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都县城南社区有这样一家企业,让员工少跑腿,让机器多跑路,通过智能化设备便可实现一件件产品精准传输,让人与机器相互“赋能”,生产车间实现了作业智能化、生产现场可视化,以科技赋能生产提质增效。
走进三都蒂菲尔智能织造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没有了传统车间的喧嚣和混乱,取而代之的是高效、精准、有序的生产场面。整个车间明亮整洁,多条自动化生产线全速运转,火力全开,工人们在各自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进行相关作业,缝边、压线、熨烫、包装……车间内一派智能化的生产景象。
“我们主要是做包装的工作,骑车来这里上班10来分钟的路程,工资按计件算,速度快的时候一个月得四千元左右。”务工群众王治珍说。
在现场记者看到,车间智能化生产吊挂系统能自动将货品材料精准传输到每一个工位,且智能大屏会同步显示生产各环节完成情况、员工制单情况等,解决了传统模式的代工或者等待环节,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目前每天可以生产三万多条,年后预计增加八条生产线,可以增加就业岗位350个左右。”三都蒂菲尔智能织造科技有限公司厂长王旭维说。
三都蒂菲尔智能织造科技有限公司于2023年9月,通过政府招商引资落户三都县凤羽街道城南社区创业孵化基地,系猫人集团核心战略供应商,是一家集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智能化生产企业。通过一年的发展,公司的生产线从一开始的三条增加到了现在的六条生产线,日产能从之前的几千件提升至现在的三万件,目前带动就业人数170余人。
“我是附近的移民群众,来这里上班一年多了,这个厂开厂以来我就来这里上班,工资是每个月四千元到五千元。以前是在外面上班,因为小孩没人照顾,所以我和我爱人就选择在附近找个厂上班,每天就可以在家里陪陪小孩、看看老人,所以感觉挺好的。”务工群众潘光勇说。
近年来,三都将产业发展与群众就业紧密结合,通过“车间建到家门口”的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群众的就业问题,也显著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我从一开始是一线员工,通过一年的努力,升到了生产车间主管。这边的员工福利挺好的,包吃包住。现在车间流水线也在不断增加,车间也在扩大,欢迎更多人加入我们。”车间生产主管陈江滔说。
据了解,该公司目前主要生产男女士内裤,销往浙江、广州等地。截至今年11月,产品销售量达到190余万件,年营业收入达2000万元以上,企业也顺利跃升为规上企业。据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接到的订单“供不应求”,下一步,企业将结合发展实际,不断推进设备更新换代和系统升级,陆续增设生产线,提高产能,增加保暖衣、家居服等产品种类,推动生产“加速度”,实现老百姓就业增收和企业高质量发展“双目标”。
“截至11月份,我们的销售产值已经达到2700多万元,预计2025年增加八条生产线后,我们的一个产值将会达到8000万左右。”三都蒂菲尔智能织造科技有限公司厂长王旭维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