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旅游局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黔南州旅游局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发布时间: 2016-06-28 10:55 字体:[]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按照省委、省政府推动旅游业“井喷式”增长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州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的“实施大旅游行动战略,打造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以及全州经济工作会议、州“两会”提出的工作目标要求,内抓产品、服务,外抓宣传推介,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统筹安排,及早谋划,扎实推进,有力地促进了全州旅游经济的稳步增长,为下半年旅游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主要工作推进情况

 (一)旅游产业发展实现高位推动。州、县(市)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旅游的工作格局,州委常委会、州政府常务会、州旅游发展和改革领导小组会、州旅游工作会等15次会议研究部署旅游工作。州旅游工作会上,州长向红琼主持,州委书记龙长春亲自部署旅游工作,对全州旅游发展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并亲自督导。通过全州上下党政一把手的亲自推动,全州旅游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二)旅游产业发展实现“井喷式”增长目标。根据省旅游局反馈,2016年第一季度,我州实现旅游总收入123.32亿元,同比增长47.1%,增幅排名较去年相比提升了3位,全省排名第四;旅游接待人数1524.33万人次,同比增长42.9%,实现第一季度开门红。

5月,我州实现旅游收入56.72亿元,同比增长62.99%,旅游接待人数702.6万人次,同比增长58.4%。1—5月我州实现旅游收入233.33亿元,同比增长51.2%,旅游接待人数2811.62万人次,同比增长47.5%(其中:接待入境人数11.33万人次,增幅93.68%,接待国内游客人数2800.29万人次,增幅47.36%;接待省外游客1462.04万人次,增幅89.09%)。

预计上半年我州实现旅游收入293.9亿元,同比增长55.2%,旅游接待人数3588.39万人次,同比增长50.6%(预计入境人数15.62万人次,同比增长113.68%,上半年接待国内游客人数3572.77万人次,增幅50.41%;接待外省游客人数1901.75万人次,增幅96.77%)

1-5月旅游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69亿元,同比增长108.78%。预计上半年完成36.9亿元,同比增长111.34%。

(三)旅游产品和服务设施建设取得新提升。全州每个县(市、区)启动新增1家4星级酒店和1家高规格的政务酒店的建设,启动2个4A级旅游景区建设,87个乡镇各启动一个3A级景区建设;开发打造14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同时大力推动“旅游+”融合发展,大力培育旅游新业态。截止至2016年5月底,推出贵定四季花谷、惠水好花红“桔乡花海”、独山飞凤谷、都匀三江堰等10个新景区(点)。大力加强服务设施建设,每个县(市、区)启动100公里以上沿山、环湖、亲水、穿林的生态旅游步道建设;启动6个低空旅游项目建设;创建1-2个汽车营地;创建20个特色主题客栈和20个特色主题酒店。2016年计划建设101座旅游厕所,预计投资4342.785万元,截止5月底止,开工建设76座,完工15座,已完成投资2253.985万元,完成投资比例52%。全州初步形成了抢抓机遇、齐抓共管的旅游“好花更红”的发展氛围。

 (四)旅游营销取得新突破黔南州与广之旅、南湖国旅等6家旅行社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开展联动合作,多渠道发布黔南旅游资讯5400余次;与中国国旅北京总部恰谈开拓国际旅游市场的合作,已形成合作方案;开展黔南旅游宣传“大篷车”全国巡展活动,该活动一直持续到今年10月底,将覆盖100多个城市,直接受宣传游客500多万人次,到目前为止,已巡展了30多个城市,直接受宣传游客40多万人次。通过参加各种展会、举办推介活动等,半年来,全州共投放旅游宣传画册、旅游折页等各类宣传资料4万余册(份),全面提升“生态之州·幸福黔南”旅游整体形象和知名度。

(五)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新探索。一是《黔南州旅游体制改革工作方案》,黔南州政府常务会议已经讨论,正在修改完善,争取尽快组织实施;《黔南州推进山地全域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黔南州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定,修改后印发实施。二是省编办已批复黔南州旅游局更名为“黔南州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职能配置和人员充实工作正在完善之中。三是《黔南州乡村旅游客栈(民宿)等级划分及评定标准》、《乡村旅游服务质量通用规范》、《黔南州茶园旅游景区等级划分及评定标准》等地方标准。已通过专家评审,修改完善印发实施。

(六)省十二届旅发大会筹备取得新进展。承办省旅发大会黔南州共谋划98个项目,涉及500多亿元投资。目前已启动的重点项目“主会场(中轴迎宾广场)”完成进度40%;“天文体验馆”整体形象进度完成60%;“法思特(FAST)两个观景台”主体全部完工,计划2016年8月完工;二级游客服务中心及停车场主体全部完工;星辰天缘酒店、FAST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分别完成整体形象进度完成60%;围绕大会需要的道路建设(改造)项目等倒计时推进。惠水县正在规划建设沿涟江水路和两岸陆路景观带-好花红乡村旅游点的提升打造,形成水陆并进的旅游观光景观;罗甸县围绕绿城·桃花源养生小镇-沿霸王河观光带,边阳玉都北殿、西峡洞,边阳可视范围内的风貌改造等,将边阳打造成为大射电项目辐射的重要旅游节点。

