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全州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文化和旅游工作、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徐麟同志对黔南打造荔波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指示精神及省、州经济工作会等会议精神,按照省、州关于旅游产业化的决策部署,围绕文体旅融合,大力实施“四大行动”,全力推进旅游大提质,奋力推动全州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
(一)强化理论武装认真开展主题教育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对黔南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文化、旅游、体育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抓好主题教育各项工作。主题教育期间,共举办主题教育读书班8天,开展集中学习研讨11次,其中党组中心组学习研讨7次,班子成员参加州级专题辅导3次,形成研讨书面材料60余篇。党员领导干部和基层党组织书记上专题党课共13次,授课覆盖基层党员500余人次。局班子成员完成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共完成班子调研成果2个,完成个人调研成果5个,召开调研成果交流2次。共检视到班子问题6个,已完成整改6个。承接上级转办上下联动问题整改3个,办结3个。围绕“3+6”专项整治,聚焦抓好盘活“旅游领域存量项目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盘活闲置低效项目5个。局属各党支部召开“三会一课”100余次,开展交流研讨35次、主题党日28次。
(二)打造荔波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初见成效
围绕将荔波打造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用好自然珍宝、文化瑰宝“两个宝贝”,聚焦做好“三篇文章”,舞好荔波旅游龙头,推进全州联动抱团发展。一是完成省州下达的重点建设任务。以贵南高铁开通为目标,全面完成省委主要领导在荔波调研确定的82项迎接高铁开通重点涉旅工作任务;荔波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年度100项任务清单,已完成57项,完成过半36项。二是产品业态更加丰富。成功打造小七孔“踏瀑戏水”、卧龙潭漂游等体验型产品,推出瑶药康养、丛林探秘、研学拓展等新业态,共计提质推出新业态46个,成功引进德克士、江城聚福等 9 家知名连锁餐饮品牌入驻。引进全季、汉庭、开元曼居等知名连锁酒店落户并营业,引入百年国祥茶叶及贵州特色商品进驻景区景点。三是龙头作用更加凸显。通过组建省级营销工作组、黔南州旅游联盟,推进全省“9+2+2”景区和州内旅游企业抱团联动发展。贵南高铁开通以来,小七孔景区旺季时间显著延长,连续18天接待游客超过6万人,最高峰值达6.9万人。
(三)以“四大行动”为载体,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
围绕“三大要素”,深入推进“两大提升”和“四大行动”。预计全年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100亿元左右;全州游客人均花费1100元,同比增长8%;接待过夜游客1100万人次,其中研学旅行人次超120万,同比增长6%。四季度旅游产业化综合评价指数预计排全省第3位,连续4年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
一是旅游市场主体培育迈出新步伐。积极培育和服务涉旅市场主体上规入统,截至12月底,全州涉旅市场主体共有4.3万家,较2022年底新增2000余家,新培育规模(限额)以上涉旅企业24家。荔波县金鑫旅游服务有限公司获评2023年度省级服务业龙头企业,文旅领域累计成功申报2家龙头企业,占全州服务业龙头企业三分之一。围绕景区运营、民宿投资等共发布文旅招商项目102个,全年新签约文旅项目121个,签约金额128.45亿元,新增到位资金53.45亿元。成功召开黔南州旅游招商推介大会,引进格美、华住、开元曼居等头部文旅企业入驻黔南。推动建设“十百千”专项行动旅游产业化项目97个,1-3季度已完成投资20.77亿元。二是旅游业态升级取得新成效。2023年全州提质升级业态97项,促进全州观光旅游产品向休闲度假转型升级。都匀市打造杉木湖生态公园露营基地,龙里县赶场村集贵州88个县(市、区)民俗文化、特色美食美酒综合体验、销售于一体的民俗文化体验地;独山县推出贰拾柒度山宿、牧云听风露营基地,三都县打造万西部赛马城、星野湖畔露营基地、住这民宿等业态项目。