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黔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 2024-09-03 09:17 字体:[]

2024年上半年,全州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文体旅融合,大力实施“四大行动”,全力推进旅游大提质,奋力推动全州文化、广电、旅游、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现将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2024年上半年,全州文化广电旅游系统聚焦“荔波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目标,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推进“两大提升”“四大行动”,全州旅游产业化取得显著成效。1-5月,全州接待过夜游客400.8万人次,同比下降2.7%(公安部门反馈数据),接待入境游客3.41万人次,同比增长959%;游客人均花费为1058.19元,同比增长1.9%。

(一)深入实施旅游产业化“四大行动”。一是推进旅游市场主体培育行动采取定期走访、调查摸底普及政策、指导申报等措施,切实推动企业发展壮大截至5月新增规上(限上)涉旅市场主体12家全州目前涉旅市场主体共4.18万家,预计2024年度申报省级服务业龙头企业不少于3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表一库三清单”,策划141个文旅招商引资项目,累计投资额166.66亿元,同时遴选10个重点项目储备,上半年已开展5次外出招商活动已成功新签约7个项目,总投资额18.84亿元顺利实现了“双过半”的目标。二是推进旅游业态升级指导帮助全州15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和16家旅游小镇每家至少完成2项业态产品的提质升级,确保州内旅游业态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提升游客体验感。都匀市足球小镇积极打造区域性青少年足球赛训基地,承接省州赛事,争取承办国家级赛事。茶文化小镇打造毛尖茶景观、打造民国特色旅拍妆造体验业态,并引进《春花厌》剧组进行置景拍摄。荔波县樟江旅游景区提质升级“踏瀑戏水”户外拓展研学项目,开发东门大厅咖啡店等业态。瑶山古寨景区提质升级瑶池民宿水吧项目,推出拉懂吉二期民宿建设。荔波古镇培育了一批高端民宿业态,正在打造“沉浸式剧本游”项目。龙里县龙里油画大草原景区推出了滑雪场业态深受游客喜爱。平塘县中国天眼景区旅游特色商品展销店已完成建设FAST科学研究与数据处理中心访客中心目前已经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预计8月底正式运营。天文小镇已制定了“一日、二日、三日、五日”的研学课程和路线,并与都匀市、惠水县等县(市)的学校及各研学机构、旅行社洽谈合作引流。三是抓实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围绕品牌创建、示范创建、市场整治和执法监督持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指导爱丽斯国际酒店、港龙大酒店申请评定四星级饭店,指导龙里双龙镇景区、猴场会议会址4家文旅企业申报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在荔波举办黔南州导游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大赛暨红色讲解员大赛民宿管家培训等共开展文旅行业人员培训11期,培训人员640人次。上半年,全州共出动执法人员5378人次,检查文化和旅游市场经营场所2210家次,办结案件38件。推进贵州省入境旅游支付服务便利化,部署了142个外卡POS机和5个兑换点/ATM,满足入境游客的支付需求。完成“新进导游员”证件派发,开展岗前培训560余名挂靠导游年审四是加快盘活存量项目。坚持市场化原则,精准分类施策,强化重点突破,通过“七个一批”推进闲置低效旅游项目盘活。上半年完成盘活销号8个,全州37个项目已盘活19个,为全省盘活销号最多的市(州)。净心谷酒店项目已于5月8日完成1.2亿元文旅基金投放,组建了“黔南州独山县净心谷度假区(酒店)项目盘活现场工作组”,全力推进工程建设进度,计划9月试运营。《独山净心谷度假区项目规划》初稿已经州县评审修改,正对接省级组织专家评审。三都龙门游客接待中心一期项目已于2022年10月16日试运营,达到初步盘活效果。二期改建为龙源公司风电项目相关设施设备产品的研发制造基地,目前,项目正在施工阶段。