(七)全民旅游培训工作取得新成绩。已完成对2016年新进导游250多人岗前培训;完成了180多人参加黔南州导游员、讲解员和景区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培训;完成了全州酒店管理和服务人员200多人参加的培训。组织开展了荔波县饭店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100多人参加的专题培训、福泉市承办州旅发大会接待人员、讲解员200多人参加的培训。其他培训工作有序开展。

(八)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组织工商、公安、消防等联合检查组对全州30个旅游景区(点)、22家酒店、13家旅行社、16家客运站进行了多次大检查,共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共计139条,整改了85条, 6月底之前全部整改结束二是重点加强对“春节”等重点时段的检查,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专项打击整治。接处游客投诉15起,全部结案,办结率和满意率达100%,全州2016年1至5月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发生。三是与州督查督办局共同开展联合暗访工作,对全州各重点部门进行重点暗访,并对此次暗访中发现的问题,责令相关单位限期整改。

(九)狠抓党建工作,为旅游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为抓手,加强州旅游局党建工作,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党支部学习制度,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不断提高爱党爱国、爱岗敬业的素质。加强党风廉政教育,通过签订承诺书,加强风险岗位的监督管理,增强全体干部反腐倡廉的意识,提高廉洁行政、依法行政的能力,为全州旅游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要实现旅游业“井喷式”增长的目标,我们还存在以下问题和短板:

一是产品建设严重不足,业态不丰富,特别是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产品更是缺乏。二是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严重不足,接待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接待境外游客的能力更弱。三是旅游商品严重滞后,现在为止,黔南没有一件旅游产品列为省重点旅游商品。四是体制机制严重不活,缺乏资源管理统筹,没有形成共享机制,以县(市)为主的旅游产品开发机制,必然容易形成同质同构化,旅游宣传难以形成统一品牌。旅游部门统筹的职能非常弱化,难以将机场、客运、旅行社、旅游商品、酒店等统筹捆绑。这是形成了贵州“贵”,黔南旅游更“贵”的主要原因。五是旅游综合管理机制未形成。除了每逢节假日前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旅游市场秩序联合检查外,平时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基本上还是旅游部门单打独斗。

三、2016年下半年工作打算

2016下半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第十一届省旅发大会推进会会议精神和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黔南工作会议精神。以举办州两届旅发大会和承办省十二届旅发大会为契机,以FAST竣工、州庆60年周年活动为平台,立足建设产品、丰富内涵、优化品质、提升服务,积极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确保完成各项旅游目标任务。

为完成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促进我州旅游业井喷增长。

(一)着力布局山地旅游业态。积极开展全州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继续推动100公里以上沿山、环湖、亲水、穿林的生态旅游步道建设;积极推进荔波县完成首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初检验收工作。

(二)大力推动旅游产品建设。继续用好“20个旅游景区”建设平台,在上半年的基础上推动2-3个新景区对外开放。精心举办好福泉、罗甸第九届和第十届州旅发大会,同时加快十二届省旅发大会的筹备工作,不断打造旅游新品牌。根据黔南州政府出台的《州级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暂行办法》的规定,根据各县(市)申报情况,评定2-3个州级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延伸旅游产业链。在上半年的基础上,继续改造或新建100个旅游厕所。

(三)大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做好策划和融合,在扶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更好发挥旅游业的新主战场作用。将推出阳地村、拉片村、黄丝江边、音寨村、掌布村等14个生态优良、设施配套、种类丰富、特色鲜明、服务完善的省级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带动1000位农民工就业,使乡村旅游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的富民产业。

(四)大力扶持旅游商品开发。采取一些有效举措推进旅游商品研发,力争每县(市)、区今年至少包装推出1至2种独具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丰富旅游购物市场。我们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黔南州旅游特色商品评比活动,推出一批精品。逐步形成一批由地域标志性商品、地方特产和旅游纪念品构成的特色旅游商品体系,提升购物在旅游经济中的比重。

(五)大力优化旅游市场环境。以黔南旅游诚信网为依托建立旅游诚信记录平台;积极探索建立旅游警察队伍、旅游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度和旅游巡回法庭制度。推动互联网﹢旅游的在线旅游加速,全力打造黔南州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力争2016年完成黔南州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平台的建设并上线运营。不断优化旅游市场环境。

(六)着力完善旅游设施。继续推动建设景区连接道路150公里、停车场15个,新增观光车50辆;完善自驾游服务体系,推进以旅游交通引导标识、旅游交通导览图为重点的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系统建设,2016年新增旅游标识牌500块,努力将我州打造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友好型自驾旅游目的地。

    (七)着力精准营销,打响“幸福黔南”品牌。一是积极实施宣传促销“走出去”战略,聚焦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主要客源市场启动开发境外市场。2016年组织参加南京、厦门、上海、郑州、济南、北京、广州、乐山、乌鲁木齐等地旅游展会;在杭州、广州、上海、郑州、南宁、厦门、分别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组织赴马来西亚、韩国、日本、英国、瑞士等地海外旅展及推介活动。大力发展新媒体营销,线上线下配合。二是将统筹在高速、高铁、机场等进入黔南主要交通沿线、车站、收费站等地设置广告位,宣传黔南旅游;加强与中国康辉集团、港中旅、首旅等全面合作,形成全国旅游联盟。

黔南州旅游局             

2016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