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黔南州委办公室 黔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黔南州深化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便于更好地理解《实施方案》内容,切实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就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一、《实施方案》出台背景是什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交通事业发展,相继作出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集全州之力加快推进,是交通发展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服务质量最优、发展成效最显著的“黄金十年”。我州分别于:2015年实现“县县通高速”,2016年实现“村村通硬化路”,2017年实现“村村通客运”,2018年实现“组组通硬化路”,2019年实现“条条县乡道有安防”,2020年实现“乡乡通公交”和“50户及以上自然村组通客运”,2021年实现“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100%全覆盖。目前全州拥有公路总里程2.87万公里,其中农村公路里程达2.58万公里,交通便捷程度亦成为全省乃至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
我州作为全国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地区(全国42个),深化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是重要试点内容,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9〕45号)等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到2025年养护市场化全覆盖,建立政府和市场合理分工的养护生产组织模式,养护专业化、机械化、精细化水平逐年提升,优良中等路率达80%以上。
当前农村公路已进入大规模周期性养护阶段,养护体量大,任务重,要求高。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精神和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州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纵深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健全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体制机制,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现代化发展体系,推进农村公路养护专业化、管理现代化、运行高效化、服务优质化、发展均衡化,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经深入调查研究,并多方征求意见,最终形成《实施方案》。
二、《实施方案》提出了怎样的工作目标?
结合我州当前农村公路养护发展实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提供优质高效的农村公路交通服务为导向,按照大胆试、大胆闯、主动改的思路和“因地制宜、守正创新、协调推进”原则,《实施方案》提出了两个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是到2025年基本形成与农村公路交通发展水平相适应、高效合理的公路养护服务资源配置和供给体系,市场化发展模式基本成熟,建立结构合理、供需平衡、管理有序、效益突出的农村公路养护市场格局。农村公路养护机械化、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提升至80%以上。
第二阶段,是到2035年全面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运行高效的农村公路养护市场管理现代化体系,实现养护专业化、管理精细化、运行高效化、服务优质化、发展均衡化,有效推动农村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服务支撑。
三、为了按期完成目标任务,《实施方案》具体有哪些任务安排?
围绕改革发展目标,《实施方案》主要提出十一项重点任务:
(一)全面推进管养分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农村公路管理职能与养护生产职能分离,养护行业管理职能由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承担,养护生产职能由养护企业承担,推进公路养护领域向市场开放,有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路养护。
(二)合理明确招标主体。采取以州级或由州级委托县级作为招标(或购买服务)主体的方式,依法依规招标优选具备相应能力的企业承担养护实施工作。并鼓励推行区域养护招标、日常养护和养护工程捆绑招标、养护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等,小范围或小量养护、小型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集零为整捆绑打包招标。
(三)严格落实财政支出责任。按照《贵州省全面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黔南州全面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省、州、县三级财政按比例筹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和养护工程资金,并严格落实资金预算和支出责任。
(四)严格考核计量支付管理。按照“县乡考核、县级计量、州级支付”管理模式,严格县、乡两级考核计量认定,规范费用支付管理,依据合同及有关规定进行计量和支付,并开展合同周期结算审计。
(五)精准实施养护决策。将人民群众满意程度、养护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作为衡量标准,聚焦人民群众出行“急难愁盼”,合理制定养护计划,做到按需实施,精准投入,养护见效。
(六)实行养护信息公开。按规定规范设置养护、路长公示牌,并按年度动态更新,确保列养农村公路公示牌设置率100%。养护工程项目要落实“八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七)注重质量和安全。实行养护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内的工程质量责任终身制,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严格质量鉴定,确保养护工程项目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100%。筑牢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经费投入,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坚决遏制农村公路养护领域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八)建立信用惩戒机制。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养护信用评价机制,强化信用联合惩戒,建立养护市场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提高信用信息应用深度和广度,提升行业诚信守约意识。
(九)推进数字赋能养护发展。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和维护资金保障和投入,加快建设全州农村公路养护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平台,推动管理部门和养护企业信息共建共享,推动实现公路养护决策科学化,行业监管精准化,安全监测高效化,养护管理规范化。
(十)推动养护规范化精细化。引导养护企业加大在专业人才、设备、技术等各方面的投入,引进或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通过组建专业化队伍、配备专业化设备、开展专业化培训、实施专业化作业,推动农村公路养护规范化、精细化发展。
(十一)促进群众就业增收。结合养护用工和就业岗位需求,探索“企业+公益性岗位”“企业+群众就业”等模式,指导养护企业开发就业岗位,吸纳群众特别是脱贫人口(含监测帮扶对象)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与农村公路养护,促进农民群众就近就业、稳定增收。
四、如何确保《实施方案》的有效实施?
为确保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落地见效,《实施方案》提出强化组织保障、措施保障、跟踪服务、氛围营造等共四个方面举措,通过统筹组织,细化任务分解,加强责任落实,做到密切配合,做好跟踪服务,推动改革落实落地见效。同时,要求认真总结经验,加强正面典型培育和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推动全州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
五、《实施方案》出台实施后将达到什么效果?
《实施方案》的出台实施,将有效推动我州农村公路养护体系更加丰富完善,推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配置合理、结构优化、供给高效的现代化农村公路养护市场管理体系,养护市场化运行将更加高效,管护水平将全面提升,农村公路治理能力将全面提高,农村公路逐步实现养护专业化、管理现代化、运行高效化、服务优质化、发展均衡化,农村公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能力将更加显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