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无障碍浏览
  • 适老化
  • 长者服务
  • 个人中心
黔南州林业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1年上半年,全州林业系统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现将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重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全面实施林长制,州、县、乡、村四级林长制组织体系全部建立,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6%以上;完成国家储备林一期项目林地流转52万亩、建设25.6万亩,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的50%,为年内50万亩建设任务打下了基础,二期项目可研报告和实施方案编制稳步推进;完成退耕还林、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等营造林21.47万亩,完成年度任务30万亩的71.57%,比上年同期多完成2.83万亩;完成刺梨抚育提质增效12.6万亩,完成年度任务12万亩的105%,比上年同期多完成2.6万亩;争取到上级林业投资8.13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完成林业总产值220亿元,与上年同期同比增长10%;森林资源保护“六个严禁”四率有望实现100%,森林火灾(火情)发生率大幅下降,由全省第1位下降到全省第5位。高质量考核指标稳步推进,林业重点工作目标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二、林业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营林造林任务全面推进。完成营造林21.47万亩,占全年任务30万亩的71.57%,实施重点区域绿化彩化0.74万亩。完成省下发的69.74万亩可退耕资源图斑面积调查核实,落实2020年退耕还林地块12.64万亩,土地落实率100%;完成造林4.06万亩,任务完成率32.1%,实施方案编制预计7月底完成,分户丈量、苗木准备正同步开展,确保年内圆满完成任务。

(二)国储林项目全面提速。制定印发《黔南州利用金融贷款建设国家储备林项目管理办法(试行)》《黔南州利用金融贷款建设国家储备林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做好国家储备林项目林地流转林木收储的指导意见》,会同州委组织部联合调研起草的《关于推进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指导意见》,已通过州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全州累计启动27个国储林项目(含省项目2个),可研编制面积156万亩,预算总投资124亿元,拟贷款98亿元。截止2021年6月底,累计授信45.6亿元,放款7.2亿元,到位资金11亿元;累计流转林地52万亩、收储林木40万亩、实施25.6万亩,为年内50万亩建设任务打下了基础;在都匀、贵定、惠水建立州级种苗培育基地410亩。

(三)林下经济发展全面推进。通过国储林项目完成林下经济0.9万亩、投资5687万元;策划包装了20万亩林下艾草、20万亩山桐子、10万亩百合、5万亩茯苓等重大项目,正与客商洽谈;有序推都匀市马鞍山林场200亩林下食用菌生态种植引种试验示范园、龙里1800亩林下茯苓、2600亩红托竹荪、荔波10000亩林下铁皮石斛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州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达267万亩(林下种植12.4万亩、林下养殖31万亩、林产品采集89.8万亩、森林景观利用133.8万亩),建成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个,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3

(四)刺梨产业提质增效。完成基地抚育提质12.6万亩,占年度任务的105%;州县共建标准化、绿色(有机)、低效林改陪示范基地32个3.5万亩,完成年度任务的100%;刺梨产品同比销售增加0.63万吨,累计销售1.3万吨,销售额达到4.8亿元,降低了库存(现有库存1800余吨),为今年的收购加工创造了条件。争取到省级刺梨技改专项资金806万元,有序推进加工企业改扩建,黔味飘、金维益、多醇科技及潮映大健康等公司技改项目实施完成,天泷长顺生产加工、山王果二期工程、黔宝加工技改、敏子技改等项目建设预计于8月底建成投产。

(五)森林资源管理全面加强。印发实施《黔南州林长制实施意见》《全面实行林长制实施方案》《林长责任区域》及相关配套制度,召开全州2021年第一次州级林长联席会议暨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联席会议。都匀市螺丝壳风电场和独山大风坪风电场风机、升压站均全部拆除、复绿,已开展螺丝壳风电场整改州级验收。深入推进森林资源保护“六个严禁”专项执法,疑似图斑核实率、往年行政案件执行率已实现100%,行政案件查结率、往年刑事案件移送率可望按时实现100%。制定印发《黔南州森林防火责任追究办法》《黔南州森林防火禁火令》,森林火灾发生率由多年全省第1位下降到全省第5位,彻底扭转了多年来全省滞后的被动局面。

(六)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围绕“十四五”规划、“国储林+”“刺梨+”等特色林业产业,精心策划招商项目247个,总投资254.28亿元。截至目前,全州林业特色产业、刺梨产业招商签约项目8个,签约资金36.8亿元,到位资金5.8亿元;完成林业总产值220亿元,与上年同期同比增长10%。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带队到上海、陕西、湖北、广西、湖南等开展招商活动,全力加快林业高质量发展。

