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8日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黔南州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州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4年全州和州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全州和州本级预算草案提请州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并请州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全州和州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全州各级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州对黔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州人大、州政协有力监督和大力支持下,严格执行州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预算,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州财政运行平稳有序。
(一)一般公共预算
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8.39亿元,剔除双龙经济区1.39亿元,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27亿元,占调整预算的100.1%,增长3.4%。其中:税收收入63.77亿元,增长5.9%;非税收入64.62亿元,非税占比为50.3%。加上上级转移性支付收入335.44亿元、一般债务收入95.6亿元、调入资金23.5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7.36亿元、上年结余52.69亿元、区域间转移性支付收入0.58亿元,收入合计683.56亿元。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03.01亿元,占调整预算的101.2%,增长7.9%。剔除双龙经济区支出0.79亿元,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502.22亿元。加上上解支出13.78亿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04.46亿元、调出资金2.64亿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3.25亿元、区域间转移性支付支出0.53亿元、结转下年支出35.89亿元,支出合计683.56亿元。收支平衡。
州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8亿元,占调整预算的100.2%,增长3.2%。其中:税收收入14.15亿元,增长5.8%;非税收入10.65亿元,非税占比为42.9%。加上上级转移性支付收入82.62亿元、一般债务收入0.85亿元、调入资金715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8.7亿元、下级上解收入7.24亿元、区域间转移性支付收入500万元、上年结余6.93亿元,收入合计141.25亿元。州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8.17亿元,占调整预算的103.5%,增长13.5%。加上上解省级支出4.16亿元、对县(市)补助24.83亿元、调出资金0.16亿元、一般债务还本支出0.94亿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4.65亿元、结转下年支出8.35亿元,支出合计141.25亿元。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州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10.97亿元,占调整预算的105.1%,增长15.2%。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6.37亿元、专项债务收入233.93亿元、调入资金2.64亿元、上年结转6.5亿元,收入合计580.41亿元。全州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62.31亿元,占调整预算的102.3%,增长31.6 %。加上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68.53亿元、上解省级支出4.41亿元、调出资金16.26亿元、结转下年支出28.9亿元,支出合计580.41亿元。收支平衡。
州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53亿元,占调整预算的163.2%。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98亿元、专项债务收入8.51亿元、调入资金0.16亿元、上年结余1.12亿元,收入合计19.3亿元。州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73亿元,占调整预算的80.8%,增长124.8%。加上专项债务还本支出6.59亿元、对县(市)补助1.83亿元、调出资金0.02亿元、结转下年支出5.13亿元,支出合计19.3亿元。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州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72亿元,占调整预算的113.2%,下降32%。加上上级补助收入670万元、上年结余0.74亿元,收入合计2.53亿元。全州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0.5亿元,占调整预算的101.5%,下降61.6%。加上调出资金1.87亿元、结转下年支出0.16亿元,支出合计2.53亿元。收支平衡。
州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033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65.3%,增长27.5%。加上上级补助收入368万元、上年结余621万元,收入合计2022万元。州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814万元,占调整预算的107.5%,增长184.6%。加上调出资金489万元、补助下级支出368万元、结转下年支出351万元,支出合计2022万元。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州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01.06亿元,占年初预算的100.8%,增长6.2%。全州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94.98亿元,占年初预算的102.5%,增长10.5%。当年结余6.08亿元,年末滚存结余86.25亿元。
