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市
一、主要措施
一是及时成立了福泉市卫生健康大数据“聚通用”示范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聚通用”示范工程建设工作;提质达标县级医院内信息化建设,医院科学编制“一院一策”院内信息化建设提质达标方案,争取以资源换资本,市场换建设,招商引资模式引进第三方投资。二是着力推进基层“三云”(云HIS、LIS、PACS)建设。积极协调对接州公平台建设方工程师到福泉市对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线下集中培训“云HIS、LIS、PACS”系统,累计集中培训2天共90余人次,并下派工程师深入各基层医疗机构驻点实地建设和指导。“云HIS”新系统于5月9日开始试运行,截至目前,福泉市卫生院全部实现新系统上线运行使用,通过“云HSI系统”共收治门诊病人178915人次,住院病人470人次,享受医保报销的143650人次,数据上传州平台对接。
二、主要成效
实现卫生健康数据互通共享。一是县级医疗机构按照黔南州卫生健康数据地方标准规范一期(医疗业务类)、二期(管理类)标准,积极与州平台对接打通接口,精准化完成数据治理并将数据上传州卫生健康大数据平台。二是乡镇/社区医疗机构统一州级部署“三云”系统后,打通公卫与医疗数据互联互通,实现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公卫数据共享。
三、下步打算
一是实行大数据“聚通用”示范工程建设调度,加快推进建设进度,适时了解乡镇卫生院的(云HIS、云LIS、云PACS)运用使用情况。二是多方协调建立福泉市数据交付中心,整合全市医院内部的不同数据资源,实现全市、医共体总院与成员单位医疗信息的数据共享。三是持续推进县级医疗院内信息化建设提质达标建设,以资源换资本,市场换建设,招商引资模式引进第三方投资。
贵定县
一、主要措施
一是贵定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按时完成前置机、网络环境改造及远程账号等准备工作;二是按照州卫健局统一调度,按照按黔南州医疗卫生数据规范集V1.0一期、二期视图标准完成视图开发及数据治理,并按照平台反馈情况及时完成整改;三是按照黔南州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对接开发文档及时间要求,按时完成接入黔南州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交互信息系统工作。
二、主要成效
一是完成数据校验并上传数据;二是接入黔南州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交互信息系统,按标准上传影像、超声、检验检查结果及报告,三家医院已安装共享互认插件电脑终端131台,插件使用率100%,并正常开展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
三、下步打算
一是认真处理好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组织管理,如期推进相关工作,确保任务落地落实。二是切实保障数据安全可控。全县公立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产生的医学影像数据,通过医疗卫生专网在州卫生健康大数据平台数据存储中心进行存储、交换和调用,严格把控与第三方公司合作事项。三是高效开展互认工作。统筹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与院内信息化技术厂商协商,抓紧实施系统操作培训。
瓮安县
一、主要措施
一是瓮安县人民医院与州卫生健康大数据平台的连接,完成第一期数据治理开始规范上传相关视图。与瓮安创景医疗公司签订了框架协议,由该公司牵头,负责医院院内信息化达标提级建设工作。与第三方合作,优化编码服务工作,与农商行开展银医合作,完成医院HIS系统更换和自主设备投入。二是瓮安县中医医院根据县级医疗机构院内信息化“五、四、三”提级达标建设工作要求,结合县级医疗机构目前实际情况,经积极对接与协商,目前拟商议由黔南州联通公司通过B端资源(云胶片、SPD、银医通、处方流转、远程会诊)置换方式开展医院院内系统提级达标一期建设,第一期建设投入资金预计1400万元。三是瓮安县妇幼保健院积极与软件公司及平台公司开展数据治理及校验工作,确保数据有效完整的上传;开展院内检验检查互认共享数据上传信息系统建设,优化上传数据,提高上传质量。
二、主要成效
一是瓮安县人民医院依靠黔南州聚通用平台,实现医院数据和医共体分院数据互联互通;截至目前,投放自助设备14台,实现自助挂号122931人次,自助医保结算188816人次,开展远程诊疗3538次;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系统上线运行以来,医院共上传检验报告数量69583条,检查报告数量9752条。二是瓮安县中医医院通过州卫生健康大数据平台,为群众提供挂号、咨询、购药等便捷服务,同时助力医院管理者实施医院精细化管理,医务工作者开展远程诊疗、远程查房等高效优质服务。截至目前,处方流转17次,结果互认664次。三是瓮安县妇幼保健院医疗检验检查互认平台接入后共完成检验结果上传7238次,检验结果上传842次,互认项目开单2134次,医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还可以降低患者的治疗成本。
三、下步打算
一是瓮安县人民医院完成电子病历应用功能4级上报并通过评审,持续推进医院院内信息系统达标提级建设工作,争取早日实现互联互通4级、智慧医院3级,智慧服务3级建设。二是瓮安县中医医院继续加强医院信息化工作,切实推进医院大数据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全面汇聚。三是瓮安县妇幼保健院继续加快和优化大数据平台数据上传和治理工作,继续推进医疗大数据的应用。