(七)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研究制定《中共黔南州林业局党组党史学习教育和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实施方案》,成立两个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创新方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近期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文章及党史学习教育必学篇目,认真组织开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定甘溪林场10周年开展专题研讨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现场学习活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学党史 颂党恩”演讲比赛等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和专题教育走深走实。扎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等领域工作,为全州林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资金兑现不及时。部分县(市)退耕还林、公益林、天然商品林、生态护林员等涉农资金拨付兑现不及时,到位率较低,兑现不及时。

(二)国储林项目推进不平衡。部分县(市)财承空间不足,PPP项目包装难;抵押担保落实难,授信额度小;资本金到位低,放款进度慢;林地流转和林木收储慢,影响实施方案编制和项目建设

(三)林下经济发展不快。前期项目部分县(市)对国储林项目20%的资金可用于发展林下经济的政策没有用好用足,林下经济投资比例偏低。正在编制可研报告、实施方案的项目,希望省局帮助协调,允许将林下经济放在一期项目实施地块中实施,最大限度用好国储林40%的项目资金可用于发展林下经济的政策红利。

(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困难。部门招商、行业招商在社会资源、时间、人员、区域上存在局限性,在企业服务、政策兑现、资金兑现、要素保障上存在局限性,部分招商引资项目要素保障不到位,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四、下半年工作措施

(一)做好“国储林+”大文章。深入推进“国储林+村集体经济”“国储林+国有林场”“国储林+林下经济”“国储林+森林康养”“国储林+招商引资”,强化政府统筹力度,充分发挥项目平台公司建设主体作用、村级经济组织协作管理作用,按照“资源合作共建、劳务承包增收、管理服务创收、产业发展壮大、项目资产增值”的原则,推进“村企联动”,盘活“三资”、加快林地流转、林木收储,形成政府、企业、村级经济组织三方互动共赢的局面。加快林地流转林木收储,提前做好采伐作业设计、苗木准备,为可研报告、实施方案编制、项目实施做好准备。

(二)积极做好刺梨购销。着力推进刺梨绿色、有机、标准化基地建设,全面推进刺梨防灾保险、价格保险和保底订单收购,组织开展刺梨产量调查,做好鲜果产销对接,保障种植农户利益。积极帮助企业拓展刺梨产品市场,降低产品库存压力,畅通资金循环;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帮助企业解决效果收购资金,确保全州刺梨鲜果全部销售完毕。

(三)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按照“一带两区三基地”空间布局,围绕“一县一业一特一品牌”,打造“贵惠长龙”特色林业集群带,建设“都福瓮”林下中药材主产区、“三独平”林下茯苓主产区,做大做强都匀绿博园国家级康养示范基地、荔波林下石斛种植基地、罗甸林下砂仁种植基地。构建林下种植、林下养殖、采集加工(保育扩繁)、森林康养四大特色产业体系,培育林药、林菌、林禽(畜)、林蜂、林菜、林花、林茶、林康八大特色产业支柱。

(四)全面发挥“林长制”作用。充分发挥“林长制+大数据+村规民约”一体化管理作用,州县乡村四级林长组织体系作用,压实森林资源保护责任;以大数据为技术支撑,推进森林资源保护数据化、管理网格化、治理网络化、巡护全域化;以村规民约为制度保障,将森林资源纳入村级事务管理,树立生态文明新风,压实林权所有人管护责任,打通“最后一公里”;建立完善护林员乡(镇、街道)统筹管理,村选、村聘、村用、村评的管理体系,切实筑牢森林资源保护防线。

(五)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以市场为导向,以招商为抓手,围绕全州“十四五”林业发展规划、做好“国储林+”“刺梨+”“林下经济+”这篇文章,精心策划招商项目,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引进一批龙头企业,探索组建联盟组建,共同做大产业链、畅通供应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做好“贵人”服务,不断优化好营商环境,确保项目落地。培育黔南绿博林业特色产业品牌,不断提升林业特色产品市场竞争力。

(六)强化年度考核指标调度。紧盯省对市(州)、县(市)涉林高质量发展指标,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强化调度督促指导,及时分析研判,逐项查缺补漏,确保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力保年度考核指标全面超额完成。

(七)持续着力抓好党的建设。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好红色血脉,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创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的具体举措。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等领域工作,坚决防止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林业干部队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