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县麻万镇鄢家山社区“三有力三精准三到位”创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省级示范安置区
  • 单位职责
  • 领导之窗
  • 机构设置
  • 政策文件
  • 工作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依申请公开
  • 互动交流

独山县麻万镇鄢家山社区“三有力三精准三到位”创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省级示范安置区

发布时间:   字体:

2022年3月,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独山县麻万镇鄢家山安置区作为全省唯一的“产业+东西部协作试点”进行创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重要批示指示,全力做好示范点(试点)创建工作,独山县运用“三有力三精准三到位”工作举措,努力将鄢家山社区打造为搬迁移民的幸福家园,取得初步成效。

一、工作举措

在省、州乡村振兴局、生态移民局及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的大力关心支持下,独山县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和东西部协作发展机遇,紧紧围绕安置点后续扶持,抓实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抓牢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两个基础”谋项目抓项目推项目,2019年至2022年,共投入7978.2万元,建设项目21个(其中东西部协作资金5250.2万元,建设项目13个),项目覆盖安置区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宣传、教育等领域,推动安置区经济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三有力”夯基石、务实效。一是组织领导有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定期听取生态移民部门情况汇报,统筹协调有关事项,确保改革试点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根据省、州下发的示范点(试点)创建工作通知及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及时制定印发了县级试点创建方案,成立以县领导为组长的工作专班,强化统筹调度,细化工作任务,明晰部门责任,对标对表按时抓落实。目前创建工作稳步推进,确保在8月底前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二是带动产业有力。在安置点已建成食用菌房24间、创业商铺50个、帮扶车间3栋、微型菇房15间、帮扶基地20亩等产业项目,在建项目还有农贸市场、农产品初加工车间等。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下发《稳岗补贴申请提示》《独山县创业扶持政策补贴和以工代训职业培训补贴实施细则》等系列文件,积极落实失业保险、就业帮扶援助补贴、以工代训补贴等援企稳岗政策,为企业复工复产和稳定生产护航;同时,加强与东部协作、强化产销对接,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促进独山“黔货出山”,推动安置点产业项目的健康发展,确保搬迁群众稳岗就业促增收。三是壮大集体经济有力。2019年以来,引进了广州钧裕皮具、兴农农业等优秀企业入驻安置区,创新“经营主体+就业帮扶车间+搬迁户”的发展模式,采取“保底分红+效益分红”的方式进行利益联结,按照每年不低于项目总投资5%的金额对搬迁农户和社区集体进行利益分红。2021年,鄢家山安置区集体经济总收入137.53万元,用于搬迁群众分红的占80%、100.39万元,用于壮大社区集体经济积累的占20%、37.14万元。

(二)“三精准”明举措、添动力。一是思路方法精准。创建工作始终遵循总书记的指引方向,笃定前行、感恩奋进,紧扣“产业+东西部”协作要素,利用安置区及周边土地资源,在广州市协作资金的持续注入下,精准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安置区产业带动就业。二是项目谋划精准。紧紧围绕安置点后续扶持产业、就业、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四个方面部署项目,2019年以来,鄢家山社区共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5250.2万元,建设项目13个,不断提升安置区后续扶持功能。三是工作措施精准。随着产业项目抢滩进驻,安置点社区可利用的厂房、土地等资源日趋减少。独山县努力探索创新模式,突破地域发展瓶颈,主动盘活征而未用的土地、低效厂房等闲置资产,2021年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833万元共建产业园,先后建成豇豆种植基地100亩,农产品深加工厂、海花草加工厂各1个,积极融入独山蔬菜种植、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发展,纵深推进项目发展。

(三)“三到位”促发展、惠民生。一是便民服务到位。基础教育先行,安排“东西部协作+省级资金”1405万元修建现代化幼儿园(鄢家山黄埔幼儿园),解决搬迁子女的就近入学;公共服务到位,利用中央资金1270万元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卫生室和基础配套等项目,完善社区综合服务、医疗卫生等服务功能,方便群众办事;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350万元补齐后续扶持,新建活动广场(同心广场)、生态停车场等附属设施,2022年还将布局智慧社区、消防安全、文体器材等设施设备,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基础配套齐全。统筹结余资金290万元建成了充电桩、公厕等基础设施,开展实体围墙、道路优化等项目改造,进一步提升社区宜居环境。二是移民增收到位。将创业店铺、帮扶基地、社区电商服务站等以相对优惠的价格出租给社区内搬迁群众用于自主创业;共认定扶贫车间8家,组织易地扶贫搬迁困难人员到扶贫车间就业;依托社区得天独厚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整合标准电机厂、轴承产业园、博裕电子、李记食品等26家企业资源优势,高效促进搬迁劳动力转移就业;用实公益岗位,2022年安排各类公益性岗位实行托底安置就业,目前在岗安置315人,每人年均收入4800元及以上。实现安置区稳定就业1543户3879人,有劳动力家庭“一户1人以上”就业,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确保搬迁群众稳定增收。三是市民融入到位。持续深化“六在院坝”社区治理模式,完善“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三位一体综合运行体系,推动社区“三治”融合;全力做好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志智双扶”行动,开展主题文艺演出活动3场、惠及搬迁群众1.3万人次,丰富搬迁群众文化生活,补齐精神短板,激发内生动力;积极开展“十比十评”等示范活动,通过选树典型,在比学赶超良好氛围中融入新环境;同时在社区开展“家庭教育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已率先开展了“世界冠军陪我过六一”等活动,并将在社区治理上着力,为社区打造家庭服务指导站,培育社区文明氛围,促进社区和谐稳定、融入发展。

二、工作亮点

2021年以来,独山县汇聚东西部协作等各方面的帮扶合力,用好用足用活平台、政策、资源优势,推动鄢家山社区产业蓬勃发展、环境稳步改善、群众安居乐业,努力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融入、有就业、逐步能致富,“产业+东西部协作”的发展样板正在形成。

一是协作资金注“活水”。近几年来,广州对社区产业发展的帮扶,从未间断。2018年群众搬迁入住社区以来,在东西部协作资金等各方面的持续推动下,社区产业从无到有,产业结构从单一到多元,群众增收方式、增收渠道逐步多样化。

二是“飞地”模式兴产业。社区地域有限,但支持社区后续发展的空间无限。独山县积极创新“飞地”模式,盘活闲置资产、唤醒沉睡资源,与广州市黄埔区共建产业园,铸就产业振兴新引擎。产业布局呈现多点纷呈、马力十足,一产向二三产串联发展,成为群众就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

三是多措并举稳增收。社区持续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在劳务协作上持续用力,在就业服务上用心用情,通过房租补贴、创业补贴、小微信贷等方式助力社区居民创业,多措并举拓宽群众增收路子。2021年,鄢家山社区居民委员会获“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5月15日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临时党委2022年第三次(扩大)会议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现场会、5月26日黔南州易地扶贫搬迁示范点现场推进会暨东西部协作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座谈会分别在独山召开,鄢家山社区探索“产业+东西部协作”的经验做法,获得了粤黔两地领导、同仁的一致好评,进一步增强了独山县创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将在省、州乡村振兴局、生态移民局及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的持续关心指导下,戒骄戒躁,携手广州市黄埔区合力共建“产业+东西部协作试点”安置示范区,为建设贵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打造东西部协作典范贡献“独山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