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无障碍浏览
  • 适老化
  • 长者服务
  •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体育旅游
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黔南如何发力?

荔波一直是黔南旅游发展的龙头和核心。

2023年1月,省委、省政府确定将荔波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这是黔南推动旅游业加速发展的重大机遇,是黔南强化旅游对经济牵引作用的重要途径,更是黔南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最直接检验。

一年来,黔南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用好“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和“世界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两张世界级旅游名片,对标世界级旅游标准,聚力提升旅游格调品位,举全州之力将荔波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加快推动黔南旅游产业化实现新突破。

省、州、县的强力推动下,荔波旅游业乘势加速起飞。

有数据显示,2023年荔波旅游游客269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26亿元、过夜游客231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43%、48%和22%。其中,小七孔景区接待游客突破620万人,同比增长359%,门票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346.92%。今年春节期间,荔波县累计接待旅游人数60.32万人次,同比增长70.97%,旅游总收入5.17亿元,同比增长73.32%,接待过夜游客6.67万人,同比增长142.23%,创历年春节假期最高。

旅游数据的突飞猛涨,无疑为疫情后的旅游业复苏注入了强心剂。然而,这距离“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目标,仍任重而道远。

将荔波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黔南干什么、怎么干?

唯有抢抓贵州“奋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黄金机遇,抢进“旅游+”跨界融合发展新赛道,有效发展旅游业新质生产力,才能推动黔南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新质生产力引领旅游产业化和高质量发展,是黔南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必选新路。

底气从何而来?

荔波旅游资源一直被外界看好,多年的辛勤耕耘,荔波旅游业正在厚积薄发。

这不,全国“两会”期间,省委书记徐麟的一句“黄小西吃晚饭”,带火了贵州文旅。“贵州‘黄小西’,邀请你来‘吃晚饭’”迅速登上热搜,网友纷纷留言喊话,“黄小西,我们要来吃晚饭”。省委书记的宣传推介和代言,为贵州文旅引来了大波流量,也让荔波小七孔狠狠风光了一把。

与此同时,荔波“搭载”贵州宣传片登上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地球绿宝石”的美景让外国友人赞不绝口。

荔波拥有众多独一无二的特意性资源。据2017年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成果,荔波已查明的旅游资源共1109处,其中五级旅游资源,即特品级、世界级旅游资源9处,四级旅游资源14处,类型丰富、完整性好,自然生态、民族文化、历史文化、观赏游憩等价值很高,其中小七孔等景区景点具有世界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是黔南将荔波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底气。

经过多年打造,荔波这张名片越来越得到市场认可。“十三五”期间,荔波县接待游客年均增长35%左右,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33%左右。特别是贵南高铁开通运营以来,荔波旅游旺季时间显著延长,热度持续高涨。

这几年,荔波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大批综合实力强、带动力明显的旅游品牌企业,这些企业在市场导向、服务理念和企业管理等方面,推动荔波旅游在思想上、管理上、机制上实现转型升级,旅游经营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成为荔波旅游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作为地球同纬度上绝无仅有的喀斯特森林,荔波赢得了享誉世界的“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品牌和称号。“抬头张家界,低头九寨沟”的绝美风景,加上奇特的瑶族风俗,古朴的布依山寨,神秘的水族文化,荔波已成为游客心中念念不忘的“白月光”。

发力点在哪里?

“村”味十足的“村BA”火爆之后,很多人才幡然醒悟,乡村篮球赛不是我们民间最习以为常的传统项目?为什么在黔东南台盘村就能火出圈?

“村BA”“村超”的火爆霸屏,值得整个旅游业深思:我们旅游核心卖点在哪里?旅游产品亮点在哪里?旅游市场引爆点在哪里?旅游业的发力点在哪里?

事实上,“村BA”火爆的背后,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鸣,它体现了农村地区群众在摆脱贫困后对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这也是乡村文旅振兴吹出的新号角。

今天的旅游,竞争高度白热化,常规的旅游产品和项目已很难生存。与不断提高的市场需求相比,很多地方存在品牌弱化、产品老化、人气低迷等问题,一些景区惨淡经营,生存难以维系。

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迫切需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旅游出行消费发生了深刻变化。旅游早已过了简单卖风景、卖历史、卖文化的阶段,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旅游方式正由景点观光向休闲度假、深度体验转变,旅游空间正由景区景点向旅游目的地转变,旅游业态正由产业自身循环向全面融合发展转变,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已经不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精不精”“刺激不刺激”,只有足够新、足够奇、足够特,才能吸客源、引流量。

反观自己,我们的文旅融合产品创新不足、科技赋能文旅开发不足是不争的事实。

面对旅游需求的新变化、旅游供给的新特点、旅游产业体系的新格局,只有正视差距,补足短板,才能抢占高质量发展制高点。

事实证明,千篇一律、千景一面、似曾相似的旅游产品,注定会失去旅游魅力和竞争力。唯有抓住游客心理,沉下心来盘点优势,激活存量,打造增量,以“新”促“质”,推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创意开发出令人叫绝又叫座的景观和产品才是王道。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远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动力。只有将旅游领域的科技赋能、数字转型、文旅融合等落实到可触摸、可体验、可评价的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和旅游业态上,才能锻造出旅游业新质生产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才能达成。

如何形成合力?

五指成拳才能力出一孔。

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需要资源整合、产业融合,更需要全州力量的通力协作和配合。

在去年9月25日召开的全州旅游工作会上,州委书记唐德智强调,各县(市)要围绕“世界级”定位,以“世界级”标准和“世界级”眼光来谋篇布局,自觉聚焦荔波这个“极核”,结合自身旅游资源特点,找到与荔波旅游形成互补发展的结合点,在把握好重点突出与适度均衡、合理分工与相对独立、发挥优势与协同发展的原则下,突出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真正与荔波实现功能互补、客源共享、产业联动,形成相互补充、共同支撑的格局,努力构建多主体多要素融合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

要深入分析本地在自然风光、区位条件、民族习俗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找准具有代表性的优质旅游资源和特征,提炼形成指向更加精准、特点更加鲜明、更能激发游客兴趣的旅游主题,统筹推出一批各具特色、宜赏宜游、品牌响亮的精品线路和高质量旅游产品,努力提升黔南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要在做好“资源、服务、客源”三篇文章上狠下功夫,在“资源”文章上突出解决“有什么、可能做什么”的问题,做到精准分类施策;在“服务”文章上突出解决“让游客满意和多消费”的问题,对标国际标准补齐服务短板,通过市场化方式招引一批旅游龙头企业和品牌企业,以自身服务的高标准拉高行业服务标准,实现全州整体旅游服务水平大提升;在“客源”文章上突出解决“做出了什么、吸引谁来游”的问题,紧扣“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谋划布局一批新业态新产品,不断满足游客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和品质消费需求,针对不同的游客类型,推出不同档次的旅游产品,打造一批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旅游项目,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吸引更多游客来黔南旅游。

除了州内各县(市)形成合力,还要与省内外的景区景点联动起来,跨区域开发精品旅游线路,打通境外游客引流渠道。同时,将旅游产业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有机融合,为游客提供更加全面和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只有挖掘新价值、发展新业态、探索新模式、抢进新赛道,整合全州旅游资源,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全州旅游互补、互联、互动的相融共进模式,才能稳固荔波在全省旅游领域的“极核”地位,发挥其对区域旅游的吸引力和辐射带动力,让荔波这枝“独秀”变成全州、全省、全国的“众星捧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