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按照报送2015年重点工作总结和2016年重点工作打算的通知要求,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5年工作总结
2015年,州县(市)两级档案部门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要求,正确认识和把握档案工作新常态,突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明晰思路,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州县两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支持档案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后,州县(市)两级党委、政府紧密结合地方实际,认真研究贯彻落实措施。今年9月16日,州委办公室、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目前,已先后有都匀市、龙里县、福泉市、贵定县相继以党委、政府“两办”名义印发了本县(市)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他县的实施意见也正按程序报批。
(二)档案工作基础不断得到加强。一是档案馆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州档案馆新馆建设项目完成了95%左右的场地平整工程量,列入“十二五”规划中央支持项目的平塘县档案馆建设项目完成档案馆整体搬迁工作,贵定县档案馆建设项目于10月开工建设。列入“十三五”规划项目的福泉市、龙里县、瓮安县档案馆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都匀、长顺、三都档案馆完成选址。二是档案资源建设不断加强,全州各级档案馆共接收档案13184卷、100237件,长顺县档案馆收集整理以长顺为中心的剿匪档案2000卷、三都县档案馆征集水书原件54册、福泉市档案馆征集了《贵州崇武军校1-8期师生名录》和《葛氏家谱》。三是档案服务的整体功能不断提升。全州各级档案馆共接待利用档案12000余人次,查阅档案50000余卷(件)次。为各单位工作查考、编史修志,落实待遇、农村复员退伍军人办理各种国家政策性补贴、征地拆迁调解等提供了原始凭证。
(三)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成效明显。全州各级档案馆2015年实施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项目12个,共获得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76万元(其中中央20万元、省56万元),本级财政配套投入经费数65.2万元,抢救民国档案500卷、水书1000余册,水书和布依族古文字、牙舟陶器抢救工作开展中,保护国家重点档案11000卷。经验收2014年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项目,福泉市档案馆民国档案抢救任务完成较好,进行了重新整理编目、更换卷皮(盒)、对破损纸张进行修复登记、珍贵邮票和印花也有清查登记。平塘县、龙里县档案馆对民国档案进行重新整理编目,并对部分民国案卷开展全文扫描。荔波县档案馆开展了水书全文扫描、编目等工作。
(四)档案业务指导工作扎实有效。州县(市)两级档案部门通过持续开展一年一度的档案执法检查工作,纠正了一些单位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档案无专人管理、无档案室、档案收集不齐全等问题。为切实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州县(市)两级档案部门加强与农工部门的合作,派出工作人员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在工作中及时跟进,随时掌握情况,现场解决问题,充分发挥档案部门的监督指导作用。围绕政府机构改革撤销单位的档案处置工作,州县(市)两级档案部门年初就制定工作计划,指导撤销单位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和移交进馆工作。在重点建设项目监督指导工作中,各级档案部门认真做好本区域内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登记和档案的收集、整理的督导工作。
(五)档案信息化建设和安全保管工作稳步推进。州县(市)两级档案部门2015年完成馆藏档案数据录入及汇总审核785761条,全文数据库完成20.90万页(幅)。完成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自查自评任务,督促县(市)三级网站整改,主动申报关停罗甸县、独山县、都匀市档案史志信息网。全州档案数据及信息网二、三级网站均未发生安全事故。全州各级综合档案馆都成立档案安全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制定和完善档案接收、整理、保管、鉴定、利用、数字化、消防以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了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档案安全防范体系,档案库房管理基本达到了“八防”要求。认真开展安全大检查,消除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同时州及部分县(市)档案馆都开展了馆藏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工作。
(六)档案编研和宣传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荔波县档案馆申报的“ 贵州布依族古文字档案(贵州布依文古籍)”入选第四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编研出版了精品水书《金银·择吉卷》,《姚氏家谱·贵州荔波支谱》资料的收集整理,已完成文本第二稿。福泉市档案馆收集整理的《福泉英烈传》已完成初步编辑,计划2016年出版。州档案局配合州庆60周年成就展,查阅收集黔南州1956年8月8日建州以来副国级以上领导人关心黔南、视察黔南,历任省委书记、省长到黔南视察考察图片资料及有关建州少数民族干部、少数民族党员等数据材料。同时还收集整理了日军侵华资料和都匀毛尖茶文化资料,较好地发挥了档案存史资政、服务大局的积极作用。在今年的6.9国际档案日,州县(市)两级档案部门以“档案---在你身边”为主题,采取电视新闻报道、电视标语滚动播放、发送手机短信、悬挂宣传标语、制作宣传资料、走进校园和社区等方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共16场,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接待群众咨询 1200余人次。州县(市)两级档案部门连续26年组织开展机关单位文书档案整理质量赛卷活动,有力推动机关单位档案室文件材料完整归档和规范整理工作编研工作成绩显著。
