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准确名称】
罗甸县革命烈士陵园。
2.【地理位置】
位于罗甸县城南面龙坪镇和平路望月巷200处。
3.【保护管理单位情况】
县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为罗甸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管理的股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3名,其中:管理人员1名,专业技术人员2名。设所长1名。
4.【建设及改扩建时间】
2010年,县委、县政府多方筹集资金200万元,将已具备条件的41位革命烈士及17位罗甸县抗日阵亡官兵,在烈士陵园设立烈士墓碑;2011年7月进行维修改造;2012年4月将全县散葬烈士墓迁入烈士陵园内;2014年5月进行保护及维修;2019年进行提质改造。
5.【保护范围】
保护范围20余万平方米。
6.【设施概况】
罗甸县烈士陵园内有凭吊广场、双拥广场和罗甸革命老区纪念馆。其中烈士纪念广场建有人民英雄纪念碑、烈士墓及英烈墙。
7.【英烈事迹、历史事件和重要战役】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激发铭记历史、发奋图强的爱国情怀。1929年12月,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广西发动了百色起义,创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烈火从左右江流域燃烧到红水河两岸。1930年11月,根据党中央指示,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率红军主力北上,留下韦拔群、陈洪涛等红七军第21师在右江流域和红水河两岸坚持革命斗争。1930年8月至1932年8月,桂系军阀对右江革命根据地进行三次大规模军事围剿,革命斗争形势严峻。1931年10月,右江独立师党委、右江特委根据邓小平同志“上贵州发展”的指示,派右江独立师政委、右江特委书记陈洪涛等人来罗甸进行革命活动。
8.【所获市级以上称号】
2011年被列为“省级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和成都军区“百县军民共建红色历史文化景点”。2015年被评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荣誉称号。2022年被评为“贵州省退役军人思想政治研习基地”。
9.【宣教活动、祭扫活动】
每逢清明和烈士纪念日期间,罗甸县烈士陵园都精心组织祭扫纪念活动,对广大干部职工、退役军人、青少年学生等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通过“兵校长”红色讲解员、拍摄宣讲视频等多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