匀酒景区被评为贵州酒旅融合景区,茅台酒文创产品已进驻小七孔景区;天空之桥景区建设已完成桥梁科普馆、天文台、房车营地、研学课堂、公路精神传承馆等新业态,正在提升建设房车营地、研学教育楼;杉木湖“露云娜美”营地、长顺县神泉谷露营基地等均已投入运营使用;荔波小七孔、平塘“中国天眼”、都匀绿博园打造非遗美食体验店,荔波黔味三牛、瑶厨等四家饭店荣获2023年“生态黔菜”示范店;福满楼、罗甸麒麟农庄、等9家饭店荣获2023年“生态黔菜”体验店。三是文体旅融合成效显著。持续开展“好花红·文化体验行”系列活动,举办了都匀“四月八”芦笙舞大赛、西部山歌大赛、“洞听·黔南”第二届洞穴音乐周等活动,《你的眼睛能看多远》《流光溢彩荔波夜》《绿博灯火夜》3个演艺节目全年演出共计300场次,引流游客100多万人。对省州共建十大IP赛事——中国·黔南体育旅游欢乐季系列赛进行提质升级,精心策划赛事活动近30项,横跨四季、纵横全年,直接参与人数逾100万人次,带动经济收入上亿元。“体育旅游欢乐季”“圈际杯”“跃动校园”“舞动田野”四大活动会师跨年,形成“体育+旅游+文化+教育”多元素聚合发展新模式,使体旅赛事逐步成为助推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亮点。。四是旅游服务质量实现新提升。印发《旅游景区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持续开展“文明在行动·满意在黔南”活动,做好暑期文明行动和旅游志愿服务督导,切实提升全州旅游服务质量。完成黔南州旅游协会换届,组建黔南旅游联盟,省内外共66家旅行社加入。引进贵州观宇酒店管理公司运营中国天眼迎宾馆,推进万达、锦江集团运营龙里龙门镇、万豪酒店。举办全州导游服务技能大赛暨红色讲解员大赛、民宿管家培训、星级酒店培训等共148期9215余人次。强化市场监管,全州共出动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人员18660人次,检查文广体旅市场经营单位7862家次,办理案件240件。荔波县“网格化管理升级服务引导文明”案例获评文化和旅游部第一批文明旅游宣传引导优秀案例;在2023年第六届中国旅行社协会行业榜单中,黔南州旅行社协会荣获“优秀地方行业协会”殊荣,荔波县客乐达旅游公司推出的导游服务荣获导游服务典型案例,贵州黔图旅游有限公司申报的“酒旅融合创新发展”案例荣获“创新服务企业案例”。五是存量项目盘活取得新进展。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11个。独山净心谷酒店项目已完成建设总量的60%。
(四)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一是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积极申报中央、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及项目资金,累计到位资金6565.4万元,实施项目100余个。完成全州12座旅游厕所新建及改扩建示范项目建设;完成基层综合文化站(中心)高质量发展试点项目11个;完成3个省级城市书房,3个州级城市书房建设;建设完成平塘天眼景区、都匀绿博园景区2个新型城市文化空间项目;建设完成4个文体家园项目;开展基层文化站运营情况摸底调查,积极开展第七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准备工作。举办贵州省第五届广场舞大赛决赛、“多彩贵州”歌唱大赛黔南选拔赛、全国“四季村晚”贵州省平塘航龙村夏季“村晚”、大学生文化旅游节启动仪式等。开展“新市民·追梦桥”等为主题的文化精品乡村行文艺群众文化活动,全年共组织开展文艺活动近1200场(次),观众人次近350万人次。推动艺术创作出精品,《当呐侬》获全国广场舞大会贵州省选拔赛一等奖并代表贵州省参加四川德阳片区展演;积极备战2023,水族歌曲《勉睢单娅》获“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原生态唱法三等奖,苗族芦笙舞《笙·生不息》入围文旅部全国青少年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获得贵州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舞蹈类集体一等奖。二是全面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开展全州文物普查调查和三普名录核查工作,扎实开展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两线划定和公布,全州省级以上文保单位 “两线”划定完成率100%,县(市)级文保单位 “两线”划定完成率98.73%。