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无障碍浏览
  • 适老化
  • 长者服务
  • 个人中心
  • 索 引 号:
  • 000014349/2022-1806298
  • 信息分类:
  • 发布机构:
  • 成文日期:
  • 2018-10-19
  • 文  号:
  • 无文号
  • 是否有效:
  • 名  称:
  • 黔南州农业委员会关于黔南州2018年第三季度畜牧业生产督查的通报
黔南州农业委员会关于黔南州2018年第三季度畜牧业生产督查的通报

  各县(市)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局:

  为了贯彻落实省农委畜牧兽医局《关于开展畜牧工作督查的通知》精神,我委制定下发了《黔南州畜牧业工作督查方案的通知》(黔南农发〔2018〕194号)。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全州各县(市)对所辖区畜牧业生产发展情况的组织开展了自查并撰写、呈报了自查报告;8月27日-9月5日,我委组织开展了抽查,分别检查了独山、荔波、瓮安、都匀、长顺、惠水六县(市),覆盖面58%;9月10-12日省农委组织了督查,检查了独山、福泉两县(市)。省、州督查组重点围绕与畜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项目建设推进(含资金使用安全)、标准化示范场运行、养殖畜禽粪污资源化再利用、畜禽品种改良、奶业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工作开展督查。现将有关督查情况整合通报如下:

  一、有关项目建设的推进及其资金的使用情况

  (一)2017年及以前下达的生产性畜牧业建设项目实施情况。

  2017年下达的有关建设项目资金是在12月中旬,各县(市)项目建设启动较晚,目前项目建设仍在实施中;2013-2016年我州未实施验收的建设项目共七个,其中有五个项目已完成建设内容,但因达不到申请州级验收的规定要求无法实施州级验收。主要原因是未实施县级项目审计(其中包括两个审计不合格的);另有两个项目因特殊原因未实施建设。详细情况如下:

  1、2013年龙里县生猪标准化建设项目(85万元),项目实施完成,审计未通过。我委曾下过整改通知,未果。

  2、2014年荔波县香猪产业建设项目(200万元),项目实施完成,未通过审计,县级未验收;长顺县2014年生猪标准化建设项目(125万元),项目实施完成,县级未实施项目验收。

  3、2015年长顺县山地生态畜牧重点县建设项目(100万元),未审计。

  4、2016年长顺县绿壳蛋鸡标准化示范建设项目(100万元)实施完成,未审计。

  5、2016平塘县肉牛养殖项目(500万元),因项目实施单位法人服刑,未完成;2016罗甸县山地生态畜牧重点县建设项目(100万元)因部分业主变更,项目建设仍在实施中。

  6、根据2017年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专项(306万元)(黔南农发〔2017〕390号)、2017年第二批畜牧业发展资金(250万元)(家禽养殖)(黔南农发〔2017〕391号),以上两个项目在全州十二县(市)实施。由于项目经费下达晚(2017年12月18日),各县(市)项目均在实施中,预计在今年底前完成项目建设。

  7、根据2017年省级农业产业发展资金(畜牧业发展专项)(黔财农〔2017〕83号),项目分由都匀、独山、三都、瓮安、惠水、长顺6县(市)实施(项目资金1014万元)。由于项目建设时限设置不足(要求当年12月前完成投产),目前有关县(市)的项目建设仍在实施中,预计在今年底前完成项目建设。

  8、根据2017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生态家禽产业)资金(910万元)(黔财农〔2017〕243号),生态家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由荔波、惠水两县实施。其中,荔波县因生态家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需变更实施主体推迟了建设时间,现已通过省农委批准,目前项目建设正在实施中;惠水县因生态家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资金被县人民政府整合至今无法启动。生态家禽保障体系建设项目分别由荔波、三都、福泉、瓮安、惠水五县实施。其中,福泉、荔波县生态家禽保障体系建设项目正在实施中,三都县正在编制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惠水县项目资金被县人民政府整合无法启动。

  9、根据省级农业生产发展(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家禽养殖)资金(250万元)(黔财农〔2017〕266号),我州罗甸、三都两县获家禽养殖项目。目前,罗甸县项目资金已被整合、三都县家禽养殖项目正在实施中。另:2017年省级农业产业发展资金(畜牧业发展专项),我州有长顺、惠水、三都、瓮安、都匀五县(市)获得。目前,除瓮安县项目资金被县政府整合无法启动外,其余县(市)均在实施中。

