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无障碍浏览
  • 适老化
  • 长者服务
  • 个人中心
黔南州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州人大常委会:

受州人民政府委托,现报告2022年上半年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州上下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机遇,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紧扣“解决问题、加速发力”工作主线,大力推进“双培育双服务专项行动,全力以赴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全州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的态势,主要经济指标进度处于五年平均完成区间,总体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一)着力顶住下行压力,经济保持平稳增长。面对异常复杂严峻的困难局面和超预期因素的冲击,健全完善经济运行调度工作体系,加强精准调度,助企纾困解难,有效顶住经济下行压力,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上半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04.62亿元,同比增长4.2%。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5.3%8.2%1.1%。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6.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1%。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7.2%

(二)集中力量大抓产业,发展动能不断增强。一是农业实现稳产达产。完成粮食种植面积413.6万亩,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加快完善生猪产业链条,新增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场57个,四肉产量增长9.9%。以茶产业联盟为牵引,新增提质增效茶叶基地23万亩。紧盯高质高效蔬菜种植,新增改扩建规模化、标准化基地14万亩。新增提质刺梨面积10.6万亩、中药材面积3万亩,新增提质改造低产低效果园面积5万亩。二是工业经济结构趋优。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1.9%,近年来首次突破30%。三大主导产业中现代化工产值占比28.3%,首次高于新型建材,首位作用初显;生态特色食品产值占比13.3%,提升1个百分点。裕能等6个新能源新材料重大项目陆续投产,预计年内可形成产值120亿元。三是服务业持续恢复发展。大力促进居民消费,开展多彩贵州·助商惠民绿博黔南·助商惠民促消费专项行动,累计核销优惠券金额800余万元,拉动汽车、住宿餐饮、零售等行业消费超过1亿元。上半年批零住餐新增入库企业30户,总量达1565户。长顺、平塘两县实现自营出口,外贸空白县在全省率先整州清零,全州完成进出口11.7亿元。全州接待过夜游客378.69万人次,增长9.6%

(三)稳定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建立“1+N”项目谋划储备库,加强项目谋划,通过联评联审项目2954个、总投资6500亿元。上半年新开工500万元以上项目558个,726个省州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65.17亿元。抢抓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风口,快速推进盛屯、裕能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产业投资增长44.9%,占比46.6%,提升9.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61.9%。全面推进城镇四改,建成棚改2829套,老旧小区开工24727户,背街小巷累计开工94条,完工25条,地下管网建设改造343.84公里。加大争资争项力度,争取中央和省各项补助资金293.41亿元,增长29.6%。深入推进产业大招商,引进优强企业86家,新增重点产业到位资金217.8亿元。

(四)多措并举助企纾困,市场主体保量增量。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出台系列州级配套措施;在全省率先推出政策找企服务平台,实现精准匹配、一键直达、快速兑现。上半年累计留抵退税60.52亿元,惠及企业1950户。全州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32亿元,同比增长9.94%。严格落实社保缓缴政策,为128家企业及有雇工个体工商10072名职工办理缓缴。出台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实施方案(2022—2025)》,新设立市场主体2.97万户,增长42.59%。其中,新增入库规上工业企业104户、规上服务业企业35户,累计认定专精特新企业45户。注销与新设立市场主体比值为46.85%,低于全省2.3个百分点,稳定性优于全省水平。

(五)防范风险保障民生,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系统推进乡村振兴五大行动,稳定消除7.5万监测对象返贫致贫风险。印发《黔南州疫情防控指挥体系一张图》等工作机制,抓紧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扎实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均实现双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制定《黔南州2022年综合治债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大综合治债、治乱化债工作力度,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深化各类严打整治专项斗争。新增城镇就业3.8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65.06%,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财政民生类重点支出增长4.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计上涨1%,处于合理区间。

二、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上半年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受疫情多发散发影响和超预期因素冲击,3月份以来特别是4月份部分经济指标明显转弱,经济恢复基础还不够牢固,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恢复性增长态势有待巩固。上半年工业、商贸服务业等指标增速有所放缓,需进一步加大短板领域工作力度,推动GDP增速持续回升。二是产业增长支撑有待加强。畜牧业产能还需进一步释放,种植业单产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新型建材产业下滑严重,部分大中型企业受政策调控影响较大。批发业增长乏力。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三是新旧动能转换有待加力。投资结构转型效果有待提升,房地产等重点领域投资持续下滑,部分存量项目推进缓慢。四是一些风险隐患不可忽视。部分县市债务风险依然较高,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影响仍在持续;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

三、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

下半年,我们将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贯彻党代会、喜迎二十大”的部署要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好成绩,确保GDP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

(一)全力推动四化建设,提升发展质效。一是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现代化工、新型建材、生态特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持续做大做强,七大工业产业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95%以上。支持匀酒厂扩能提质,力争全年实现白酒销售收入3500万元,匀酒产值较去年实现翻番。加快编制三区规划文本,强化向上对接力争尽快获批,适度超前布局完善园区基础配套,提升园区产业承载力。二是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抓好95件新型城镇化实事。加大四改力度,确保下半年完成存量棚改任务8171套,开工老旧小区改造3405户,完成背街小巷改造75条,完成城市管网更新改造196公里。积极争取长顺神泉谷、平塘天文小镇、惠水百鸟河、都匀影视小镇等4个特色小镇申报纳入省级培育清单。全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三是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入实施粮油单产提升行动,全面建成高标准农田41.5万亩,确保实现粮食面积、产量双保目标。狠抓农业重点产业发展,确保生猪出栏115万头,蔬菜产量286万吨,茶叶产量2.6万吨,水果产量95万吨,刺梨产量8万吨,中药材22万吨。推进福泉通过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验收,新增两品一标”12个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升至58%以上。四是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围绕体育旅游欢乐季“1+4”活动,丰富体育旅游业态。落实旅游产业化“1+9”行动方案,开通景区直通车线路5条以上。年内盘活提升福泉市洒金谷提质改造工程等11个旅游项目。开展促消费活动100场次以上,拉动消费10亿元以上。发放1200万元文旅消费券,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全年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游客人均花费增长10%以上,过夜游客增长15%以上。