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单位修缮项目申报工作,全年共争取各类项目资金1518万元。完成州博物馆预防性保护项目建设,让可移动文物得到规范化、科学化有效保护,督促指导全州8个备案博物馆规范运行。成功举办全州首届红色讲解员大赛,组建黔南州首批红色讲解员先锋队人才库,对入库的讲解员队伍进行动态管理。完成78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的非遗资源普查工作,利用VR技术对6个非遗项目进行数字化采集,制作完成省内第一个非遗云上展厅,黔南职业技术学院获评国家级非遗研修培训基地。培育州级非遗就业工坊32家、省级非遗就业工坊9家,非遗体验研学基地12个,在荔波小七孔、平塘天眼景区分别建立非遗体验空间2个,开展非遗展示展演100余场次。争取专项资金90万元对6家旅游商品示范店进行提质升级,在2023年多彩贵州旅游商品大赛中获2金1银1铜佳绩,联合州委宣传部举办第二届黔南州文旅创意设计大赛。三是全面推进广播电视服务体系优化升级。紧扣党的二十大宣传主线持续推出系列深度报道,围绕荔波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开设新闻专栏,助力打造文旅新名片,在全省2023年度广播电视节目评奖会中黔南综合获奖件数位列第一。推进都匀市2023年应急广播项目建设,开展应急广播系统覆盖情况摸底调查,开展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专项检查,认真做好重要节假日、重大活动节点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完成农村已脱贫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费兜底政策延长工作,全州9.2343万脱贫户继续享受到同等优质广播电视服务,完成2023年民族地区高清数字机顶盒推广普及项目任务24870户。加强境外电视传播秩序整治,开展执法检查98次,检查单位(个人)214家次。
(五)体育强州事业迈出新步伐
一是不断完善群众健身设施。持续推进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建成农体工程补充维护更新项目60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多功能运动场项目3个、社区健身路径或三人制篮球场30个、乡镇农体工程提升示范项目2个。完成健身步道建设128公里,建设长度位居全省九个市(州)第一。持续推进全州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积极推进单位、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二是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重点打造中国·黔南体育旅游欢乐季系列赛、黔南州群众体育“五大联赛”“黔南动起来”中国体育彩票社区运动会、黔南州“圈际杯”全民健身市集系列赛等赛事活动。承办了2023年东盟杯国际藤球邀请赛、2023“舞动贵州”体育舞蹈大赛、2023年“体彩杯”社区运动会暨中国乒乓球城市联赛南部赛区(贵州分赛区)、2023“多彩贵州”自行车联赛(福泉站)暨中国·古城福泉自行车节赛事、2023年“水韵贵州”水上系列赛暨惠水县“龙游涟江·好花正红”龙舟争霸赛等国内外赛事,全州全年共举办各级各类群众体育赛事240余项,同比增长145%。组队代表贵州省参加国家级广场舞、健身气功、太极拳等群众体育赛事中获一等奖4个。全年共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11期,培训人数达1100人次,完成国民体质监测约3000人次。三是强化体教融合。整合资源创办黔南州联合体育运动学校,设有9个项目,共有参训运动员近200人。联合教育部门积极开展游泳课进校园、啦啦操进校园等活动,举办贵州省2023年体教融合游泳系列赛、黔南州第一届中小学生(青少年)游泳锦标赛以及2023黔南州“跃动校园”体育竞赛欢乐季等。在国家级比赛中,共获得金牌6枚、银牌3枚、铜牌5枚的优异成绩。在省级比赛中共获得金牌81枚、银牌67枚、铜牌99枚。四是抓实“省十二运”前期筹备工作。抽调精干力量成立州级“省十二运”前期筹备工作专班,拟定《贵州省第十二届运动会黔南州前期筹备工作方案》。五是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围绕“体育搭台、旅游唱戏”,不断丰富体旅活动内容,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节假日体育赛事供给,激发大众体育消费需求。出台扶持政策,依法依规将部分赛事活动的举办授权给本地体育产业企业,着力扶持本地体育产业企业做大做强,黔南州贵州匀影文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百业文化体育管理有限公司获批第二批省重点培育体旅企业。1-11月,全州5户规上体育企业营业收入4662万元,发展势头良好。截至12月27日,黔南体育彩票销售额达8.2478亿元,位居全省第三。