  (二)2018年所下达的畜牧生产性资金安排及项目建设实施进展。

  1、根据2018年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用于生态家禽专项)(黔财农〔2018〕38号),其种繁体系建设项目实施单位为罗甸县和平塘县(各100万元),其屠宰加工体系建设项目实施单位为荔波县(200万元)。据查,罗甸县项目建设资金被县人民政府整合、平塘县项目建设尚未启动,荔波县项目建设正在实施建设中。

  2、2018年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用于畜禽养殖粪污治理、“一县一业”及泉涌专项)(黔财农〔2018〕42号)。其畜禽养殖粪污治理项目分布在十二县(市)实施,目前,各县(市)项目建设均在实施中(311万元);其“一县一业”(100万元)项目由罗甸县实施,因项目资金被县人民政府整合,项目建设无法启动。

  3、根据2018年中央财政农业发展(畜牧业健康养殖)资金(黔财农〔2018〕145号),我州十二县(市)均获得此建设项目(590万元)。鉴于项目资金下达较晚,建设项目时间紧迫(省要求11月底前完成并上报有关情况),资金单元小额、项目建设任务繁重等情况,为了节省时间,我委已发文通知各县(市)严格按省有关文件要求自行审定所制编的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并立即组织实施即可。

  4、根据2018年省级农业发展资金(生态家禽专项)(黔财农〔2018〕35号),我州长顺县获体验店(直销店)建设项目(30万元);独山县、三都、瓮安、贵定、龙里、惠水六县获“三品一标”及质量体系建设项目;三都县获种繁体系建设项目;长顺县获品牌创建项目。目前,各县(市)正在组织编制项目建设实施方案。

  二、2018年我州畜牧“一县一业”及良种推广情况

  (一)畜牧“一县一业”任务指标完成情况。根据省农委办公室《关于分解下达特色畜牧(2017-2019)“一县一业”助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通知》和(黔财农〔2018〕42号)要求,我州三都、荔波两县今年须完成“一县一业”特色生猪出栏 10.66万头;罗甸、平塘、独山三县今年完成“一县一业”优质肉羊出栏2.25万只。据业务统计,截止8月底,我州已出栏特色生猪9.63万头,带动460贫困户共1424人,完成全年任务的90%;出栏优质肉羊1.51万只,带动456户贫困户共1144人,完成全年任务的67.12%。

  (二)畜禽良种推广工作进况。全州共有牛改良点96个(其中冻精输配点89个,本交输配点7个),前三季度共输配母牛11212头(其中冻精输配10889头,本交改良323头),完成省下达任务的54.45%。受胎母牛7547头,完成州下达任务的57.96%。产犊7654头,完成州下达任务的56.65%,全州共选育本地牛3040头,其中公牛209头;全州现有猪改良点888个,其中猪人工授精点235个;前三季度共输配母猪14.01万头,占全年任务24.4万头的57.41%;母猪人工授精12.7万头,完成全年任务22万头的57.72%;推广杂交猪115.56万头,完成省下达的全年任务200万头的57.78%。其中三元杂交猪88.33万头,占杂交猪推广数的76.43%,完成省下达任务150万头的58.88%;全州现有羊改良点278个,共计改良本地山羊2.41万只,完成省下达任务3万只的80.49%、州下达任务4万只的60.37%,全州共引进波尔山羊、大耳羊等良种山羊1372只,出栏杂交羊50844只,全州共推广良种鸡、鸭、鹅、特禽等良种禽535.58万羽,完成省下达全年任务600万羽的89.26%、州下达任务1000万羽的53.55%。

  三、国家级、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生产运行情况

   目前,我州现有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5个,其中:种猪养殖场1个、生猪养殖场2个、蛋鸡养殖场2个;现有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5个,其中:种猪养殖场3个、生猪养殖场6个,香猪养殖场1个、肉牛养殖场3个、蛋鸡养殖场6个、种鸡养殖场1个。这些示范场基本上满负荷生产,均以实施“六化”为抓手,确保了我州规模化畜禽养殖生产安全、高效(具体生产情况见后页附表)。

