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茂深 | 会议届次: | 州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 |
关于提高肉牛养殖保险额度问题的建议 | 第16号提案 | ||
主办单位: | 会办单位: | ||
复文标题: | 州农业农村局关于州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16号提案的答复 | ||
建议内容: | |||
答复内容: |
姚茂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肉牛养殖保险额度问题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州肉牛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以及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肉牛产业发展,2020年,将牛羊产业列入省、州农村产业革命12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重点推进。在省委、省政府以及州委、州政府和省牛羊产业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黔南州肉牛产业坚持“生态发展优先、重在补齐短板、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竞争能力”的原则,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加强良种繁育、饲草料供应、疫病防控、屠宰加工、市场营销、政策保障等措施加快推进全州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黔南州牛存栏59.74万头,出栏20.08万头,产量2.59万吨。同时在肉牛政策保险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在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组织保障上下功夫。成立了农业保险工作小组,成员包括黔南州财政局、黔南州发展改革局、黔南州农业农村局、黔南州统计局、黔南州乡村振兴局、黔南州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黔南州林业局、黔南州气象局、黔南银保监分局,通过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引导农业保险工作规范、有效进行,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的作用,统筹推进各项政策性保险工作。 二是印发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为完善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基础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提高肉牛等农业保险服务能力,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原则,落实“扩面、增品、提标”要求,更好地满足“三农”领域日益增长的风险保障需求。黔南州财政局会同州农业保险工作小组成员单位联合印发《黔南州2021—2023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南财金〔2021〕13号),层层压实工作职责,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各县(市)参照州级工作模式,制定适于本地区农业保险工作方案,例如平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塘县2021-2023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平府办发〔2021〕5号),为推动全州农业保险工作提供政策支撑。肉牛保险没有中央财政保险补贴,按地方特色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为省级40%,市级20%,县级10%,农业经营主体30%。 三是规范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机构。黔南州财政局会同州农业农村局、州林业局联合印发了《黔南州公开遴选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机构实施方案》,公开遴选2021—2023年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机构。最终由人保财险承保都匀市、独山县、惠水县、长顺县、罗甸县、荔波县、平塘县;平安财险承保福泉市、瓮安县;太保财险承保龙里县、贵定县;国寿财险承保三都县;进一步优化了我州农业保险市场布局,切实提升了农业保险服务质量。 根据提案内容以平塘为例:平塘县2021—2023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地方特色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为省级40%,市级20%,县级10%,农业经营主体30%。平塘县肉牛养殖保险由人保财险承保,据贵州农业保险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显示平塘县2021年肉牛养殖保险已投保431头,保险金额367万元,总保费18.35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贴7.77万元,州级财政补贴2.81万元,县级财政补贴2.7万元,农户(农业经营主体)缴纳5.08万元;2022年1—4月投保247头,保险金额188.2万元,总保费9.41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贴3.764万元,州级财政补贴1.882万元,县级财政补贴0.941万元,农户(农业经营主体)缴纳2.823万元。从去年及今年平塘县肉牛投保情况看,符合地方特色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参加投保的主体不多投保肉牛数量少之又少。据统计,2021年,平塘县牛存栏62831头,而去年肉牛投保数仅为0.007%。而且肉牛保险是按照地方特色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为省级40%,市级20%,县级10%,农业经营主体30%,中央没有补贴,也就是与地方财政有关,根据“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按照耕牛、肉牛、母牛、种牛等类别(不含奶牛)进行投保,平塘县的政策性牛养殖保险的保额是5000—10000元,在保费、费率等都参照了当地保险、市场、肉牛养殖等水平,符合产业发展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 对于提高当地肉牛保险额度,每头牛的保险额度建议增加至2万元/头,是当地政府财政能力和保险公司业务可决定。一是会相应增加财政补贴,导致财政资金不足;二是按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功能来说,要做到低保额广覆盖,保额较高不利于产业的长期发展,容易导致道德风险;三是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养殖户可以采取商业性作为补充,就是政策性+商业险保险,以满足不同农户的需求。同时,降低肉牛养殖风险不仅通过参加肉牛投保,还可通过选育优良品种、优化饲草料建植等措施降低养殖成本,同时加强疫病防控、提高能繁母牛产仔率等措施降低养殖风险,从而提高养殖收益。 下步,我州肉牛等地方特色产业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将继续在宣传、理赔、探索创新新模式上下功夫。鼓励通过设立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发展专项资金给予农产品保险保费补贴,强化财政金融协调合作,健全涉农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推动担保公司、农担公司等创新担保品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获得贷款。加强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大力推行“4321”政银担风险分担模式,推广“政银保”“农保贷”“订单助农贷”“惠农担”等融资模式,支持“三农”主体融资,同时加强农业部门在疫病防控、选种育种、饲草建植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和肉牛产业的项目支持可有效解决降低肉牛养殖风险和肉牛养殖保险额度问题。
黔南州农业农村局 2022年6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