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无障碍浏览
  • 适老化
  • 长者服务
  • 个人中心
长顺县深入推进全国紧密型县域医疗共同体试点建设

近年来,长顺县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方针,深入推进全国紧密型县域医疗共同体试点创建,通过统一平台管理、人员管理、业务管理、财务管理,着力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繁”问题,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多发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县医疗集团中心医院获全国“医共体十佳原创模式”荣誉称号;医共体案例《深耕医共体建设做专、做特、做强龙头医院》成功入选“第二届全国医共体建设优秀创新成果展”。


统一平台管理,赋能共享医疗数据

投入2000万元建设县域医共体集成平台,优化预约就诊流程,全面推行“诊间支付、科间结算”等一系列信息便民服务措施;接通公卫系统接口,建立远程会诊中心、远程心电中心、远程影像中心和远程检查检验中心等六大检查检验中心,打通县级3家公立医院、17所乡镇卫生院和51个村卫生室之间的数据壁垒;充分赋能信息数据,对实时数据进行监控和管理,推动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诊疗数据、公卫数据及其他医疗有关信息数据赋能共享,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


统一人员管理,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按照“总量控制、动态管理、自主招聘”的原则,将新增的279名备案编制全部纳入县医疗集团编制总量统一管理,实行按需设岗、以岗定人、竞聘上岗制度,重新核定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优先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人需求。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多点执业,全力优化医药卫生人才队伍结构。用活“两个允许”政策,推行临聘和在编人员同工同酬,采取绩效考核制撬动职工积极性。与改革前相比,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增幅达73.7%,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比增幅达68.8%。人均绩效收入增加了19.3%。

统一业务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按照“集团化做强县级龙头医院、区域化做活乡镇分院、网格化做实村级卫生室”的工作思路,探索推进医辅科室“一中心、一主任、一流程”工作模式,实行管理共同、利益共同、责任共同制度。强化医疗资源下沉,坚持以帮促带,推进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和医防深度融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整体水平。坚决落实药品零差率销售,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杜绝药械违规线下采购、过期使用和管理不规范等风险问题,降低群众就医成本。与改革前相比,县域就诊率提高了34.53%,基层就诊率提高了19.86%,三四级手术占比增幅达7.1%,婴儿死亡率下降了3.46‰,0-5岁儿童死亡率下降了4.82‰;药占比降了3.84%,耗占比下降了1.96%。



统一财务管理,精准管控运营收支

制定出台《长顺县医疗集团中心医院资金管理办法》《长顺县医疗集团中心医院资金使用办法》等政策文件,抽调县财政部门财会精英担任县医疗集团总会计师,具体管理县乡两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实行县乡财务一体管理、一体预算、一体使用。建立财务内部审计机制,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合理管控医院成本,精准医院收支运营。与改革前相比,管理费用占业务总支出的比例降幅达2.97%,医院收支盈余逐年上升,较前期提升了13.6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