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州级预算执行
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2023年6月20日在州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
州审计局局长 李先文
州人大常委会:
我受州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2年度州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根据州委及上级审计机关部署安排,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审计机关对2022年度州级预算执行、决算草案编制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2022年,全州各级各部门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在全力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全力落实好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州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完成情况总体较好。
一是持续健全财政制度,完善财政管理体系。健全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机制,印发州级预算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州级部门预算支出绩效监控与绩效评价实施办法等制度,成立州级项目预算评审工作专班,启动州级预算(投资项目)评审工作。
二是持续践行积极财政政策,推动惠企助企政策落实。加强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力度,州级预留份额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2.18亿元。全州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77.61亿元,积极争取上级惠企奖补资金和统筹本级资金共2.68亿元,推动财源建设奖补、促消费、中小企业奖补等惠企政策落地落实。
三是持续优化支出结构,扎实推进民生改善。2022年压减一般性支出1,830万元统筹用于重要民生领域;安排教育、社保及就业等九项民生重点支出共59.1亿元,占总支出的87.29%;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分别提高至610元、84元。
一、州级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2022年,州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9亿元,支出67.98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2.06亿元,支出12.52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866万元,支出1,467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68.17亿元,支出59.23亿元。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一)财政资源统筹还需加强。未将上级提前下达的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1,267.05万元纳入年初预算编制;州对县(市)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编制不精准;由于有关制度部分条款与上级规定不符,部分事业单位经营收入未纳入预算;未及时统筹盘活207.97万元财政专户结转结余资金。
(二)财政资金分配使用不够规范。未在规定时限内下达中央转移支付;未足额安排公办高职院校生均公用经费;未按规定安排使用公共租赁住房资金;因未按规定审核批复部门单位“非税成本性支出”,5家部门单位将“非税成本性支出”1,557.56万元用于债务还本付息支出或弥补公用经费不足;在项目支出中安排“三公”经费预算1,139.13万元。
(三)履行财政管理职责和监督检查责任还不到位。部分项目绩效目标可行性审核及运行监控结果的分析运用工作不到位;履行政府投资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审核批复职责不到位;未完成会计监督检查年度计划任务;政府投资项目预算评审覆盖率低,且部分项目先入库后评审、评审时间超过规定时限。
二、州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通过对州市场监管局(含州检验检测院)、州工业和信息化局的审计情况看,两部门2022年度预算执行总体情况较好。发现的主要问题是:
(一)预算编制和执行不合规、不精准。2个部门违规在项目中编制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州工业和信息化局未按时完成资金绩效目标,未兑现部分新增入规工业企业奖补资金、6个县(市)企业财源建设奖励资金、1个开发区改革发展奖励;州检验检测院无预算采购食品药品检测专用设备;州检验检测院特种设备购置项目预算执行进度缓慢,未实现绩效目标。
(二)重大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州检验检测院未阶段性免收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委托检验检测费,未按规定减半收取学校、养老机构等单位的特种设备检测费;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向2家公司采购并委托代储的疫情防控医疗物资管理不当,存在紧急调用时不能及时供货的风险。
(三)重大项目建设管理存在风险隐患。州市场监管局(原州质监局)未经批准擅自提高州检测中心项目装修标准导致投资超概算严重,且项目管理不到位存在超付工程款风险,附属工程未按规定招标等。
(四)内控制度不完善。州市场监管局采购项目未建立内控制度;州检验检测院制定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管理漏洞和风险隐患;州工业和信息化局未将大额资产处置纳入“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等。
三、重点专项资金和公共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一)学前教育专项资金审计情况。对长顺县2019年至2021年学前教育专项资金分配、管理、使用及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审计表明:长顺县不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从2019年到2021年,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由48%提升至57%。大力实施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三年累计2.75万余人次享受营养餐补助1,308.81万元,累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1.13万人次382.28万元。发现的主要问题是:一是多渠道、虚报工程进度资料申报幼儿园建设项目资金,并将其中5,857.38万元用于支付其他项目拖欠的工程款;二是1所幼儿园项目选址未落实导致专项债券资金800万元闲置未发挥效益;三是县教育局放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标准,且监督管理不到位;四是部分幼儿园幼儿班规模超过规定人数。
(二)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情况。2022年,审计机关按照投资审计转型工作要求,重点关注了工程项目投资决策、资金筹集管理使用、建设程序管理等情况。通过自身力量组织实施审计、指导建设单位开展内部审计或购买服务开展审核等方式,全州共完成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审核)607个,送审金额101.94亿元,依法核减工程款14.59亿元。
四、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情况
