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旅游局2015年工作总结

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黔南州旅游局2015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16-02-01 14:13 字体:[]

(一)主要旅游经济指标持续快速增长。2015年,我州实现旅游总收入422.59亿元,同比增长22.5%,旅游接待人数4765.45万人次,同比增长18%。

(二)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始终坚持重点项目带动发展,千方百计推进重点项目的开发建设。在项目实施中,充分发挥县市的主体作用,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序推进21个重点旅游景区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旅游产品升级。全州21个重点旅游景区项目2015年投资52.12亿元,累计在建项目129个。其中,12个省级重点旅游景区累计招商引资20次,签约项目23个,签约资金47.58亿元,到位资金24.8亿元,资金到位率52.12%,在建项目96个,完成投资49.02亿元,累计完成全年计划数157.11%;9个州级重点景区1至12月累计签约项目1个,签约资金0.12亿元,到位资金0.155亿元,资金到位率129.17%,在建项目34个,完成投资3.1亿元,累计完成全年计划数122.42%。112月全州旅游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81亿元,同比增长43.13%。完成旅游厕所建设115座,被国家旅游局通报表扬,评为“厕所革命先进市”,是贵州的三个受表扬的地区之一。

(三)积极开展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创建和旅游规划编制工作。2015年,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成功创建了我州第1个、全省第4个国家5A旅游景区。瓮安草塘千年古邑旅游景区也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惠水好花红、瓮安朱家山创建成3A级景区,提升了全州景区的影响力。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持续开展,《黔南州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和《都匀旅游产业建设发展规划》已通过州委常委会评审,待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拟将两个规划和配套项目库形成教学素材和对外宣传材料,列为全州各级干部学习的内容。认真贯彻落实蒙启良副省长在黔南调研时“认真找准天文地质和科普旅游的结合点,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按国际水平整体规划设计天文地质综合旅游区”的要求,及时编制《天坑群景区建设概念性策划》,目前已经召开征求意见会。指导各县市完善旅游景区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全省100个旅游景区、全州20个旅游景区规划编制和各重点景区的控制性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等编制工作,并指导各县市旅游规划与土地、农业、城市、交通、水利、林业等专项规划衔接,确保旅游规划项目落地。

(四)加大旅游市场开发工作力度。

紧紧围绕“生态之州·幸福黔南”主题形象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促销,全面推进旅游市场开发和信息服务工作。一是“走出去”成效明显。3月,在广州举办了三场“乘高铁·游黔南”黔南旅游产品热卖会;6月,“生态之州·幸福黔南”2015旅游招商推介会在广州举行;10月,“生态之州·幸福黔南”2015旅游推介会在上海举行。截至目前,共投放旅游宣传画册、旅游折页26万余册(份),通过宣传直接受宣传的游客达100万余人次。二是积极参加和举办大型节庆会展活动开拓市场。组织各县市积极参加于1月8日在都匀体育场举办的大型农特产品、旅游产品展现会。指导各县(市)开展好节庆旅游活动,如贵定2015中国苗岭贡茶之乡第二届贵定云雾山文化旅游节、惠水县“中华一家亲·两岸好花红”、荔波梅花节等赏花游、龙里龙架山郁金香赏花游、独山郁金香赏花季、平塘户外探险、福泉市的金谷春雪梨花节等。2月6日至11日,联合广州市电视台、黔南电视台举办“冠军带你游黔南”录播节目在《广州春晚》等省内外10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吸引了广州等珠三角地区市民的高度关注。开展2015年“黔南州中国旅游日活动—万人游黔南”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在网络与移动终端上迅速形成“神奇黔南”热点话题。以“世博茗茶·获奖百年”、建州60周年北京成就展为契机,大力宣传黔南产品、旅游资源。三是加强与旅行商和省内外主流媒体营销合作力度。2015年黔南州旅游联盟与广东省中国旅行社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康辉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等9家旅行社.联盟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与中国康辉集团、重庆大华国际旅行社等6家旅行社达成战略联盟合作;与《中国旅游报》、《新京报》、贵州交通广播电台等10多家省内外媒体合作全力宣传黔南州旅游产品,切实提高黔南旅游形象和市场占有率。

