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6日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
州审计局副局长 戴孝琪
州人大常委会:
我受州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2年度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审计整改工作的安排部署和推动落实情况
(一)强化政治担当,夯实责任抓整改。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整改不力就是失职、不抓整改就是渎职”思想。今年以来,州政府领导主持召开审计整改部署会、推进会、调度会13次,把整改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来抓,进一步夯实县(市)和州直部门整改主体责任,各整改责任单位在思想上进一步提高认识、在行动上进一步狠抓落实,不断增强审计整改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针对整改问题清单,重点督促三都县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落实和资金审计整改、部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整改以及国有企业资产审计整改等未完成整改的问题。州政府对审计整改提出明确要求,做到逐一“过堂”、逐一分析,做到季季推进、月月调度、时时掌握整改情况,有序推进整改工作,使整改结果见真章、见成效,确保问题按时逐项整改到位。
(二)强化标本兼治,多措并举抓整改。建立相应的制度机制,扎实推进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通过采取召开整改工作会议、印发整改督办函、实地检查整改效果等措施,明确各整改责任单位整改主体责任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审核责任,有效的防范了推诿、扯皮、回避问题等情况发生。对于已发现和揭示的问题,着眼治理消化存量,深入剖析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制度性漏洞,健全相关制度,完善相关措施,并推动部分苗头性问题前置整改,达到治标又治本的效果。截至目前,建立健全长效机制86项,提出整改建议 21条,通过多举措、多方位抓实抓细抓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三)强化贯通协同,形成合力促整改。建立政府主导推动、部门具体落实、审计日常督促,各类监督联动协作、主管部门齐抓共管的审计整改工作总体格局。纪检监察、巡察、组织、督考等部门汇聚监督合力,织密扎牢监督网,以“钉钉子精神”督促问题整改,推动问题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建章立制到位,形成多维监督综合叠加效能。2023年审计机关会同纪检监察、督查考评、财政等部门联合开展现场督促检查5次、向州纪委州监委、州委巡察办提供审计报告25份、移送问题线索6件、整改台账4份等,同时推动审计查出问题第一时间得到整改,提升审计整改工作质量和成效。
二、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截至2023年10月11日,《2022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201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67个,整改率83.08%。通过整改,上缴国库1,021万元,促进财政资金拨付3,240万元,归还原资金渠道1.01亿元,清理支付账款712.2万元,调整账目2,447万元;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86项,追责问责80人次,其中:
(一)财政管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应整改问题18个,通过规范预算编制、统筹盘活结转结余资金等方式,推进17个问题完成整改,整改资金5,050万元。
(二)州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一是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应整改问题13个,通过修订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决策程序、及时兑现应奖补资金等方式,推进完成10个问题整改。二是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应整改问题17个,通过落实预算执行“双监控”,清退违规收费等方式,推进完成15个问题整改,整改金额661.76万元,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7项。
(三)重点专项资金和公共投资项目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一是长顺县学前教育专项资金审计应整改问题11个,完成10个问题整改,整改金额2,192万元,制定和完善制度10项。二是黔南州档案馆图书馆建设项目竣工结算审计应整改问题10个,完成3个问题整改。
(四)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一是三都水族自治县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落实和资金审计应整改问题30个,三都县按照“一案一策一专班”原则,对其中每个问题均制定了一个具体整改方案,并实行“包保机制”,强化问题整改落地见效。目前已完成29个问题整改,整改金额1,000万元,制定完善制度3项,追责问责10人。二是医疗保险基金和“三医联动”改革专项审计调查应整改问题42个,通过追缴多付资金、建立药品使用监管机制、督促医疗机构落实药品集采政策等措施,目前已完成38个问题整改,整改金额2,490万元,制定完善制度38项,追责问责48人。
(五)国有资产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一是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审计方面,应整改问题35个,相关单位通过清理完善制度,完成23个问题整改。二是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方面,应整改问题7个,通过追责问责以及相关单位调整账目,7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三是企业国有资产审计方面,应整改问题18个,相关企业通过建立健全内控制度、规范工作流程、追责问责等方式,完成15个问题整改,整改金额5,259万元,制定完善制度4项,追责问责10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人。
对以上未整改到位的问题,相关县(市)和单位已对后续整改作出了计划和安排。
三、部分问题未整改到位的主要原因
截至2023年10月11日,未完成整改的问题34个,未完成整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需要完善相关手续方面涉及17个问题。由于历史背景和原因,相关建设手续欠账时间久远,人员、人事几经变动,加上部分建设单位主观上不够重视建设项目程序,建设过程中又未及时完善相关程序,导致情况愈更复杂,增加整改难度;客观上也有决策、管理不专业,导致问题久拖不决,特别是工程类建设类项目。
二是需要资金解决方面涉及11个问题。问题整改涉及的金额较大,目前州县两级财政偿债压力巨大,欠账多,保运转十分困难,无资金保障整改,导致问题整改难以到位。
三是需要对各项资产进行清理方面涉及6个问题。资产盘点、清理核销,清理处置环节多、流程长,部分相关资料缺失难以完善,短时间内难以整改到位。
四、进一步做好审计整改的工作措施及建议
继续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有效整改、巩固和拓展审计整改效果为目标,将整改贯穿审计全过程,把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与审计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摆在同等重要位置一体推进,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强化监管意识,夯实审计整改主体责任。督促被审计单位围绕全州工作大局,尤其是对惠民政策落地见效,增进民生福祉的问题,进一步压实整改主体责任和强化主管部门监督管理责任,认真落实审计建议、建立整改台账、制定整改方案、细化整改措施,确保问题逐条逐项整改到位。二是进一步强化业务指导,推动审计整改落实。州审计局要充分听取整改责任单位的意见,厘清问题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主动认真研究被审计单位在整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协助解决整改的难点或堵点,推动所有问题全部整改到位。三是进一步强化跟踪督促检查,促进审计成果转化。以整改台账为起点,把督促审计整改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抓手,对每个问题的整改进行全过程跟踪督促,突出加大重大问题整改督促力度,定期组织审计整改“回头看”,推动审计成果向治理效能有效转化。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审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把推进审计整改工作作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试金石,严格落实州政府的部署安排,按照州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要求,持续加大对未完成整改的事项跟踪督促力度,把“当下治”与“长久立”有机结合,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不断巩固和深化审计整改成效,推动审计整改提质增效,为推动我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