(二)全力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一是开展产业投资攻坚行动。加快推进351个在建工业项目建设,确保全州工业投资完成2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20%以上。聚焦现代农业产业园、高标准种养殖基地等农业项目建设,完成农业投资50亿元以上。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完成旅游投资25亿元以上。着力稳住房地产投资,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二是推进基础设施补短板。强化推进基础设施六网会战,推动乌当羊昌至平塘高速公路、贵广铁路提质改造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加快推进瓮马南北延伸线、凤山水库等198个基础设施六网会战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完成投资130亿元。三是健全投资推动服务机制。完善项目谋划储备机制,持续加强项目谋划和联评联审,项目动态储备规模达3000个以上,联评联审项目2600个以上,项目前期成熟度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优化项目论证评估机制,加快项目用地、环评等前期工作进度,推动新开工省州重大项目140个以上,确保新增入统500万元以上项目500个以上,在库项目达到1700个以上。抓实领导包保重大项目机制,726个省州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00亿元以上。四是加快破解项目要素制约。强化资金保障,争取各类上级项目资金60亿元以上,获得银行融资30亿元以上支持项目建设。强化土地保障,争取获批新增建设用地5000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6万亩。积极争取省级能耗指标倾斜支持,争取产业项目能耗批复5个以上。五是深入推进产业招商。立足三区建设,强化大项目、好项目谋划生成,全年滚动储备精包装项目180个以上。聚焦打造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集群,强化补链强链延链招商,全力推动106个在谈项目签约转化,力争全年新引进优强企业150家以上,引进投资额10亿元以上项目30个,下半年新增产业到位资金230亿元。

(三)全力促进惠企政策落地,稳住市场主体。一是狠抓助企纾困政策兑现力度。持续用好政策找企平台,依托人社就业场景电子档案袋等措施增加政策找企服务黏性,确保规上制造业和限上服务业企业注册全覆盖。常态化抓好惠企政策宣传、培训和兑现,确保应兑尽兑。全面抓好国家和省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和知识产权、物流、规转股等激励奖补措施落地见效。二是分类研判精准解决企业困难。对大中型企业,着力解决堵点问题,分行业、分领域常态化推动政府与重点企业负责人面对面”“点对点沟通协调,帮助大中型企业纾困解难。风口产业企业,及时解决好要素保障、基础设施配套等问题,加快推动项目落地见效,帮助企业抢占市场先机。对小微企业,出台市场主体培育激励奖补政策兑现配套实施细则,用好用足税费、社保、信贷等政策措施,抓好激励奖补申报兑现。三是加快培育重点企业上限入统。分类别、按梯队加强对企业的培育扶持,推动市场主体增量提质。下半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6户、限上批零住餐企业20户、有资质建筑业企业12户、营利性服务业企业15户,力争净增市场主体2.16万户以上,年底达到37万户。

(四)全力维护安全稳定大局,守牢安全底线。精准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完善应急指挥体系,确保指挥体系始终处于激活状态。深入落实安全生产15条重要硬举措,持续推进重点行业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在地质灾害、病险水库、非煤矿山、煤矿、城市内涝等领域加强执法监管,严防自然灾害与安全生产耦合事故发生,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的底线。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控,实施更加严格的政府债务管理措施,从源头上遏制新增政府隐性债务,持续巩固全州红转橙成果。针对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问题,确保按措施和时限要求年内完成整改,确保地表水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确保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9%以上。坚决抓好社会稳定,全力落实“六个坚决防止”,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有序。

(五)全力改善社会民生事业,增进民生福祉。抓好稳就业工作,认真落实国家、省稳岗促就业系列政策措施,确保完成6万人城镇新增就业目标。抓好民生兜底保障,加大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力度,严格兑现落实儿童福利、高龄、低保、特困供养等兜底保障政策,加大对因病、因学、因疫低收入家庭临时救助力度,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统筹推进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行动计划,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提升工程,力争年内实现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县县全覆盖;围绕数理化等学科短板,狠抓教师专业培训,培训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1万人次以上。深入实施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攻坚行动,加快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前期工作,确保下半年实质性动工,加快州级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建设进度,确保年底前完成搬迁试运行,推进精神病、传染病集中救治基地建设,力争年底基本建成。持续狠抓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确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省定范围。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做好2022年各项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下半年,我们将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按照本次州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坚定信心、铆足干劲、奋力攻坚,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附件:2022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附件

2022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指标名称

计量  单位

上半年完成情况

完成数

全省排位

增速(%)

全省排位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904.62

4

4.2

6

第一产业

亿元

106.42

4

5.3

3

第二产业

亿元

371.51

4

8.2

3

第三产业

亿元

426.7

5

1.1

8

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

——

15

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亿元

——

——

7.1

7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43.75

4

8.1(同口径)

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363.72

——

0.3

1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

亿元

2322.5

4

8.5

9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663

4

5.5

6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295

3

7.2

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