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农村路”一直以来都是构建我州交通系统的“毛细血管”网络,对我州构建大交通格局、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黔南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系统谋划,高位推动,通过抓建设、强管护、推改革、优运输,奋力推进全州“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我州已累计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3个,12个县(市)省级示范县创建率100%覆盖,成功创建贵州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州,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 2014年以来,黔南州一直秉持着交通先行的理念,通过科学规划和系统谋划,举全州之力推动农村公路各项工作。十年间,“四好农村路”的“建管护运融”工作全面协同推进,为少数民族地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交通基础保障。

X932十字路至茶香刺梨沟段打通了农民致富路和旅游路,带动旅游发展的同时促进沿线住户增收。
抓建设,路网通达能力显著增强。十年来,我州实施乡镇通三级公路320公里、县乡公路提质改造1702公里、通村硬化路7809公里、“组组通”硬化路8495公里、危桥改造298座等交通项目,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含通组公路)从1.4万公里提高到2.6万公里,路网密度从41.5公里/万人提高到75.2公里/万人。打造“美丽农村路”4900公里,实现通村达组,农村通行条件更加安全便捷。
Y011水厂至威远公路神泉谷段
强管理,公路治理能力有效提升。十年来,黔南州紧盯制度、机制、机构、队伍等关键环节,率先在全省出台《黔南州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黔南州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黔南州农村公路绩效管理考核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不断建立健全了农村公路长效管理机制,全州农村公路运输领域连续9年无重特大交通安全责任事故。此外,黔南“哑铃式”“疏导式”“算账式”等治超模式成为全省超限运输治理典型,超限运输治理力度位居全省前列。
重养护,公路养护质效大幅提升。十年间,黔南州坚持以全面深化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为引领,出台《黔南州全面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黔南州深化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从顶层对市场化养护进行科学设计,全面实现养护市场化,农村公路管养工作连续9年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Y011水厂至威远公路穿行于粉黛草景点
优运输,交通服务水平快速提高。十年间,黔南积极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出租车行业和驾培行业改革,基本建成衔接顺畅、层次分明、科学合理的县、乡、村三级城乡公交客运网络,县城所在地公路客运站二级以上比例100%,乡镇客运站覆盖率100%,建制村汽车停靠点覆盖率100%,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县级发展水平AAA级以上100%居全省前列,群众出行成本降低30%—60%,道路运输客运服务群众满意度多年持续位居全省第一。
促融合,发展成果共享全面深入。十年来,黔南推动“公路+产业”“公路+旅游”等模式,规划建设“一路三带三环”美丽农村路经济示范走廊,将产业园区、500亩以上坝区、红色教育基地、乡村旅游景点、民族传统村落等串联成线、成环成网,实现了交通、邮政、农业、供销等部门现有节点资源衔接共享,促进城乡产业经济深化发展转型升级,助推全域旅游,带动如都匀毛尖茶和长顺高钙苹果等一批农茶旅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修一条路、造一片景、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愿景,长顺县水厂至威远公路、荔波县荔波至王蒙至瑶山公路成功获评为2023年贵州省“十大最美农村路”。十载栉风沐雨,十年华丽蝶变。十年来,黔南交通运输系统在“四好农村路”领域交出的“答卷”暖人暖心,擦亮了百姓的幸福底色。这是时间的脚步,也是发展的刻度。
度假村至大谷通组公路建成,带动了龙里油画大草原旅游业蓬勃发展。
未来十年,黔南州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优化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充分发挥交通运输行业“先行官”作用,结合黔南实际,统筹谋划,突出重点,立足贵州,放眼全国,在一张蓝图上实现黔南交通运输事业再上新台阶。
围绕“路网结构更畅通”目标,预计在2035年前,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公路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目标,推动工业、旅游、农村等产业要素集中的乡镇对外双通道建设,实现撤并后乡镇通达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100%;实现全州100%的示范小城镇、100%的工业园区、80%以上的3A级以上旅游景区等重要经济节点实现“二级以上公路连接、半小时以内上高速”;大力实施老旧农村公路改造和建制村通双车道建设,重要建制村通双车道比例达100%,提高乡村骨干路网通行能力和运行效率。
X920荔波至王蒙至瑶山公路 (板麦驿站段绿化)
围绕“管理水平更高效”目标,全面推进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各领域信息服务体系,推进交通运输智能化建设,实现交通运输新技术新业态发展行稳致远;加快构建体系完备、运转高效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机制,推进信息化、自动化监测管理,构建高效的养护科学决策机制;注重养护市场培育,推进养护设备和技术更新,提升养护机械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
X940高坡山至朱家山路段绿化养护
围绕“运输服务更均衡”目标,将客运站的闲置资源与邮政快递、与旅游发展、与互联网相互融合,为群众提供更加多元化、便捷化、个性化的服务;进一步深化“城乡客运+互联网”融合,发展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定制客运,实现“门到门”的接送服务,构建完善城际、城乡定制客运网络,提高城乡客运的市场竞争力;推进“城乡客运+货运+邮政”融合发展,打造县城至镇村、乡镇至建制村的农村客货邮融合线路,进一步加强闲散客运资源的统筹利用,构建集约高效可持续的城乡运输服务体系。
磨剑十年试锋芒,接续奋斗再扬帆。黔南的“答卷”绝不限于此,也绝不止于此。大潮激荡,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黔南交通运输系统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拥抱新时代,展现新气象,干出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