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旅游发展委员会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黔南州旅游发展委员会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2018-07-17 11:22 字体:[]

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委以旅游“九大工程”为抓手,以承办第十二届州旅发大会为契机,内抓旅游提质、旅游配套、业态创新、服务提升,外抓形象推广、品牌营销,加快打造综合旅游目的地步伐,较好的完成了2018年上半年旅游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宣传营销有声有色。一是通过开展黔南旅游形象宣传广告语评选、“摄影家镜头下的黔南旅游”主题摄影大赛等活动,征集到“观中国天眼·品都匀毛尖”等宣传主题口号,在提炼黔南旅游宣传主题、丰富旅游宣传精品素材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黔南旅游的知名度。二是指导各县(市)围绕民族节日、传统节日、红色文化开展“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不断丰富旅游业态。三是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广告营销。与CCTV发现之旅《美丽中华行》栏目合作拍摄黔南旅游人文与自然主题纪录片,并于5月份在发现之旅栏目及香港卫视进行展播。同时利用时下火爆的小视频、H5、互动小程序、移动直播等新形式宣传黔南旅游。针对重点客源地开展精准营销。先后在广州、佛山、安徽等地进行现场推介,并在广州重点商圈、高档住宅区和市区主干道等6条公交线路投放为期9个月的黔南旅游宣传车身广告,覆盖2.7亿人次。着力开拓境外客源市场。2018年上半年组织赴香港、澳门、台湾等地进行旅游推介,为开拓港澳台和海外旅游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重点旅游景区景点提质不断发力。一是中国天眼景区增设游客中心完成显示大屏1块、安检口3道、游客候车区500平方米、候车椅200张、上车通道2条二是荔波樟江景区,完成新建西大门服务区建设。茂兰景区路网建设道路内外交通全面通车,道路绿化完成80%,巴格旅游集散中心河道治理工程已完成,巴格服务区场平工程完成95%。洞塘旅游集散中心主体已完成,三是贵定农耕文化园大观园完成65%、匠人鲜花小镇完成60%。四是龙里双龙小镇巫山峡谷景区二期项目2018年计划投资1.6亿元,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五是积极推进绿博园项目前期工作,加大资金筹集,扎实推进由地方应承担的征拆等任务,完善了执委会宣传网站及网上办公系统搭建等。六是扎实推进欧洲乐园项目前期工作,征拆、电力线路迁改、安置区选址、安置区规划设计、项目配套设计等正在有序开展。

(三)旅游配套基础建设推进有精度。一是逐步构建旅游交通大环线。都匀市启动建设都匀市客运西站工程,并完成杨柳街经甘塘、螺蛳壳、团山至桐州旅游公路135公里的项目可研报告。荔波县完成了荔波至王蒙旅游观光公路、荔波至朝阳镇慢行系统,启动“绿宝石风情道”前期工作。龙里县完成莲花生态湿地休闲体验区11公里的沿河步道建设,完成十里刺梨沟10公里自行车道改扩建。平塘县甲茶景区--董朗--蚊子山旅游公路部分路段油面铺装完毕。瓮安县已启动草塘景区--岚关、草塘景区--瓮安港一级公路建设。贵定县加快推进28公里慢行绿道建设。二是加快旅游厕所建设进度。2018年我州拟建旅游厕所83座,其中AAA级旅游厕所13座,AA级旅游厕所26座,A级旅游厕所44座,总投资5090万元。目前已开工建设77座,开工率为92.78%,累计投资2189.2万元,完成计划投资的43%。

(四)“旅游+”配套产业发展有角度。目前,州政府已研究同意启动建设智慧旅游云平台,以互联网+旅游为载体,带动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平塘智慧旅游系统、独山智慧旅游平台已投入试营运;荔波在原有的智慧旅游系统基础上,已聘请软通动力公司建设荔波全域智慧旅游平台,现已完成初步验收工作;龙里双龙镇景区现已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其他县(市)在谋划筹建。以“互联网+旅游”为抓手,要求各县(市)要围绕旅游六大要素打造一批旅游+多产业支撑项目。贵定县推出了云雾茶、娃娃鱼面、刺梨系列产品、酥李、百合粉、紫皮大蒜、云雾花椒等十大农特产品;独山县提质升级西南飞虎航空低空飞行基地及净心谷景区飞行基地停机坪设施;福泉市三丰道家斋饭专用餐厅已建设完毕,正完善设施设备及室内装修;罗甸县已完成火龙果、罗甸玉、艾纳香等旅游商品开发;都匀市以秀色黔州文艺作品为基础,提升打造一台文艺演出产品;荔波县《水韵樟江》演艺节目正在改造升级,荔波盛世樟江公司打造的低空飞行基地项目已投入使用;龙里县正在打造以聚龙堂为首的龙头餐饮企业,进一步扩大龙里辣子鸡等特色餐饮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平塘县坛子鱼已成功注册专利,并在平塘天文小镇开设分店;长顺县建设了果园采摘点、QQ农场。