(七)全面做好档案事业“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全国全省档案工作会议精神及部署安排,州档案局在要求12县(市)档案局认真做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工作总结和“十三五”规划思路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州本级“十二五”规划总结及“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制定了编制工作方案,成立了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及早启动了规划编制工作,及时向州政府报告。我局认真组织专门力量草拟了《黔南州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框架》,并及时向省档案局报告,待与国家、省进一步对接后,再进一步修改完善。
(八)启动水书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工作。按照州水书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工作领导小组部署,组织人员到广东省、云南省档案局学习侨批档案和东巴古籍文献成功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的经验和做法。10月22日,在日本松江召开的国际编码标准化组织第64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向大会提交的《中国水书ISO编码提案》,经过与会各国专家的激烈辩论,同意将中国代表团提出的《中国水书ISO编码提案》正式列入该组织委员会受理名单,接受该组织顶尖编码专家的审查。11月和12月初,州水书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工作领导小组先后两次专程到国家档案局汇报工作开展情况,争取国家档案局对此项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九)档案干部业务培训力度加大。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道德讲堂、“三亮一创”活动为契机,全州各级档案部门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精神,切实提高档案干部职工“忠诚、干净、担当”的意识,积极发挥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作用。同时,州县(市)两级档案部门加大档案干部培训力度,分别举办了档案工作业务、档案管理软件应用操作、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等35个专项培训班,共培训档案人员 1500余人次。另外,州局先后选派20人次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班,组织州县(市)档案工作人员参加省档案局举办的持证上岗培训班,通过开展各类档案知识培训班,不断提升了档案干部队伍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十)党建工作出新招。开展了“三亮一创”(亮身份作示范、亮承诺转作风、亮行动树形象,创“党建强,档案美”党建品牌)活动,制定了档案工作“三服务”(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档案服务一线评、评选“兰台先锋”、双联双促(党组织联建、党员联户、促进发展、促进和谐)、圆梦“微心愿”、“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同步小康村档案帮扶等七项具体工作方案,并切实抓好落实,有序有效开展。抽调两名同志分别到福泉市金山街道办事处太平村和仙桥乡月塘村负责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共深入到同步小康驻村点4次,资助马场坪鱼酉村敬老院建设1000元,共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41户,共发放慰问金10200元、棉被10床、毛巾被15床、衣服15件。开展遍访贫困村2个、贫困户4户2次,及时摸清贫困村、贫困户信息并上报,并帮助建立一户一档脱贫档案。召开调研座谈会2次。帮助月塘村协调争取到村体育文化活动广场建设项目3万元和1万元的体育器材,以实际行动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好事。全年共接待利用档案915人次,查阅档案8611卷、900件,查档准确率和群众满意度为100%;评选表彰3名兰台先锋。
二、存在的问题
2015年全州档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重视档案事业发展不够。仍有少数地方和部门单位领导重视档案工作不够,档案意识淡薄,档案工作明显滞后。二是档案经费投入不足。虽然将档案事业发展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但对新档案馆建设及档案信息化建设等重大档案建设项目所需资金缺口较大,甚至有的县(市)还不能很好地落实中央和省、州关于“各级财政要按照本级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数量,每年每卷安排不少于2元的专项档案保护经费”的规定。三是馆库建设滞后。州及部分县(市)档案馆在建筑面积及设施设备等方面,仍未达到国家档案馆建设标准,尤其是现有档案库房面积严重不足,库容饱和,影响档案接收工作,导致大量到期档案未移交进馆。四是民生档案工作发展不平衡。社保档案、城乡低保档案、医疗档案、婚姻档案等重点民生档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未能按时移交进馆。五是档案专业人才不足。有的县(市)档案部门未按编制配齐人员,甚至有的干部还经常被抽调到别的部门工作。有的部门(单位)没有明确专职或兼职档案人员,档案工作人员流动频繁,影响了档案业务的正常开展。
三、2016年工作打算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州档案工作要以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契机,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三个体系”建设,不断开创全州档案工作新局面。
(一)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深入学习、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栗战书同志对历史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多次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中央《意见》和省州《实施意见》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档案部门要充分利用6月9日“国际档案日”、“ 庆祝建州60周年”活动以及相关重要节日,持续加大宣传国家档案法律法规力度,提高全民档案意识。要认真梳理档案管理制度,及时废除或修订不符合、不适应依法行政的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档案收集、整理、管理及开发利用制度机制。要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州的任务,建好档案凭证,服务法治黔南。要继续联合州人大教科文卫委、州法制办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工作,全面推进依法治档管档进程。扎实推进州和县(市)两级综合档案馆建设,确保按期按质完成新改扩建项目任务。
