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省重大战略部署,按照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和省领导批示要求,发挥资源和地缘优势,我州着力打造“三区”引领示范,牵引全州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力打造“福泉—瓮安”一体化园区。充分发挥磷矿资源储备、产品规模、技术创新全省第一优势,统一编制《福泉-瓮安千亿级磷化工产业园区建设规划》《黔南州电池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等,一体化规划布局和统筹建设。集中精力抢抓磷酸铁、磷酸锂等新能源材料产业风口,释放和改造传统磷系化工产品产能,引进隔膜、电池制造等产业配套发展,形成完备的磷及磷化工产业体系,到2025年,区域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成为全省构建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一核两区”发展格局中的硬核,为建成产业坚实的富强新黔南作出贡献。
二是聚力打造龙里千亿级重点工业园区。以深度融入“强省会”战略为机遇,加快优化规划布局和明确产业定位,聚力培育存量企业和强化项目招引,推动生态特色食品、健康医药和装备制造产业及总部经济集聚发展,促进与贵阳贵安产业协同耦合、产城融会贯通。到2025年,开发区综合产值实现1000亿元,建成全省重要的绿色食品基地,带动贵定、惠水、长顺等北部县(市)发展,在深度融入“强省会”战略行动作示范。
三是突出打造贵州南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发挥独山作为贵州“南大门”和“桥头堡”地缘优势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节点城市布局优势,以独山经济开发区和麻尾工业园区为两大主要平台,编制《贵州南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规划》,紧盯首位产业,做好“转移”和“示范”文章,突出基础材料、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贡献示范。到2025年,示范区综合产值突破500亿元,建成合金基础材料转型升级示范区、西南承接轴承产业转移重要基地和黔南桂北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牵引贵州南部县(市)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