  四、奶业生产安全监管推进情况

  目前,我州实施奶业生产的企业两家——养殖的都匀市高原乳业有限公司和独山草种场(现由贵州三联乳业有限公司运营),从监督检查的情况看,两个企业均持有生鲜乳收购许可证及运输车辆准运证,也落实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县(市)主管部门定期开展了督查及抽样送检工作和生鲜乳专项整治行动。在检查过程中,州、县职能部门对2个生鲜乳收购站、1辆生鲜乳运输车、2个奶牛养殖场、8个奶牛养殖小区及4户散养户进行了监督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60余人(次);抽查其生鲜乳收购、销售、检测、无害化处理、牛圈消毒、免疫记录,牛群驱虫,饲料使用情况等档案,其记录完整、齐全,未发现有在养殖过程中使用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违禁物品。今年所抽样送检的2次(含〈生乳〉国标监测抽检1次)共计抽检样品12个,均为合格。

  五、《种畜禽经营许可证》核发、网录情况和畜禽养殖场(小区)备案登记、养殖档案建立等规范性生产情况

  按照《种畜禽管理条例》规定,各县(市)畜牧主管部门对具备和达到条件种畜禽养殖场进行了《种畜禽经营许可证》核发,并加强日常监管。到目前,全州现持有《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种畜禽场18家,均实行网上录入;对在册畜禽养殖小区及养殖场全部按照《贵州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管理办法》管理。均按规定在网上录入有关信息,其畜禽养殖代码发放到场,共登记备案364场(小区),实现了对养殖场的动态管理;签订养殖环节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的养殖场共有431家;各县(市)印制了《畜禽养殖场养殖档案》样本提供养殖场领用。从督查的场(小区)来看,有关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生产档案基本完整,可如实反映该场的生产情况。

  六、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提升行动工作情况

  (一)2017年的工作情况。2017年省下达我州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规模养殖场任务数209个,经过省、州两级审核基本完成任务;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率为92.22%;专业机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100%。县级完成配套粪污处理设施养殖场151个,完成配套率72.6%,达到省级要求的比率。2017年完成国家级标准示范场创建1个、省级标准示范场创建10个、安排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项目80个、完成省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场整改19个。

  (二)2018年工作情况。按照层层培训的要求,州农委举办了全州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动员及培训会,有关县(市)已按照省、州要求召开2018年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专题会议落实工作任务,开展辖区内养殖场摸底调查情况,编制2018年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实施方案。目前,我州各县(市)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正在有序实施。

  七、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较多的在建项目实施进度缓慢。主要是项目经费下达晚、县乡农技人员抽离岗位驻村、县乡分管领导更换频繁、项目资金被整合等因素综合导致项目建设启动晚、进展缓、验收延迟。

  (二)到期未实施验收的建设项目较多。主要原因在于项目实施质量不理想、档案资料不完整,审计排队;甚至有个别项目未启动建设,主要是项目承担业主违法受控无法实施项目建设(县局已向省农委有关部门申请更换业主,未果)。

  (三)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缓慢。主要是省布置有关工作任务的时间较晚(8月份)、部分县(市)对畜禽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重视不够、抓落实推进上力度不足,导致全州整体上工作推进缓慢。

  八、整改要求

  (一)各县(市)要采取主动措施,加快有关建设项目实施进度,确保项目建设如期完成并通过验收。

  (二)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到人。强化对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提升行动工作的推进,按照“一场一策”规定的时间节点组织好有关项目建设实施的监管及验收等工作。

  九、两点建议

  (一)针对当前县乡农技人员抽调驻村太多、部门分管领导更换频繁,有关产业项目建设无人抓落实推进的突出问题,建议有关县(市)人民政府切实采取措施及时给予解决,确保有人在岗做事;针对部分项目资金被整合导致所下达的项目无法启动的问题,建议有关县(市)人民政府今后不再把这类产业发展资金列入整合之列。

  (二)鉴于有关经费下达晚导致项目建设启动晚、未能如期验收的问题,建议省农委今后再有类似情况时,在项目建设的时限、验收节点上给予适当顺延。

  附件:我州国家级、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生产情况统计表.docx

   黔南州农业委员会

  2018年10月1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