荔波县
一、主要措施:
平塘县
一、主要措施:
独山县
一、主要措施
罗甸县
一、主要措施
一是强化统筹调度,组织县级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要求开展卫生健康数据治理工作,确保卫生健康数据实时向州级平台传输。二是积极调度县级公立医院开展院内信息化达标提级建设工作,按照“一院一方案”要求,拟写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并要求医院针对信息化建设内容进行可行性评估。同时组织医院认真开展调研工作,清楚掌握3家县级公立医院的B端资源数量。三是充分整合优质的B端资源,吸引第三方投入资金为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四是落实部门协作,积极对接投促、发改、工信、审计及司法等部门,对招商合作协议进行审核,确保建设合规合法。
二、主要成效
一是盘活了医疗卫生资源。通过采取招商引资模式开展信息化建设,有效缓解县级公立医院的资金压力,合理利用医院B端资源进行招商引资,节省了医院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同时提升了医院B端资源的价值,使得医院B端资源价值最大化。二是提高了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通过开展视图制作、接口改造、HIS系统对接及插件安装等工作,目前已经顺利完成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系统建设的第一、二阶段任务,为实现区域内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全覆盖打下扎实的基础。三是强化了医疗数据应用。通过卫生健康数据治理,打通了基层卫生健康数据向州级传输的通道,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三、下步打算
一是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步伐,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院内信息系统、网络传输、数据安全保障等工作进行提级增效改造。二是加快县级公立医院院内信息化达标提级建设,加快招商引资进程,完善招商引资手续,尽快启动项目建设。
长顺县
一、主要措施
一是对照“443”建设标准,结合医院实际,拟定《信息系统达标提级三年行动方案》,分阶段、分步骤推进工作落实。二是结合长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推进实际,统一调度17家乡镇(社区)卫生院HIS、LIS、PACS系统,打通县、乡医院数据流通壁垒。三是及时调度,保障上传数据及时性、完整性。梳理及调度解决数据上传中存在的问题,并与软件接口开发方及州级平台运维人员保持密切沟通,有效解决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二、主要成效
一是数据按要求进行上传,为全州后期数据分析和数据运用提供好支撑作用。二是实现HIS、LIS、PACS系统县、乡互联互通。
三、下步打算
一是力争年底完成电子病历4级建设。二是持续推进互联互通4级乙等及智慧服务3级建设工作。
一、主要措施
一是成立了由分管副局长任组长,局相关科室,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负责人为成员的龙里县卫生健康大数据“聚通用”示范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抓好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目前,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已完成与州卫生健康大数据平台的连接,并完成第一期数据治理开始规范上传相关视图;县妇幼保健院向平台上传一期数据还在不断修正和校验中,预计月底能完成数据治理工作。三是根据县级医疗机构院内系统提级达标工作要求,龙里县结合县级医疗机构目前实际情况,经积极对接与协商,目前拟商议由龙里县电信公司通过B端资源(云胶片系统)置换方式开展龙里县人民医院院内系统提级达标一期建设,第一期建设投入资金预计400万。
二、取得成效
一是医院数据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实现全面汇聚;二是医院信息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实现纵横畅通;三是医院便民为民服务更加优化。截止目前,龙里县通过数字分级诊疗远程系统参加省级教学培训523次,开展远程诊疗1543次,县级医疗机构对乡镇及卫生室开展远程诊疗3328次,开展培训73次;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系统上线运行以来,县级三级医疗机构共上传检查报告数量6338条,提醒次数10066次,互认次数422次,调阅次数1541次,检验报告数量25378条,提醒次数10654次,互认次数511次,调阅次数2109次,大大减少了群众就诊时间,进一步降低了群众就医费用。
三、下步打算
一是继续加快县妇幼保健院“聚通用”示范工程建设进度;二是继续做好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聚通用”示范工程具体使用工作;三是继续加强医院信息化工作,切实推进医院大数据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全面汇聚。
三都县
一、主要措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