(五)旅游行业监管进一步强化。一是扎实抓好旅游安全工作。州旅游局高度重视旅游安全,年初召开了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明确了全年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与各县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在大七孔景区举行2015年景区安全应急演练。开展春节、五一、十一黄金周、“天津事故”、“两会”等重要时段、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二是强化旅游标准化工作,把旅游标准化作为行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加快以星级饭店为主导,商务酒店、经济型酒店为主体,以乡村旅舍、度假酒店、家庭旅馆、青年旅馆、特色酒店等为特色,建设规模适度、特色鲜明、富有文化内涵、与旅游景区特色相协调的旅游饭店体系,研究并修订《黔南州酒店和乡村旅舍(客栈)奖励政策》。指导县市创建5家五星级酒店和12家特色酒店,五星级酒店1家已完成内外部装修,年底可以投入试运营;2家已经建设完成;2家已经开工建设。特色酒店有9家已投入试运营,其余3家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三是成功创建1家4星级酒店,推荐上报1家4星级酒店。

(六)抓好旅发大会工作。成功办好第七届、第八届两届全州旅发大会,第七届旅发会共接待游客人数22.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6亿元,组织国外21个领事官员、120名外国游客,110多家境内外旅行社参会,实现州委、州政府提出“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目标;第八届旅发会为推动黔南大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州旅游局与柬埔寨、老挝、越南三国旅游部门代表达成旅游战略合作,开创我州国外旅游合作首例。同时表彰了近年来旅游发展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奖励规格和奖金为历年最高。截至目前,黔南州旅发大会已成功打造了平塘掌布、贵定音寨、三都咕噜、瓮安草塘古镇、惠水好花红乡村旅游、龙里双龙小镇等旅游新景区。认真做好省十二届旅发大会申报并取得成功,认真做好“省十二届旅发大会黔南执委会工作方案”和“省支持黔南州旅游产业发展支持意见”(代拟稿),已经州政府常务会通过,正在报州委和省政府指导调度省旅发大会项目资金1000亿,落实到项目的800亿元。

(七)教育培训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开展以“文明旅游·全民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活动,联合州旅游协会、州导服中心、州执法支队,对接州旅游培训基地(内贸学校)、州交通局和各县(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举办了“提升旅游服务人员接待水平培训”、“旅游系统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旅客运输从业司乘人员培训”、“提升市民旅游文明意识和服务意识宣传活动”、“黔南州2015年星级导游大赛培训活动”等系列活动。开展2015年导游员岗前(继续教育)培训,全年共培训导游、酒店、景区等行业服务管理人员570余人及涉旅企业148家(次),人数达1171人(次)。扎实做好导游考试相关工作,2015年报考人数441人,考生学历层次、人数比往年都大幅度的提高,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考生310人,同比增长37.16%。指导各县(市)开展了不合理低价、虚假广告、购物点违法经营、旅游纪念品市场、旅游景区环境卫生、旅游市场合同格式条款、旅游领域安全生产、沪昆高铁(黔南段)沿线旅游环境等12次专项整治活动,并联合公安、消防、质监、安监、食药监等部门联合开展督查检查工作。全年总计检查涉旅企业172家/次,其中星级酒店46家/次、旅行社74家/次、景区42家/次、旅游车队10家/次,提出整改意见153条,已全部予以整改。共接处投诉39起,已全部结案,结案率达100%。全年没有发生旅游安全事故和重大投诉。

(八)加强旅游体制机制改革。按照贵州省旅游局《贵州省旅游景区体制机制改革2015年度工作方案》和《关于加强旅游景区体制机制改革督查调度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了《黔南州旅游景区体制机制改革2015年工作方案》,指导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福泉古城文化旅游区、平塘县大射电—天坑群景区、瓮安县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4个国有控股旅游景区进行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离体制机制改革。

(九)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和党建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制订《黔南州旅游局“三严三实” 专题学习研讨工作方案》,党组书记率先带头,领导班子成员写出重点发言材料,分别召开 3次“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研讨会,查找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确保专题教育效果,为全局干部职工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统一思想,增强了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二是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成立局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认真落实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和主体责任,全面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下发《中共黔南州旅游局党组2015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将我局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逐条分解落实,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格局。同时充分发挥纪检组监督责任,围绕“四种形态”,将监督执纪问责做深做细做实,对违法违纪苗头性问题,及时督促纠正。

三是积极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全局党员干部职工立足自身实际,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章程》《廉政准则》,剖析个人思想、能力、作风、廉洁从政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同时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工作,以局纪检组张惠为组长的课题组参加《贵州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大额资金使用有效监督研究》,荣获2015年国家旅游局旅游纪检监察课题研究二等奖。

四是加强机关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学习制度》、《会议制度》等九项制度并严格执行,进一步规范我局干部职工的管理、激励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促进良好工作作风的形成,并加大制度督促整改落实力度。

五是扎实开展党建扶贫、“三亮一创”、“志愿者服务”等工作。局领导带头多次深入扶贫联系点荔波县佳荣镇、文峰社区等,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指导生产,扎实开展扶贫帮困工作,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成果共享问计于民,促进了全州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