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着力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先后制定印发了2021年黔南州春季政金企融资对接活动周工作方案、2021年黔南州夏季政金企融资对接活动周工作方案和2021年黔南州秋季政金企融资对接活动周工作方案,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组织州级各单位、各县(市、区)按季度同步开展政金企融资对接活动,促进我州政金企合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春季政金企融资对接会现场集中签约18个项目,融资总额38.12亿元,县(市)政金企活动专场集中签约47个项目,融资总额为78.96亿元。夏季政金企融资对接活动已实现放款的项目29个,放款金额合计26.3亿元。秋季政金企融资对接活动共签约41个项目,签约金额39.87亿元。
二是着力聚焦防范金融风险。制定政策上发力。先后制定了《黔南州2021年度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工作方案》、《2021年度黔南州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工作绩效考核办法》,明确工作目标,理清工作思路,细化工作举措,强化权责匹配,进一步厘清州、县工作职责,压实各县(市、区)、相关州级部门和国有企业的工作责任,切实提高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能力。协调服务上发力。积极会同人民银行黔南中心支行、黔南银保监分局等金融监管部门做好黔南州高风险金融机构风险化解处置各项工作并取得有效成果,根据2020年4季度人行贵阳中支的评估结果,我州3家高风险金融机构均已完成风险处置任务达标出列,提前完成了工作任务。成立黔南州农村信用社风险化解处置工作专班,统筹黔南州农村信用社风险化解处置工作。截至二季度末,全州农信社共涉及风险处置问题93条,已对接92条,对接率98.9%,为下步稳定推进农信系统风险化解奠定了基础。监测预警上发力。积极开展“黔盾”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风险排查,对辖内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开展集中预防性谈话11次,500余人次;开展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违法广告排查清理工作,截至目前,共检查各类广告经营发布者530家,检查广告信息897条,出动执法人员165人次,监测各类广告信息1165条。案件处置上发力。进一步加强公、检、法、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动,“黔盾”专项排查联合整治期间,非法集资案件立案数4件,涉及金额19087万元,涉及人数752人;持续推进“汇信行”案件涉案资产处置工作,案发至今,共追回涉案资金4800余万元。加强监管上发力。根据黔南州实际情况,制订了《2021年度黔南州地方金融组织监管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了2021年监管工作的目标任务及工作抓手。通过“5+1”措施(开展一次评级、一次年检、一次风险排查、一次调研、一次警示教育、建立常态化监管制度),认真落实地方金融监管责任,促进行业有序健康发展。经评级,我州小额贷款公司C级6家,D级5家,E级3家。经审核,我州融资担保公司合格16家、基本合格6家、不合格1家;典当行合格1家、不合格1家。
三是着力聚焦助力乡村振兴。细化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措施。会同人民银行印发了《黔南州金融服务乡村振兴40条措施》,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投入、创新更多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推动新技术在农村金融领域的应用推广、撬动更多信贷资源投入等方面明确了黔南州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不断完善“六保一投”信用融资模式,在“启动保障、责任保障、产销保障、资金保障、风险保障、兜底保障、信用投放"的运行机制下,不断推广实施范围,助力农村产业调整发展。2021年继续加大对福泉、长顺该模式的信贷投入,力争罗甸、独山、贵定、龙里等县实现零突破。截至目前,福泉、长顺通过“六保一投”信用融资模式向208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累计发放优惠利率信用贷款1.2亿元。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持续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帽不摘政策”的要求,继续协调金融机构实施发放扶贫小额贷款,帮助有信贷需求的脱贫人口发展产业,2021年1-8月,全州新增贷款金额1.24亿元、贷款户数2691次。会同州乡村振兴局、黔南银保监分局持续指导各县(市、区)有序开展“民生保”推广工作,为我州因病、因灾、因意外返贫临贫易贫人群及时向省申报“民生保”保障,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获“民生保”资金6.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