(五)不断优化旅游服务环境。一是做精、做细旅行社审批。2018年上半年,我州共审批备案旅行社1家,旅行社服务网点8家,依法依规吊销未缴纳质量保证金和旅行社责任险,以及长期不经营的旅行社2家。二是印发了《黔南州完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工作方案》等方案,有力指导各县(市)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三是狠抓节假日、汛期旅游安全生产工作。2018年上半年,州旅发委联合州安监、交警、市监、水务、国土等部门组成安全检查督查小组及暗访组,深入各县(市)开展了4次旅游安全联合大检查、旅游安全暗查暗访活动。四是认真进行投诉件的整理分析。2018年上半年,州旅发委质监所共接处旅游投诉23件,目前23件投诉均已结案,法定时限结案率100%。

(六)狠抓推动实施旅游精准扶贫。一是严格落实“五步工作法”,将旅游业发展成为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探索出“五带一保”(项目带人、景区带村、企业带户、资源开发带点、“旅游+”带面、多渠道保障贫困人口增收)旅游扶贫新模式。二是积极开展农村青壮年乡村旅游技能培训和贫困劳动力培训,从乡村旅游经营、食宿服务等方面在平塘、罗甸、长顺开展3期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共培训人员610人次。三是开展东西部旅游扶贫与结对帮扶工作,组织广州涉旅企业到黔南投资考察,初步达成了广州塔与平塘天文小镇,广中旅与惠水唐人坊等结对帮扶。

(七)温泉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厚植发展潜力。一是正在启动编制全州温泉发展规划。二是各县(市)已探测出温泉及地热水资源,相关开发工作正在有序的推进。瓮安县玉龙温泉、中铁问水镇温泉旅游度假中心已建成对外营业。都匀斗篷山温泉、茶都格尼斯酒店温泉等正在提质升级。

(八)旅游经济“进”度加大。从调度汇总看,2018上半年全州“国内过夜游客人数”和“入境过夜游客人数”2项指标平稳增长。预计完成接待国内过夜游客332.22万人次,同比增长15.26%;入境过夜游客5405人次,同比增长16.59%(最终以省旅发委统一反馈数为准)。

(九)成功承办了州十二届旅发大会。5月25日,遵循“高效、节俭、欢乐、祥和”的原则,围绕“品夜郎文化·游休闲乡村”的主题,州第十二届旅发大会在长顺县召开,推出广顺州署文化园、凤凰坝乡村休闲度假区、神泉谷休闲旅游度假区三个旅游新产品观摩点。

(十)党建工作执行有力度。一是将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等重要精神列入委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计划,并专题学习贯彻落实。同时,多次召开党组扩大会传达学习中央、省州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全体党员领导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信念”二是通过开展专题讲座集中轮训、网络媒体平台、个人自学等形式,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等重要精神。三是落实“一岗双责”,履行“两个责任”。多次召开党组(扩大)会议研究、安排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订委主体责任清单党组15项、党组书记7项、分管领导4项,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12份,层层传导压力,力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细落小、抓长抓常、真管真严。四是严格执行党内监督各项制度。落实好民主生活会、重要情况通报、谈话和诫勉、述职述廉、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重要工作制度。凡涉及“三重一大”等重大事项决策,委党组均召开会议民主协商、集体决策。今年上半年共召开党组(扩大)会议19次。2018年4月监察体制改革,综合派驻纪检组派驻我委,主动邀请综合派驻纪检组组长参加我委党组(扩大)会,并做好相关监督工作。五是继续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机关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以集中学习和自觉学习相结合,2018年上半年计划共围绕“两学一做”为主题开展学习2次,我委主要领导和党支部副书记给全体党员上党课2次。同时组织到独山瓮丙冲村、三都怎雷村扎实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二、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

一是个别县(市)旅游发展理念仍停留在建景区景点的阶段,忽视了基础设施、产业、服务等相关要素的综合配套和完善;二是问题导向坚持不够。个别县(市)对当地旅游发展的定位还没有进行研判,重点项目推进工作进度很慢,在提升服务质量、重建轻管的问题缺少有效的对策。三是旅游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的提升,智慧旅游、交通便捷、配套便利等方面的问题在旅游旺季尤为突出。四是体制机制问题仍旧存在“小马拉大车”局面,旅游部门人少事多统筹协调力度抓手不足。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和建议

一是加大旅游景区的提质工作。围绕旅游九大工程,积极打造推出能够吸引游客过夜旅游产品,围绕重点景区推动一批温泉项目建设,丰富业态,盘活存量,提质重点景区,增强吸引力。

二是强化重大旅游项目招商工作,拓展融资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引进外来资产,盘活现有资产,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支持,解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短板问题。

三是加强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以创建国家4A景区和打造精品旅游景区为抓手,完善景区标示标牌,加强厕所建设管理。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不断推动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以服务提升促进品牌打造,促进游客量增加。

四是继续推进精准营销。结合我州旅游产品布局和旅游市场需求,认真谋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旅游营销。深挖卯节、端节、吃新节等民族节日节庆活动内涵,打造新颖、独特、极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针对学生开展寒暑假营销,针对老年人开展罗甸暖冬度假营销等,增强黔南旅游市场的知名度,吸引游客。组织协调好广州千团万人游黔南活动,不断优化旅游线路,让更多旅游在黔南过夜,拉动旅游消费,助推脱贫攻坚。

五是因地制宜出台优惠政策。我委正在拟定《黔南州促进旅游业发展奖励扶持办法》,通过对涉旅单位、从业人员进行奖励,争取留住客人过夜,提升我州入住率,大力培育黔南州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地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