(二)进一步提升档案服务社会的能力。指导相关部门(单位)做好重大活动、重点建设项目、重点工作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推广龙里县、瓮安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的经验,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工作。指导监督行政区划调整、机构改革中建并撤单位依法将档案移交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健全和完善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对事关民生的社保、就业、住房、教育等方面的档案一定要收集齐全、优先鉴定,保证应开放的民生档案及时开放。同时优先把民生档案整理并数字化,不断提升档案服务民生的能力。按照州水书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加强与国家和省州相关机构对接,扎实做好水书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前期工作,确保申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各级档案部门要积极挖掘档案资源并编纂出版档案书籍,提高档案文化的影响力。
(三)进一步加强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各级档案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第8、9、10号令,对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档案工作加强指导和服务。州、县(市)档案部门要严格按照项目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确保项目资金规范使用和项目实施全面完成任务,取得预期成效。同时,要积极主动对接国家和省档案部门,认真做好“十三五”期间有关档案保护开发的新项目立项,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对档案保护有更大投入。各级档案部门要按照“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任务,完成2016年度数字化的任务。在电子档案接收管理方面,州局要加强对州直部门及各县(市)局档案管理软件的应用指导,提高数据质量,做好电子档案的接收。
(四)进一步强化档案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档案安全保密制度,强化安全保密教育。要加大对纳入“十二五”国家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新馆建设规划和“十三五”改扩建规划的县(市、区)档案馆建设的督查力度。要抓好档案数据备份及异地备份,对重要电子档案实行异地异质备份。要严格执行档案开放利用审核程序,严防把应保密的文件、档案传到互联网上,确保档案在开放中安全开放;要严格规范数字化外包管理,认真审查监管,杜绝外包单位获取涉密档案信息。各级档案部门一把手要对档案安全负总责,建立健全档案安全体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继续开展档案安全保密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及时督促整改落实。尤其是对发生档案安全事故的,必须对有关领导和责任人进行“双追究”。
(五)进一步加强档案部门自身建设。继续认真抓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确保专题教育取得成效。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严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政治规矩,进一步完善“三重一大”工作细则,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州委九项规定等相关要求。结合档案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加大档案干部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鼓励档案人员积极参加学术研究,撰写学术论文,提高档案编研水平,充分发挥档案存史、资政、服务的职能作用。
四、“十二五”时期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档案馆建设情况。列入 “十二五”规划中央支持项目的罗甸县档案馆建设项目已通过验收投入使用,平塘县档案馆建设项目全部完成施工任务,贵定县档案馆已开工建设。列入“十三五”规划项目的福泉市、龙里县、瓮安县档案馆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都匀市档案馆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三都、惠水、长顺三县档案馆成功创建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龙里和瓮安两县成功创建贵州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惠水县档案馆被评为全国“最美档案馆”。
(二)档案接收和利用情况。全州各级档案馆共接收文书档案97112卷、338022件,会计档案19232卷,实物档案1293件(其中印章1236枚、其他实物档案57件),声像档案3666件(其中照片3579张、光盘87张);征集水书原件718本,布依族古文字58本,《陈氏家谱》,《葛氏家谱》,陆云山水画22幅。全州各级档案馆向社会各界提供查阅利用档案47568人次、136502卷次、39210件次,接待政府公开信息利用2480人次、查阅2759件次。
(三)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情况。共获得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补助费项目49个,其中抢救项目33个,保护项目16个,共获得经费831.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149万元、省级财政补助216万元、地方财政投入466.7万元。截止2015年底,全州共抢救建国前档案25124卷,其中重新拟写案卷标题25124卷,修补74万余张,录入案卷级目录24124条、文件级目录55万多条。现全州共有水书原件19102册,主要保存在三都和荔波县档案馆(三都水族自治县档案馆9470册、荔波县档案馆9252册)。
(四)档案信息化建设情况。全州档案系统共建立二级网站1个、三级网站12个。州、县(市)两级档案部门完成档案目录数据录入432.93万条,荔波、三都、瓮安、罗甸、龙里、福泉6个县(市)全部完成馆藏档案目录数据录入工作,初步建成州、县两级档案资源数据库。荔波、三都两县成功创建县级档案资源数据库建设示范点。州档案馆完成建国前档案1303卷、80362页的全文数字化加工,实现馆藏建国前档案全文查阅利用。
黔南州档案局
2015年12月1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