(一)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相关政策落实和资金审计。从三都县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落实和资金审计情况看,该县深化以茶叶和蔬菜为主导的山地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2021年至2022年6月共投入4.64亿元用于建设和实施177个产业帮扶项目。发现的主要问题是:一是产业帮扶项目建设和后续扶持项目未能实现预期目标,存在资金流失风险、资产闲置等问题;二是部分产业项目未与脱贫群众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未按约定分红、未实现带动脱贫群众增收;三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用地、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等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二)医疗保险基金和“三医联动”改革专项审计调查。对我州2021年以来医疗保险基金筹集使用管理和“三医联动”改革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的专项审计调查表明:我州认真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决策部署,逐步加强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建设,组建18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66家。医保基金实现总额预算管理,推进按病种分值付费支付方式改革,覆盖336家定点医疗机构。发现的主要问题是:一是药品补偿激励机制落实不到位,11个县(市)县域内基层就诊率未达65%的目标,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向一线医务人员倾斜不明显,部分公立医院违规高价采购医疗设备等问题;二是定点医疗机构线下采购高值耗材占比高,医疗机构采购非中选品种和可替代品种、增加医保基金和患者负担,医用耗材采购存在价格虚高等问题;三是违规采购医疗保险服务导致医保基金存在损失风险,大病医疗保险基金长期被保险公司占用等问题;四是个别医院违规为药品配送企业提供融资担保。
五、国有资产审计情况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4个单位无预算或超预算采购固定资产;4个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底数不清、账实不符;1个单位采购的2台检测设备未及时投入使用长期闲置;2个单位未上缴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及国有资产处置收入3,799.34万元,坐支2,824.23万元;4个单位未按规定向主管部门报批或未经集体决策出租、处置国有资产;1个单位应缴未缴非税收入26.28万元。
(二)企业国有资产审计情况。对黔南州粮油储备库2015年至2021年度资产负债损益及其他财务收支情况审计发现:一是通过粮食“空轮”、低价购进高价入账、隐瞒收入及虚列业务支出等手段套取国有资金546.2万元设立“小金库”;二是未公开招标,直接与企业或个人签订销售合同,涉及金额1,048.81万元;三是未按合同约定结算方式销售粮食,造成国有资金损失54.89万元;四是由于轮入储备菜籽油挂网不及时,菜籽油价格上涨,储备成本增加140.5万元以及未按照合同约定管理代储粮食等问题。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情况。2022年全州审计机关对州林业局和8个县级自然资源资产管理部门、5个乡镇(街道)实施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相关地区和单位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州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有序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开发保护。发现的主要问题是:一是遵守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方面,5个县违规在基本农田内实施人工造林1.88万亩;5个县(市)部分人工造林项目实施效果不佳;26起公益林火灾案件未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个别信息化项目因缺乏维护导致系统闲置未发挥作用;未按规定将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2.98万亩林地划为Ι级林地。二是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监督责任方面,1个项目违法占用耕地,造成财政资金损失49.11万元;违规决策补助违法占地种植项目,扩大专项资金使用范围;1个项目前期论证不充分,中期管理不到位,示范作用发挥不好。三是履行自然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监督责任方面,存在已到期项目未按要求恢复林地生产条件、违规占用林地315.96亩、侵占自然保护地261.99亩等问题。四是组织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资金征管用和项目建设运行情况方面,部分县(市)林业局未认真履行人工造林项目验收职责,虚增验收面积892.16亩,存在资金损失风险;3个县重复造林2136.64亩。
六、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本报告中涉及财政管理、部门预算执行、重点专项资金和公共投资项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及国有资产审计查出问题共210个,目前完成整改105个,已上缴财政资金850.73万元,归还原资金渠道7,946.94万元,收回结转结余资金288.69万元,促进资金下拨或发放2,040.84万元,清理支付拖欠民营企业账款712.2万元,促进建立健全相关制度29项,处理追责7人。下一步,将持续跟踪督促有关县(市)和单位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工作。
七、进一步做好财政管理和预算收支的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强化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努力提升财政收支精细化管理水平。严格按要求将各级各类财政收支纳入预算,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和监督,推动绩效评价结果与政策完善、预算调整有效衔接。
(二)进一步推动惠民政策落地见效,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持续推进助企纾困、乡村振兴、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民生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大力推进教育、就业等政策落实,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形成监管合力和服务动力,实现政策执行全过程跟踪督办,确保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三)进一步强化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效益。强化各部门单位预算执行主体的责任,增强预算约束意识,科学合理编制预算,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把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纳入全过程绩效管理。加大项目评审工作力度,夯实项目库建设管理基础,科学精准编制项目预算,促进预算规范高效执行。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按照州委建设“五个新黔南”目标任务和“贯彻二十大、实现新跃升”大比拼安排,聚焦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主责主业和经济监督职能定位,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切实发挥好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为黔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