(二)以项目为抓手推动旅游产业化。一是推动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推动建设荔波县王蒙小镇旅游提质升级建设项目等2024年度省、州旅游产业化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30个,总投资94.86亿元,其中总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3个,总投资56.35亿元,2024年以来完成投资1.56亿元。优化项目投资管理模式,1-4月,全州文化、旅游和体育领域(在库项目2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7亿元。二是积极谋划申报项目资金。共组织谋划2024年文旅基金申报项目21个,总投资56.7亿元,拟申报基金20.58亿元。多轮次赴县(市)指导基金申报,邀请项目业主企业参加省文旅厅基金培训会,组织召开州级基金培训和项目评审会,积极跟进重点项目申报,协助对接解决申报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组织全州谋划储备文化旅游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项目89个,总投资19.53亿元,拟申报设备更新补助15.47亿元,指导独山盛典演艺设备更新项目等6个项目参与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在州级联评联审中支持樟江旅游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8个文旅项目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三是启动贵南高铁沿线休闲康养度假旅游带规划。《黔南州贵南高铁沿线休闲康养旅游度假带提升改造项目发展规划》《独山净心谷景区(含酒店)项目规划》正在开展编制工作,预计6月前完成初稿。四是精心规划黔南旅游环线。为了更全面地满足游客的需求,特邀北京江山多娇规划院、上海航空国际旅游集团、贵州千岛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业内知名机构,共同完善了黔南度假旅游环线的规划。规划明确了黔南进出口和集散地的布局,通过一主四辅的进出口设计和一主两辅的集散地规划,力求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旅游服务;涵盖了南环线(贵阳-惠水-罗甸-平塘-独山-都匀-龙里-贵阳)和北环线(贵阳-龙里-都匀-福泉-瓮安-贵阳),包括了小环线(都匀-独山-荔波-三都-都匀)。五是打造推广黔南精品旅游线路。秉承全州旅游“一盘棋”的原则,充分利用荔波大小七孔核心景区和中国天眼等核心资源,与周边县(市)旅游景点进行有机串联,精心打造并重点推出了“环贵阳黄金旅游线路”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54条。推出的贵州·黔南“穿越贵南之旅”体育旅游线路获评2024年全国春节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六是精准匹配客源市场提升黔南旅游影响力。积极组织州内文旅企业前往澳门、昆明、深圳、天津等地开展宣传推介及招商活动,借助当地主流媒体,深入推广黔南的文化旅游资源、特色产品以及精品旅游线路,实现累计600万人次的曝光。在贵阳地铁2号线车厢、广州夜游珠江游船以及贵广高铁专列上投放了黔南文旅广告。精准匹配贵阳、广州市场以及贵广、贵南高铁沿线的客源市场,展现黔南的旅游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潜在游客对黔南旅游的兴趣和关注,进一步提高了黔南旅游的市场影响力与占有率。