州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75.36亿元,占年初预算的101.4%,增长6.4%。州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69.57亿元,占年初预算的103.3%,增长11.6%。当年结余5.79亿元,年末滚存结余79.64亿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
国家“一揽子”政策出台后,2024年全州新增债券261.17亿元,2024年全州政府债务限额1578.48亿元,全州政府债务余额1569.65亿元,未超过本地区政府债务限额。
二、2024年重点工作
2024年全州各级财政部门全面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紧抓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聚焦产业育财源、保增收,集中财力保民生、促发展,健全机制强监管、重绩效,积极稳妥抓改革、防风险,为推动全州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
(一)聚焦市场主体发展,夯实财源建设根基
一是加大产业支持力度。争取县域经济发展奖补资金4亿元、统筹安排“四化”资金2亿元、设立财源建设专项资金4000万元、市场主体培育专项资金1007万元,推动现代化工、新能源电池材料、精品旅游等重点产业发展。二是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统筹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12.24亿元,争取“四化”等政府投资基金6.47亿元、国债资金44.65亿元、专项债券9.22亿元,支持264个重大项目建设,有效发挥财政资金拉动投资、稳定经济的积极作用。三是缓解企业融资压力。积极发挥融资担保增信作用,州内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新增担保贷款1262笔,担保金额14.03亿元,担保费率均不超过1%,有效缓解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融资难题。
(二)聚焦支出结构优化,强化重点领域保障
一是建立“过紧日子”长效机制。制定从严从紧落实“过紧日子”1+9工作方案,提出39条具体措施,进一步加强临聘人员、公务用车、会议差旅、公务接待等方面的管理。二是全力清理盘活存量资金。全面开展“清账户、清资金、清项目”专项行动,对州级预算单位663个银行账户进行清理,收回实有账户资金1.85亿元,撤销财政专户12个、预算单位账户16个。三是有力保障重点领域支出。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全力压减一般性、非重点、非刚性支出,着力增投入、保重点。全州共压减资金9.47亿元,全部统筹用于亟需资金支持的重点领域和基本民生项目。全州九项民生类重点支出完成397.69亿元,占支出比重79.1%,增长7.8%。
(三)聚焦资金使用效益,提升绩效管理水平
一是构建前置评审机制。建立“以项目为源头,以绩效为导向,以控制为目的”的州级项目预算评审机制,剔除项目预算中不合理、不必要的支出,杜绝高估冒算。州本级全年完成预算评审项目153个,评审资金17.27亿元,审减1.34亿元,审减率7.8%。二是提升绩效监控效率。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实行“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实现”双监控,对违规支付行为及时预警、纠偏。通过对州本级1716个项目开展绩效运行监控,收回低效、无效项目资金1.12亿元。三是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在组织预算单位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全覆盖的基础上,对22个重大项目和10个部门整体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发现问题148个,正在督促涉及单位开展整改,向纪委监委部门移交线索3条,相关部门正在办理。
(四)聚焦财会监督运用,严守财经纪律防线
一是常态化开展财会监督。制定财会监督协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初步构建起财政部门主责监督、相关部门依责监督、各单位内部监督的财会监督体系;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对19家州直单位、2家国有企业开展会计监督,对5个专项资金项目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425个,向21家单位下达处理决定,责令整改。二是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围绕惠民惠农补贴发放领域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发现问题281个,推动发放群众补贴2.32亿元;对121家州直行政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借用财政资金、单位自有资金开展专项清查,发现问题117个,追回公职人员借款250.79万元。三是加大政府采购执法监督。制定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和需求管理工作措施,压紧压实采购人主体责任;加强对巡视巡察、纪检、审计交办线索办理,依法依规查处采购违法行为,共处罚8家违规供应商及1家采购人,切实维护政府采购的正常交易秩序。
(五)聚焦财政体制改革,稳固财政管理基石
一是深化推动州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出台州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州以下财政收入划分、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开发区财政管理等。二是加快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改革。制定科技、自然资源、交通运输领域财权与事权支出责任划分实施细则,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管理体系,进一步划分州县财权和支出责任。三是进一步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建立“1+3”预算管理制度和以项目库管理为源头的预算安排机制,打破“基数+增长”的固有预算安排模式,规范财政资金分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现全州预算数据的集中管理,在年初预算编制阶段共压减资金4.42亿元。
