县风光项目纳规及支持情况

为支持罗甸县充分发挥风光资源,特别是光照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效益,州级层面采取了相关工作措施。

一是推动风光项目纳规。上半年,推动罗甸乌江水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罗甸县光伏电站项目”、罗甸卓阳风电有限公司,贵州罗甸申电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罗甸县风电场项目”纳入“省十五五规划”,支持在罗甸县建设光伏电站及风电场,两个项目总投资38亿元。

二是强化用地保障。州工信局联合林业局、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认真对照土地资源“三调”数据和“三区三线”数据,在守住新能源项目建设生态环保底线的基础上,奉行“贵人服务”理念,为施工用地合理调整提供便利,加快破解项目用地难题。

三是强化项目推进。州工信局督促各县(市)级能源主管部门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破解项目用地、土地流转等环节存在问题,强化主管部门责任落实,坚定企业开发信心,打开项目投资局面。同时,鼓励企业在光伏项目建设中,尽量采取柔性支架等先进技术措施,削减非必要土地面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四是提升电网消纳能力。加大与电网公司协同对接力度,优化电网和电源规划建设方案,推进重点输变电工程核准开工,着力推动我州南部消纳受限地区开展电网工程前期工作,强化新能源和新型储能配套建设。鼓励企业自建或联合建设配套送出工程,多家企业共享,缓解新能源快速发展电网消纳压力。

三、罗甸县电网工程建设及规划情况

“十四五”期间,由贵州电网公司向罗甸配电网共投资2.498亿元,开展110千伏红水河变电站新建、110千伏信邦变2号变扩建、罗甸变2号变扩建、35千伏罗悃变2号变扩建等工程,并新建及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714千米,新建配变135台,为新能源发展提供有力电网支撑。

根据罗甸新能源发展情况,为有效解决其消纳问题,投资1879万元在2021年建成投产220千伏栗木变第二台主变扩建工程,投资9987万元在2024年开工建设220千伏栗木--威远第二条线路工程,预计2026年能投产运行,预计能新增50万千瓦的新能源消纳能力。在2024年开展220千伏威远变--500千伏青岩变第二回线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并已取得核准批复,将申请将此工程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开工建设,同年开展500千伏毛尖变电站新建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现已取得可行性研究评审意见,下一步将办理核准手续。预计项目建成后新能源消纳能力增加250万千瓦,可全额消纳罗甸区域规划年新能源上网负荷。

在电网“十五五”规划中,在罗甸顶访片区规划新建220千伏顶访变,为后续罗甸片区新能源发展再添消纳通道。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强化政策指导。指导各类新能源发电企业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量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力争早日投产。引导各新能源企业密切关注“136号文”政策动态,优化“报价报量”策略,提升纳入机制电价比例;推动各新能源企业进一步优化生产成本结构,降本增效,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效益对冲市场化风险。

二是强化项目招引。重点招引风电装备制造产业。依托产业链图谱,促进产业协同,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与上下游产业链耦合发展。重点选取“风电装备制造”为主要发力点,以上海电气龙里产业园为核心载体,采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招引零部件企业、风电运营、维护服务等产业,构建从装备制造、工程建设到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产业体系。进一步降低州内风光企业设备采购及建设成本。

三是强化安全监管。重点加强隐患整改的监督落实,继续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对发现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加大对整改工作的督导力度,定期跟踪调度整改进展情况,确保所有隐患得到及时有效整改落实。强化新能源项目运行安全管控,督促在建和运营的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业主单位,强化现场安全风险管控,确保在建项目严格按规范开展施工作业,运营项目实行全过程安全管理并持续做好安全生产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再次感谢您对我州新能源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