(三)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一是优化公共服务设施。文化方面,积极推动实施12个基层综合文化站(中心)高质量发展示范建设项目、10座旅游厕所提升改造、4个省级“城市主题书房”建设工作,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体育方面,指导县(市)申报健身步道项目10个、共计103.6公里、农体工程补充维护更新项目181个,社区健身路径或3人制篮球场59个,计划建设“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项目41个、乡镇农体工程提升示范项目11个,争取到省体育局支持省十二运项目资金1600万元和州级配套资金130万元。广电方面,完成黔南州应急广播平台建设方案设计及报审工作,全州通过应急广播系统播发应急、气象、宣传类信息3万余条。完成22个黔南州广播频率使用许可证申报工作,有序推进酒店电视操作复杂专项治理工作二是丰富文体服务供给。文化方面,围绕布依、苗、水、瑶等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开展系列主题文化活动。结合苗族“四月八”、布依族“六月六”、州庆“八月八”、水族“卯节”“端节”等时间节点,统筹整合资源,在中宣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统一部署下,深化拓展“好花红”文化体验行品牌活动,目前已开展“遇见梅好·相约美荔”2024荔波第十九届梅花节、贵定县2024年金海雪山欢乐季系列文化活动、2024黔南州第十届“好花红”文化旅游季(独山·黔韵花灯)系列活动等,截至目前,全州共组织开展文化活动1000余场次。体育方面,指导县(市)重点打造1—2项特色赛事,精心策划举办了中国·黔南体育舞蹈季系列赛、黔南州第八届运动会暨“市界杯”群众体育联赛、2024黔南州“圈际杯”全民健身市集系列赛等“四季黔南”重点赛事,全年完成申报2024年度各类体育赛事活动暨贵州省品牌(自主IP)体育赛事共20余个。截至目前,全州共举办群众体育赛事活动200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50万人次。三是创新举办赛事活动聚人气。一方面,“好花红”文化体验行为载体,策划具有黔南特色的文化体验活动,持续推动“文化+体育+旅游”有机结合。通过与体育旅游欢乐季、“圈际杯”等体育品牌活动深度融合,目前已开展2024中国•黔南体育旅游欢乐季系列赛、黔南州“好花红”文化体验行暨长顺县第三届乡村戏剧节系列活动,丰富游客文体旅体验产品。持续升级打造中国·黔南体育旅游欢乐季系列赛品牌IP,全年共策划系列赛事活动共15项。初步达到体育赛事吸引游客、促进消费的目的。另一方面,创新举办州第八届运动会。本届州八运会通过优化办赛时间,拉宽竞赛空间,以赛事为载体,打破赛会制常规,采取分站积分赛制,分会场覆盖全州十二县(市),促进引流增效,推动体旅融合发展。据分析,八运会赛事活动预计引流超100万人次。四是提升广播电视节目及宣传服务质量。组织参加2023年度贵州省广播影视节目奖评奖工作,共报送196件广播电视节目,其中电视类105件(获得一等奖1件,二等奖5件,三等奖24件,新媒体类67件(获得一等奖1件,二等奖1件,三等奖19件)广播类24件(获得三等奖7件)开展2024年“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重点项目申报、2023年度广播电视公益广告扶持项目及第28届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评奖申报,组织参加播音主持作品评审工作,共报送15件作品,电视类7件,广播类4件,新媒体类4件。

(四)做好文化保护利用基础工作一是四普组织筹备工作有序推进。制定印发《黔南州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建方案》《黔南州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方案》,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形成工作合力。于6月在三都县举办黔南州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业务培训暨试点推广,全州十二县(市)共89人参加培训。二是持续推进非遗保护及传承发展。2024年我州争取到相关各级关工作经费559.5万元,组织38个州级非遗项目申报省级非遗名录,开展省级非遗研修培训3期,培训非遗传承人群105人。紧扣州委、州政府关于水族水书文化挖掘整理相关工作要求,系统性进行水族水书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开展水族文化研究课题。目前已共完成民间文化传承人普查400余名,为下一步水族水书水文化相关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持续加强非遗体验空间建设在荔波古镇景区、荔波瑶山古寨景区、三都赛马城、荔波县瑶山瑶族乡拉片村黔之南非遗艺术体验中心等地建设州级非遗体验空间4个,目前已完成建设方案。积极组织参加盘州市举办的省旅游商品大赛工作,获得2金,3银,1铜,1优秀的成绩

(五)加快推进体育强州建设。一是青训中心建设稳步推进。按照省局“一主四辅”的布局,明确提出“四个一”的具体措施(建设一个州级中心、布局一系列基地校、推出一批足球班级、形成一套体系),目前已基本完成黔南中心男女甲乙四支精英队伍选拔,并于5月24日圆满完成启动仪式。目前,依托州联合体校、州青训中心的足球后备人才训练链和成才通道正在逐步形成,青少年足球已成为助力全州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去年以来,我州共获得省体育局支持项目100余个,项目资金8500余万元。特别是都匀足球小镇,共获得省体育局项目资金支持3000多万元,有力推动了都匀足球小镇成为全国知名、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足球综合体之一,为建设黔南足球青训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积极做好省十二运筹备工作。制定印发了《贵州省第十二届运动会黔南州前期筹备工作方案》,明确了主会场、设置了分赛区等事宜。组建了省十二运前期筹备工作专班,目前已完成对全州体育场馆、场地、体育设施设备暨接待能力调查摸底和现场评估,省体育局支持省十二运项目资金1600万元和州级配套资金130万元已经到位。完成了承办2023年全省青少年各单项年度锦标赛暨省运会测试赛、赴六盘水考察学习该市承办省十一运宝贵经验等工作;结合我州优势项目和青训工作实际,依托黔南州联合体育运动学校(以下简称州联合体校)推动备战队伍建设,采取“一体多翼”的办法,积极启动备战队伍建设,目前备战运动员有451人。