(六)聚焦防风险守底线,铸牢财政运行基础
一是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健全覆盖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动态监测、应急处置的“三保”管理体系,持续跟踪县(市)收支运行和库款保障情况,切实履行州级帮扶(兜底)责任,累计调拨县(市)资金21.2亿元,全州“三保”运行总体平稳。二是全力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科学制定全州债务化解工作方案,用好用足“一揽子”化债政策,牢牢守住了债务风险底线。三是完善信访舆情管理机制。制定处理信访事项“一清单两张图”、网上舆论引导和舆情调控管控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信访事项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和应对,有效减少负面舆情对财政工作的影响。
各位代表,回望2024年,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和财政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不高、财政“紧平衡”状态持续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应对。
三、2025年全州和州本级预算草案
2025年,预算编制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和州委工作要求,坚决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遵循“统筹兼顾、保障重点、公平公正、注重绩效、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全面实施零基预算,强化绩效管理,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一)一般公共预算
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增长3%左右,为132亿元。加上上级提前下达转移性支付收入、各级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资金、上年结转等,收入合计526亿元。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暂按471亿元安排(含上年结转资金和中央、省提前下达各项补助相对固定部分),比2024年年初预算数486亿元减少15亿元,下降3.1%。年度执行中,中央和省级非固定专项补助下达后,实际支出还会增加。加上上解支出、债务还本支出等55亿元,支出合计526亿元。收支平衡。
州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增长3%左右,为25.54亿元。加上上级提前下达转移性支付收入50.27亿元、调入资金313万元、县(市)上解收入7.06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4亿元、上年结余8.35亿元,收入合计99.65亿元。州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1.99亿元(其中:“三保”支出预算安排25.59亿元),比2024年年初预算数87.36亿元减少5.37亿元,下降6.1%。加上上解省级支出4亿元、州对县(市)补助支出11.76亿元、调出资金1.9亿元,支出合计99.65亿元。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汇总代编全州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44.33亿元,比2024年年初预算数140.9亿元增加3.43亿元,增长2.4%。加上上级提前下达转移性支付收入、调入资金、上年结转,收入合计177.57亿元。全州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48.38亿元,比2024年年初预算数129.88亿元增加18.5亿元,增长14.2%。加上上解支出、调出资金、专项债务还本支出等29.19亿元,支出合计177.57亿元。收支平衡。
州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6亿元,比2024年年初预算数0.06亿元增加1.54亿元,增长2566.7%。加上调入资金1.9亿元、上年结余5.13亿元,收入合计8.63亿元。州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99亿元,比2024年年初预算数2.78亿元增加5.21亿元,增长187.4%。加上专项债务还本支出23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0.62亿元,支出合计8.63亿元。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汇总代编全州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46亿元,比2024年年初预算数2.25亿元增加0.21亿元,增长9.3%。加上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转等,收入合计2.69亿元。全州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4亿元,比2024年年初预算数1.6亿元减少0.2亿元,下降12.5%。加上调出资金、结转下年支出等1.29亿元,支出合计2.69亿元。收支平衡。
州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66亿元,比2024年年初预算数0.06亿元增加0.6亿元,增长1000%。加上上级转移性支付收入0.04亿元、上年结余0.03亿元,收入合计0.73亿元。州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0.65亿元,比2024年年初预算数0.08亿元增加0.57亿元,增长712.5%。加上对下补助支出0.04亿元、调出资金0.03亿元、结转下年支出0.01亿元,支出合计0.73亿元。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汇总代编全州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10.19亿元,比2024年年初预算数100.2亿元增加9.99亿元,增长9.9%。全州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05.29亿元,比2024年年初预算数92.59亿元增加12.7亿元,增长13.7%。当年结余4.9亿元,年末滚存结余91.15亿元。