(六)狠抓行业安全生产保稳定
按季度开展安全生产调度和研判,持续抓好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强化跨部门联合检查,积极开展行业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全年共出动检查人员1236人次,检查经营单位、场所322家次,排查一般问题隐患189条,重大隐患问题29个已全部整改到位。联合应急、公安、市场监管、交通运输、消防等部门对文旅市场经营主体开展3次联合检查,共出动联合检查人员262人,检查经营单位68家,发现一般问题隐患32个,已全部整改到位。全州文旅行业经营单位、场所开展培训和专项应急演练62次,参与人员860余人。
(七)狠抓“宣传营销”提升黔南知名度
围绕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推出“世界自然遗产”“天文科普”“绿博黔南·非你莫暑”等113条精品旅游线路,获评全国精品旅游线路2条,省级5条。成功举办2023年黔南州“中国天眼”研学旅行交流展示会,推出系列研学旅行产品并在“东方甄选”抖音平台上进行市场推广。围绕贵南高铁开通以及四月八、六月六、州庆、端节、卯节等传统节假日,开展活动营销100余场次。打造黔南体育自媒体宣传矩阵,全年媒体、网络曝光量超过5000万,在荔波举办的2023黔南州“五大联赛”超级体育之夜单场直播浏览量接近200万。组织赴澳门、广州、上海等12个重点客源地进行旅游推介及招商活动。举办“乘最美高铁·游世遗荔波”等新媒体营销活动,累计曝光量超过3亿人次。组织3批次350余家旅行社赴黔南开展产品采线活动,在贵广高铁开展“中国天眼号”形象推广,完成四语种(英法日韩)《世界的荔波》宣传片制作,并在各大网站媒体进行传播。
二、主要工作亮点
一是贵南高铁开通助力荔波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围绕贵南高铁开通,举全州之力支持荔波旅游产业发展,加快补齐荔波旅游六要素,贵南高铁开通后,小七孔景区单日接待游客量连续18天超过6万人次,全年接待游客量突破600万人次,跃居全省第一。二是区域旅游合作进一步加强。召开桂滇黔3+3政协跨区域协调会议,签署旅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跨区域旅游资源共享,实现抱团联动发展;以小七孔景区为发起人组建贵州9+2+2旅游景区营销联盟,联合打造省内黄金旅游线路。三是旅游品牌建设取得新成效。荔波古镇获评国家级休闲街区,都匀东方记忆景区获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龙里鹰极营地获评全国研学旅行基地(营地),荔波酷玩森林悬崖咖啡荣登2023中国新玩法TOP100榜单之首。平塘天空之桥“桥旅融合”服务区入选全国第一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十佳案例,并获文化和旅游部2023全国旅游公共服务优秀案例名单。荔波瑶山乡高桥村获评2022年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瑶山乡瑶山村获得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山村,匀酒景区被评为贵州酒旅融合景区。获评“金山级”民宿5家、“银山级”民宿10家,新增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3个,成功申创国家4A景区2家,新增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12个。四是文体旅融合成为引流新赛道。举办“好花红”文化体验行、中国黔南体育旅游欢乐季系列活动300余场次,引流游客400余万人次。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打造荔波世界级旅游景区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还未完成,缺乏顶层设计引领。二是部分县市围绕如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思路不宽、办法不多。三是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发展不均衡,部分边远贫困乡村的设施相对薄弱。四是全州从事文化旅游行业的专业人才较为匮乏,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不足,基层文化单位缺乏稳定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