(六)强化安全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一是制定印发了《黔南州文广体旅行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方案》2024年全州旅游安全大排查、旅游秩序大整治、旅游服务质量大提升行动工作方案》《黔南州文化和旅游、文物、体育、广电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等系列方案,在重要节假日联合州交通、公安、商务、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四个督导组,深入12县(市)对A级旅游景区、星级酒店、网吧、娱乐场所、文保单位安全隐患开展排查和督促整改。节日期间,安排州级文旅部门副县级领导分别对各县(市)进行包保,开展督导检查二是持续开展旅游市场整治工作。围绕重点领域、重点时段、重点内容、重点行业乱象开展市场监管。特别是在“清明”“五一”等重要时间节点,持续开展旅游市场整治工作,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欺骗、强迫或变相强迫游客购物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等。上半年,全州共出动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人员5172人次,检查文广体旅市场经营单位2072家次,办结案件37件。三是畅通投诉渠道,及时有效处理旅游投诉。明确专人受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转办的投诉(咨询),并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办结。实行投诉首问负责制,节假日值班制度,确保接处投诉的工作人员跟踪办理直至案件结束,提高旅游投诉处理效能。

(七)宣传营销强势推进、招商引资初见成效。坚持围绕事件做营销、围绕热点蹭流量,组织策划东北“小冻梨”研学团冬游黔南营销活动,全网浏览量超1.5亿。举办了“青青黔南·清新自然”黔南文旅专列发车及线下宣传营销活动,推出了“来黔南 上春山”系列话题营销活动,组织开展“寻奇黔南”城市品牌宣传推广活动。邀请韩国、粤港澳地区网络大V进行寻奇黔南采风之旅。组织开展8次内外旅行商黔南踩线活动,邀韩国旅行商、品贵旅游联盟国内外知名旅行商代表等总计超过400位专业人士前来踩线。官方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知乎等公众号表现活跃,信息发布及时,累计曝光量超过300万,新增粉丝1万余人。围绕景区运营、连锁酒店、特色餐饮以及地接服务等领域,制定了“一表一库三清单”,策划141个文旅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外出开展招商活动6次,拜访意向企业10家,新签约项目7个,总投资额18.84亿元,到位资金5.13亿元。

(八)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党的建设总要求,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通过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辅导等形式,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把巡察整改贯穿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全过程,将整改作为提升工作质效的有力抓手,不断在工作中查短板补漏洞、强规范促提升,以务实的举措提升整改成效。强化机关作风建设,对局机关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清理完善,创新推出机关干部考核办法、干部上讲堂制度等,推动全局机关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上半年,虽然我们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我们的工作离州委、州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旅游产业化推进不平衡。荔波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规划尚未落地,部分县市在培育企业入库上办法不多,有的县(市)在市场定位上仍然模糊不清,部分闲置低效旅游项目盘活难度较大。二是文化基础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仍然存在短板,县市文物保护缺乏专业人员,有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手工艺面临即将失传的危险等等。三是体育赛事虽然多、频次高,但缺乏在国内有影响力的户外运动和赛事。四是宣传营销仍然存在薄弱环节。没有找到黔南旅游话题的引爆点,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在境外宣传营销方面步子迈得还不够大。

