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供销社聚焦“四个一批”盘活闲置资产迸发新活力
  • 单位职责
  • 领导之窗
  • 机构设置
  • 工作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依申请公开
  • 互动交流

黔南州供销社聚焦“四个一批”盘活闲置资产迸发新活力

发布时间:   字体:

社有资产是供销合作社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依托和物质基础,也是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抓手。近年来,黔南州供销合作社系统在深化综合改革过程中,大力推进实施基层建设创新,不断夯实基层组织体系,在重塑前沿服务阵地上狠下功夫,通过“四个一批”方式盘活利用资产,实现了强基层、扩服务的目标,让“死”资产迸发出新“活”力。

完善手续激活一批。组织州县两级供销社,围绕资产安全及社有资产所有权、坐落位置、产权、面积、价值、经营状况等进行资产清理排查登记,采取“一资产一档案”管理模式,对资产经营状况实行动态监管。通过摸清“家底”资产,收集各宗资产的证照和实物图片等相关资料,录入社有资产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形成一处资产一个电子档案的系统化管理,进一步做到资产管理和经营状况底数清、情况明。针对历史原因及当时国土政策不完善,部分社有资产在使用、建设、征用、拆迁补偿等手续不全,导致产权归属不清晰、变更登记难度大等问题。通过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出台社有资产办理免缴土地出让金或所得出让金返还企业用于抵缴新建经营场所应缴的土地出让金等优惠政策,邀请不动产登记中心和测绘部门,完善资产界址、面积、测绘报告等相关材料,完成不动产登记手续办理。2021年以来,全州供销系统对老旧资产手续完善数量118处,面积138.37亩,有效避免社有资产流失。如,独山县供销社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对8宗基层社社有资产按照商业经营性用途办理不动产土地登记手续,并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原则,将8宗老旧资产土地资产出让金、契税、印花税共计1779.4万元按原渠道拨回用于支持社有企业发展。

提质改造升级一批。为消除基层供销社老旧房屋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自筹资金的方式对老旧资产投资进行全面改造提升,经营服务范围覆盖农资服务、农产品收购包装销售、电商物流、农化服务等多种综合体经营服务,提质改造了一批基层闲置资产,使基层社整体面貌得到进一步提升。2021年以来,自筹资金共3319万元,改造资产22处,改造面积42.83亩。

招商引资建设一批。抢抓改革机遇,积极探索“租售结合”的模式,始终坚持以“融合发展、互惠共赢”为目标,在提升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上寻找“新”突破,通过招商引资、合作开发、引进社会资本等方式对闲置资产进行开发经营。2021年以来,引进社会资本1803万元对10处闲置的资产进行整体规划改造,改造面积达22.18亩,不断培植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如,福泉市供销社,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投入开发和承包经营方式,对陆坪镇老旧资产进行改造,建成集日用消费品、服装超市为一体的为农服务中心;新建门店13个开展农资供应、农副产品加工、日用百货销售等业务。

项目申报打造样板一批。积极抢抓贵州省财政支持全省供销社系统基层组织建设奖补资金政策机遇,进一步夯实为农服务的堡垒阵地,稳步推动基层改革创新发展,有效推动了各基层社老旧资产的改造升级,全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点面结合、上下贯通的基层组织体系。2021年以来,全州供销系统积极申报省级基层组织建设项目资金1394.02万元,在全州升级改造基层供销社7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