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生态平衡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黔南地跨北纬25°03′至27°30′,从贵州南端延至贵州腹地,南北长达260多公里。加之气候温和,地形多变,动物地理区系极为复杂,既有西南区的种类,亦有华中区的种类,而且贵州境内的华南区种类也大多分布在本州。因此,黔南历史上森林动物种类繁多,出没成群。诸多科学研究着曾跋涉黔南12个县市进行野生动物考察,设立鸟类、兽类、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调查点,对黔南野生动物进行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记载。根据资料记载,黔南州分布的野生动物有545种(含亚种),分别隶属于34目100科,其中鱼类5目15科115种;两栖类2目8科28种;爬行类3目11科62种;鸟类16目43科266种21;兽类8目23科73种。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7种。
黔南州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分布 | |||
序号 |
动物名称 |
分布地点 |
保护级别 |
1 |
蟒 |
罗甸、平塘 |
Ⅰ |
2 |
中华秋沙鸭 |
平塘、都匀 |
Ⅰ |
3 |
金雕 |
贵定 |
Ⅰ |
4 |
云豹 |
瓮安、贵定、三都、独山 |
Ⅰ |
5 |
金钱豹 |
瓮安、贵定 |
Ⅰ |
6 |
华南虎 |
荔波 |
Ⅰ |
7 |
穿山甲 |
贵定、三都、荔波、惠水、平塘、罗甸、独山、都匀 |
Ⅰ |
8 |
大鲵 |
贵定、龙里、都匀 |
Ⅱ |
9 |
细痣疣螈 |
荔波 |
Ⅱ |
10 |
虎纹蛙 |
罗甸、荔波 |
Ⅱ |
11 |
鸳鸯 |
贵定 |
Ⅱ |
12 |
凤头鹊 |
平塘、罗甸、都匀、三都、贵定 |
Ⅱ |
13 |
鸢 |
三都、荔波、惠水、罗甸、都匀、贵定 |
Ⅱ |
14 |
褐耳鹰 |
龙里、贵定 |
Ⅱ |
15 |
赤腹鹰 |
龙里、平塘、荔波 |
Ⅱ |
16 |
凤头鹰 |
罗甸 |
Ⅱ |
17 |
雀鹰 |
惠水、都匀 |
Ⅱ |
18 |
松雀鹰 |
贵定 |
Ⅱ |
19 |
普通鵟 |
平塘、荔波 |
Ⅱ |
20 |
灰脸鹰 |
贵定 |
Ⅱ |
21 |
白尾鹞 |
荔波 |
Ⅱ |
22 |
燕隼 |
惠水、平塘 |
Ⅱ |
23 |
红隼 |
龙里、都匀、罗甸、三都 |
Ⅱ |
24 |
白鹇 |
三都、罗甸、荔波 |
Ⅱ |
25 |
白冠长尾雌雉 |
平塘、龙里、贵定 |
Ⅱ |
26 |
红腹锦鸡 |
贵定、龙里、惠水、平塘 |
Ⅱ |
27 |
褐翅鸦鹃 |
平塘、都匀、罗甸 |
Ⅱ |
28 |
草鹗 |
都匀、罗甸 |
Ⅱ |
29 |
领鸺鶹 |
都匀、罗甸 |
Ⅱ |
30 |
斑头鸺鶹 |
龙里、贵定、惠水、平塘 |
Ⅱ |
31 |
褐林鹗 |
罗甸 |
Ⅱ |
32 |
灰林鹗 |
惠水、贵定 |
Ⅱ |
33 |
蓝翅八色鸫 |
荔波 |
Ⅱ |
34 |
猕猴 |
全州各县市 |
Ⅱ |
35 |
藏首猴 |
贵定、三都、瓮安 |
Ⅱ |
36 |
水獭 |
三都、独山 |
Ⅱ |
37 |
大灵猫 |
贵定、三都、惠水、荔波 |
Ⅱ |
38 |
小灵猫 |
全州各县市 |
Ⅱ |
39 |
斑林狸 |
三都、独山、惠水、荔波 |
Ⅱ |
40 |
林麝 |
全州各县市 |
Ⅱ |
41 |
鬣羚(苏门羚) |
瓮安、贵定、惠水、三都、独山 |
Ⅱ |
42 |
斑羚 |
瓮安、三都、独山、惠水 |
Ⅱ |
43 |
栗鵐 |
荔波 |
Ⅱ |
44 |
咬鹃 |
荔波 |
Ⅱ |
相关野生动物图片:
穿山甲
中华秋沙鸭
蓝翅八色鸫
林麝
细痣疣螈
华南虎
云豹
金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