三、下半年打算

(一)突出重点抓好暑期旅游。一是抓好汛期过后的安全隐患排查。坚持把旅游安全作为旅游产业的生命线,对洪水过后可能出现的滑坡、塌方、落石和湿滑路面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二是从旅游厕所管理入手,提升景区运营管理服务水平。把提升旅游厕所形象作为景区形象的第一要务,下功夫抓好厕所日常保洁和管理。做好客流高峰应急、疏散、分流工作,做好景区购票、乘车、游览等服务工作,强化景区车辆停放、垃圾清运、摊贩设点、非遗体验、购物消费等场景管理,切实提高服务水平。三是优化产品线路。结合优惠政策的出台,通过市场化的手段,以荔波小七孔、平塘中国天眼、龙里双龙镇、都匀影视城为四大节点,进一步优化黔南两日游、三日游和五日游产品线路,通过大景区带动周边县市小景区实现联动抱团发展。四是做好“支支串飞”和推出“小车小团”产品。以旺季客源需求为基础,大力推介“贵阳=兴义=荔波=铜仁”“贵阳=茅台=荔波=安顺”6天5晚的两个“支支串飞”高端旅游产品,不断开拓荔波机场与省外重点客源市场的新航线。要有摆渡车服务的旅游景区,要推出“小车小团”产品,更好适应旅游个性化、小型化、定制化的新需求。五是做好避暑度假营销。围绕周边“火炉”城市,利用贵州及黔南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集中火力做好周边省市暑期到黔南避暑宣传营销。

(二)办好重大活动,提振消费活力。一是持续以“好花红”文化体验行为载体,策划具有黔南特色的文化体验活动,持续推动“文化+旅游”有机结合,实现文化赋能景区,促进旅游消费。围绕布依族“六月六”、州庆“八月八”、水族“卯节”“端节”等时间节点,开展三都卯节情歌节、水族端节国际风情狂欢节、平塘第九届水龙节、福泉第十届阳戏文化艺术节、长顺乡村戏剧文化活动节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通过谋划举办一批重大文化活动,努力实现旅游旺季热闹有效、群众有感、出圈亮相。二是持续推动文化演艺节目入驻景区、助力引流工作。推动《贵秀》实现常态化演出,提质升级精品文化剧(节)目《花漫黔南》《流光溢彩荔波夜》等剧目,于旅游旺季分别进入荔波小七孔景区、都匀新都汇等景区街区开展夜间演艺,为游客提供布依族、苗族、水族、瑶族等特色文化演艺、非遗体验,丰富游客的游玩体验。三是策划丰富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以体育赛事与运动体验为重要抓手,统筹县(市)各级各类体育活动,谋划好暑期体育旅游群众精品赛事。将重点推出中国·黔南体育舞蹈季系列赛(夏篇)、黔南州第八届运动会暨“市界杯”群众体育联赛、2024黔南州“圈际杯”全民健身市集(夏篇贵定站)系列赛等赛事活动30余项。做好青少年体育赛事,举办贵州省校园足球四级联赛、贵州省青少年锦标赛、黔南州第八届运动会青少年竞技组等共24项青少年赛事活动,发展“一人参赛多人旅游、一日比赛多日停留、单人竞赛多人消费”的体育旅游新模式。

(三)围绕重点工作,抓好跟踪落实。一是继续做好荔波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工作。持续开展荔波世界级旅游景区工作,依托荔波具有世界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深度挖掘核心旅游资源,从目的地主题形象、产品定位、宣传营销等进行谋划,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国际影响力。二是抓好四个规划编制。推动《贵南高铁沿线康养度假旅游度假区规划》《独山净心谷度假区规划》《荔波世界级旅游景区总体规划》《黔南旅游黄金线路策划》的编制,形成项目事项清单业态产品,助推黔南旅游高质量发展。三是抓好荔波王蒙小镇酒店、独山净心谷酒店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国庆前投入试运营。四是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全力以赴按照国家、省要求按计划做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确保我州普查工作取得实效。

四)紧盯重点指标,实现争先进位。一是注重围绕各类考核指标,在指标争先进位同时推动工作高质量落实。力争2024年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125亿元以上,游客人均花费达1200元以上,接待省外游客2400万以上,过夜游客达1400万人次以上,旅游产业化综合评价指数力争取得“较好”位次。二是开展涉及市场主体调查,不断完善旅游产业化市场主体库,全年力争培育24家以上涉旅市场主体上规(上限)入统。三是持续做好项目谋划争资。重点抓好文旅基金申报,力争全年获文旅基金5亿元。