州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79.21亿元,比2024年年初预算数74.27亿元增加4.94亿元,增长6.6%。州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74.83亿元,比2024年年初预算数67.32亿元增加7.51亿元,增长11.1%。当年结余4.38亿元,年末滚存结余84.02亿元。
四、2025年财政主要任务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将深入学习中央、省委、州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于优结构、促发展、惠民生、防风险、深改革、强监督,为把黔南打造成全省高质量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提供有力财政保障。
(一)坚持以育财源为抓手,全力以赴挖潜增收
一是大力培育巩固税源。坚持稳存量、找增量,密切跟踪烟草、磷化工、金融、电力等重点行业税源,开展动态监控,确保存量税源持续发力;紧盯房地产、建筑业、装备制造业等重点产业,深挖细找增量税源。二是着力发展重点产业。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着力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统筹安排4.07亿元支持工业、旅游、人才、环保、农业等重点领域发展。其中:设立工业发展资金1.2亿元、旅游发展资金0.65亿元、项目建设前期经费0.3亿元、商务发展专项资金0.15亿元。三是强化非税收入调度。对非税收入实施精细化管理,开展动态监控,认真分析非税收入增减来源、变化原因,在确保完成收入目标的同时提高收入质量。
(二)坚持以强支出为重点,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切实兜牢“三保”底线。坚持国家标准优先、民生事项优先、项目入库优先、预算安排优先、资金支付优先的原则,足额安排“三保”支出预算;严控一般性、非重点、非刚性支出,按15%比例压减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二是全力保障民生领域重点支出。保持一定的支出强度,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方向,把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待遇水平摆在突出位置,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配套资金纳入预算保障。三是有力保障政府债券本息。积极统筹各类资产、资源、资金,足额编制法定债券本息预算并严格执行。
(三)坚持以强绩效为依托,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严格事前项目源头管控。扎实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和项目预算评审,对州本级新增预算安排50万元以上且符合评审条件的非工程建设项目和新建200万元以上工程建设项目开展预算评审。二是强化事中预算执行约束。常态化实施预算执行与绩效目标“双监控”,重点关注增发国债、专项债券及上级重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对偏离项目实时纠偏,及时清收无效、低效资金。三是做好事后绩效评价和结果运用。强化成本效益分析,做深做实重点绩效评价,延伸评价结果应用深度,探索重点绩效评价与预算安排硬挂钩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四)坚持以抓监管为手段,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
一是提高财会监督质效。进一步优化监督模式与方式方法,加强财会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有效形成监督合力;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理处罚力度,加强线索移交移送,依法依规开展追责问责。二是深挖典型形成震慑。强化问题导向,围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重点项目、政府采购领域等开展专项整治,在查处问题的同时深挖问题产生的根源,做到以查促改、以查促建,并加强典型案例通报,切实增强财会监督的震慑力。三是强化财会监督结果运用。将财会监督结果与预算安排和资金拨付挂钩,推动财会监督与财政管理深度融合,将财会监督成果作为预算管理、资金安排及制度建设的重要支撑。
(五)坚持以促改革为导向,提升财政治理效能
一是深入推进州以下财政体制改革。逐步制定教育、公共文化、医疗卫生领域州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清晰界定州以下各级财政事权;有序推动都匀经开区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州本级、都匀市与都匀经开区的权责关系。二是进一步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通过规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完善国有资本收益上交机制、加强国有资本经营基础信息管理等措施,加快形成全面完整、运行顺畅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三是积极探索财政金融联动机制。充分利用组合政策工具,积极推动从“财政单打”到“财金融合”的转变,加强财金联动,用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源,用金融资源推动经济发展。
(六)坚持以防风险为底线,有序推动债务化解
一是强化州县联动。坚持全州“一盘棋”原则,建立健全指挥调度机制,高效统筹全州资产、资源和资金,全力以赴防范债务风险。二是切实加强债务闭环管理。严格执行政府债务限额管理,从严审查政府投资项目,规范政府投资行为。
各位代表,2025年,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州人大、州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迎着挑战上、顶着压力闯、奔着目标干、用尽力气拼,落实落细各项重点工作,为奋力谱写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财政贡献。
附件5:黔南州州本级2025年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汇总说明.w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